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鈕和紐有什麼區別,如果單指衣服上的扣子是應該叫鈕扣還是紐扣
一、紐和扭的區別:
1、本意不同
鈕本意指印章上用來系綬帶凸起的部分;
紐本意是綁束。
2、引申義不同
引申指物件的機鍵、中心部分,又轉指,系衣服的扣子,同「紐」。
後稱系結用的帶子為紐帶,後用來比喻控制事物的機鍵、系結事物的中心部分。
二、單指衣服上的扣子則是兩者都對,鈕扣和紐扣的說法都可以。
「紐扣」本身來講,分金屬材質與非金屬材質生產的,所以通常有些人會用「鈕扣」來表示金屬材質的「鈕扣」,而非金屬材質的則用「紐扣」來表示,這也是個人習慣問題。
另外以地域來分,國內大部分是叫「紐扣」,港澳台則叫「鈕扣」。
(1)扣子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紐扣材料大致分為塑膠類(樹脂,塑料),金屬鈕扣類(銅,鐵,合金),天然類(貝殼,木頭,椰殼,竹子。
各種材料要做成鈕扣,工藝都是不一樣的。有些鈕扣外觀看起來一樣,連行業人用眼睛看也不一定能夠分得清楚,所以破壞,刮開外衣才能分得清。
紐扣區分塑料鈕扣和樹脂紐扣,塑料紐扣與樹脂紐扣,塑料(含各種塑料)鈕扣一般是壓鑄而成的,所以鈕扣邊上都會有一條線,這個合模線,有些工廠會在後續加工中去掉了這條線,但它的份量會比樹脂輕些(當然有些特殊塑料會重)。
樹脂紐扣是機械雕刻而成,然後拋光,所以表面沒有全模線,很光潔。但是它易碎,表面容易劃傷,放在開水裡會變軟。
考古專家新近在臨洮縣發現迄今國內發現的最早的鈕扣,經考證,這枚鈕扣屬於齊家文化類型,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該鈕扣直徑2.5厘米,中間厚1厘米,四周邊緣比較薄,上面有兩個類似扣眼的小孔。整個鈕扣為泥質橙黃陶,顏色呈土黃色,陶器表面比較粗糙。
這枚在臨洮出土的陶制鈕扣,全國僅此一枚,這發現,印證了4000多年前先民已開始縫制衣服遮羞避寒。對於研究先民的生活極具價值。
Ⅱ 怎麼取衣服上的那種鉚釘扣子
以拆牛仔褲的鉚釘扣子為例,具體拆法的步驟如下:
1、首先,最好是用老虎鉗或者尖嘴鉗,如下圖所示。
Ⅲ 男裝和女裝扣子位置的區別
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在右邊。
因為現代服飾是以西方服飾為基礎的。西方人普遍穿著襯衫和西裝,紐扣在右邊符合人扣紐扣的姿勢習慣。而在若干久以前,在西方,小姐們一般是不自己扣紐扣的,一般由伺候小姐穿戴的女僕扣紐扣,為了讓女僕扣紐扣的時候方便,所以女士服飾的紐扣和男士是相反的。
(3)扣子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起源:
在我國服飾發展史上,紐扣的出現很早。唐代時紐襻扣在圓領袍上就廣泛使用,一般都使用三對,是