A. 銅錢值多少錢
具體還要看其銅錢的收藏價值而定。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
銅錢已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鑒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 ,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 。
相關說明
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必須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
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
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銹蝕嚴重、看相較差者,盡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鑒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銅錢 (古代銅質輔幣)
B. 最值錢的古代銅錢圖片
銅錢名稱: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
銅錢價值:2150000人民幣
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金黃色,錢文精美,沒-絲一毫拖泥帶水, 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咸豐重寶的直徑為36. 9mm,緣厚為2. 4m,內穿為6. 3mm,重為14. 9g。咸豐重寶的鑄造材料主要是黃銅,也曾出現過鐵錢等其它材質的錢幣。
寶鞏局是清代甘肅省的鑄錢局。康熙六年開,不久停。雍正五年遷到蘭州改名寶鞏局,七年又停。咸豐五年重設,至同治三年廢止,因此,除乾隆、嘉慶外,歷朝「鞏」字錢均少,南昌康熙寶鞏更少。
其鑄幣面值有小平、當二、當五、當十、當五十、當五百、當千數種。銅質分紅銅和黃銅兩種。錢文有宋體、楷體,書法求異,特別是滿文「鞏」字多有變化。形成寶鞏局咸豐錢文書法獨特的風格。
(2)銀銅幣價格及圖片擴展閱讀:
四類高價值銅幣:
1、銀幣大十珍價格,這類幣種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很高,其中2013年時奉天光緒癸卯一兩,一級,可達200萬元以上;民國十八年孫中山西服像嘉禾壹元一級。
民國二十一年孫像金本位幣壹元一級和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一級的銅錢價格也可達170萬元左右。
2、銀幣小十珍價格,小十珍的市場價格低於大十珍,價格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上下,據2013年的銅錢價格市場行情顯示,新疆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一級,價格在50萬元左右。
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元一級、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一級和四川光緒楷書缶寶七錢二分一級價格都在40萬元上下,2014年銀幣小十珍的價格又有部分上漲。
3、銅元大十珍價格,這類銅錢價格表在市場行情中比較穩定,據2013年數據顯示,吉林光緒通寶辛丑二十個一級和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一級,市場銅錢價格在30萬元左右;廣西造光緒元寶十文一級和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一級的銅錢價格在25萬左右。
4、銅元小十珍價格,由於銅元小十珍價格一般在10萬元左右,成為很多投資者熱議的幣種。數據顯示,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和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的銅錢價格都在10萬元上下。
其次大中華民國雲南銅元一仙一級和安徽方孔光緒元寶十文一級銅錢價格都在8萬元上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二級和大清銅幣中圓孔雙花二文二級的銅錢價格在5萬元左右。
C. 大清銀幣 價值人民幣多少
哥們,要看圖片了,再說大清銀幣種類可多了。
D. 最值錢的銅錢是什麼銅錢
據統計,吉林光緒通寶辛丑二十個一級和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一級,市場銅錢價格在30萬元左右;廣西造光緒元寶十文一級和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一級的銅錢價格在25萬左右。
收藏最值錢的銅錢,就需要了解古錢幣的存世量。
物以稀為貴,是各種收藏品的價值源頭。同時還要了解古錢幣的歷史地位。
有的時候古錢幣不但是貨幣歷史的實物和見證,而且起著承前啟後、彌補斷代的作用,具有顯赫的地位,所以這樣的錢幣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
收藏最值錢的銅錢,還要了解古錢幣內在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一些構思奇特、材質精良、製作精美、文字雋秀、年代久遠、存世稀少的錢幣,其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一些並非是罕見品的古錢幣,甚至傳世也不是太少,也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和認識價值很高而備受關注。
銅錢:古代銅質輔幣,俗稱銅錢,是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
E. 大清銀銅幣值多少錢
拍照看看
F. 大清銅幣價格
截止時間2020年4月,大清銅幣價格在30-3000元不到。
一版根據正面「清」字又分為「直頭清」和「曲頭清」兩個版,曲頭清版要比直頭清版多見。曲頭清版上品市場參考價格在30元左右,原光極美品市場參考價格在2000元左右。直頭清版上品市場參考價格在80元左右,原光極美品市場參考價格在3000元左右。
根據正面「清」字可分為曲頭清背右勾細雲龍和直頭清背右勾細雲龍兩個版。曲頭清版要比直頭清版少見,曲頭清背右勾細雲龍版上品市場參考價格在80元左右,原光極美品市場參考價格在3000元左右。直頭清背右勾細雲龍版上品市場參考價格在20元左右,原光極美品市場參考價格在2000元左右。
(6)銀銅幣價格及圖片擴展閱讀
各地鑄造比較統一。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G. 現收藏有兩個日本明治維新八年銀銅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想知道市值多少錢
為適應大力發展資本主義,開展對外經濟和商品貿易的需要,日本維新政府於明治三年(1870年)開始鑄造面值為「一圓」的貿易銀元,歷時45年,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為止,累計鑄造貿易銀元約兩億枚。日本貿易銀元,共有三種版式。鑄造最多的版式就是明治七年鑄造的貿易銀元,一般收藏者收藏的多為這一版式:正面圖案為環繞的珠圈和設計獨特的小太陽圖案,兩側為呈弧形排列的櫻花枝葉,中間的文字為漢字「一圓」,下面是綢帶紮成的同心結;背面的圖案為「飛龍戲珠」,周邊的文字有「大日本」和「明治七年」或者「明治××年」等。明治七年的鑄造量為94.2萬枚,這種發行量較少的貿易銀元的市場價為1~3萬元。再一種版式就是明治八、九、十年的版式,它與明治七年的不同點是,銀元正面中央的「一圓」二字變成了「貿易銀」三字,突出開展海外貿易的含義。明治八年的貿易銀元發行量僅為13.9萬枚,屬於珍罕品種,即使品相不算很好(八成)的,市場價也高達5~8萬元。另外還有一種版式為明治三年的。銀幣背面的飛龍圖案呈順時針方向盤旋,非常有動感;正面主圖中心為一個光芒萬丈的太陽,太陽周圍是圓形的珠圈,珠圈之外裝飾有櫻花的枝葉。明治三年貿易銀元的鑄造量為368.5萬枚,其價格也在千元以上。而明治二十一年以後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的日本貿易銀元由於鑄造量較大,市場價一般在200元上下。總之,早期的價格較高,中晚期的價格較低。
H. 民國銅幣值多少錢
網路知道
這枚銅錢值多少錢
展開圖片
我來答
30條回答
魏希田
LV.9 2018-12-24
1)屏幕上不能鑒定歷史貨幣真贗,就是上手也有打眼的時候,只能說一個印象或感覺。
2)我建議有機會拿實物直接向有見識者請教,最低也在「古泉園地」「錢幣天堂」之類的錢幣收藏交流網站征詢。
3)在錢幣市場」衡量價格,我只能這樣說:這是一種「玩物」價格是波動的,要根據出讓方與接收方的商討,每一枚價格都要討論。
4)你發圖這種幣如是真品即是:,「紹聖元寶」北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始鑄,版別應是「寬緣短寶」。普品,品相還算較好,目前市場價約10元。
5)從歷史貨幣角度:真品。
6)沒有看實物,可能說錯。
I. 大清銅幣現在真實價格
截止2020年1月26日,大部分大清銅幣並不值錢,市場價在2元左右,但具有收藏價值。
據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通常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假造品。現在「大清銅幣」價格一路狂飆,致使假造狀況越演越烈。
「大清銅幣」,反面是一條繪聲繪色的神龍。在我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由於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反面的龍,能增加人的氣運,趨 吉避凶,所以這枚錢幣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歡。
「大清銅幣」收藏價格難以估量,版式繁復,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轉錢銀,銅幣的 運用具有主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買賣逐步便當起來。
而現在,大清銅幣也具有必定的收藏價值,很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9)銀銅幣價格及圖片擴展閱讀:
銅幣區別:
一、以鑄造地不同為區別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准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
次年,清政府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
二、以鑄造年代不同為區別
清代鑄造機制銅圓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統三年)止,歷時十餘年。1900年廣東開鑄銅圓之後,清政府諭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鑄時,並未規定統一的格式。全國各地皆自行開模鑄造,各行其是。
因此,大多未曾鐫刻紀年,僅江南、江蘇、奉天三省,除鑄造無紀年當十銅圓之外,另鑄造了數種干支紀年銅圓。其中,江南鑄有壬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
江蘇鑄有壬寅、癸卯兩種年號當十銅圓;奉天鑄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
1906年,清政府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頒布統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鑄。故全國共二十個省局鑄造的「大清銅幣」,盡皆鐫鑄干支年號,無一例外。
現存世的清代「大清銅幣」當十,共發現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亥(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
三、以鑄造工藝及鑄幣材質不同為區別
當十銅圓的鑄造工藝的不同,型制大小厚薄的不同,也是區別當十銅圓版別的重要之處。清代當十銅圓一般為光邊,但是 也有少數省局鑄有齒邊當十銅圓 。亦有極個別的省局鑄造了大於常品,或厚於常品的當十銅圓。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明文規定鑄造銅圓的材質為以紅銅97%--98.3%、鋅2-3%、錫1%以及其他配合 ,此含銅量為普通版別,當時的官版為銅含量75%-85%之間,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定的紅銅圓。
而且,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定的紅銅圓,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鑄造了含銅量僅佔七成的黃銅圓。
現已在存世的當十銅圓中發現,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局鑄造的黃銅圓。
其中,奉天造當十銅圓絕大部分是黃銅質,紅銅者極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黃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多,尚不難覓。其餘省局鑄造的黃銅質當十銅圓,存世極其罕少,現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四、以幣背龍型圖案不同為區別
清代當十銅圓鑄造之初,清政府並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盡管其幣背皆採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鑄地省局名,按年號,按材質分門別類收藏當十銅圓時,尚容易分辨,而按龍圖區分,則相對比較困難。所以,首先必須從幣背龍圖明顯區別之處著手。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象相當突出。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央統一頒發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別。
如「鄂」銘「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則有「部頒大清龍」與「湖北大清龍」之分;「湘」銘「大清銅幣」,也有「部頒大清龍」、「乙字龍」、「駝背龍」、「掃帚龍」之分。
五、以中花,邊花,珠圈及字體差異等為區別
清代末期各省局鑄造銅圓時,由於模具損毀的原因,往往頻繁修模換模,因此,不少省局鑄造的銅圓,即使是同一省局,同一類型的銅圓,也存在著差異。如中花,即有五瓣花、六瓣花、芙蓉花之分,還有中圓環、中金錢、中滿文等等。
邊花,即有十字花、五瓣花、五點星、五角星、米字星等等;珠圈有大小之分,滿文、英文也有大小之分;字體亦有書寫及筆劃不同等等。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的收藏到了這種程度,則已經不是初入門的,而是具有了相當的銅圓收藏經驗。
隨著對清代當十銅圓各種大版式熟悉程度的增加,對小版式的區別亦會相應的逐漸熟練。以文飾,字體及龍紋細微處等差別,劃分出的當十銅圓小版式,相當繁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清銅幣變成錢幣收藏界的寵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清銅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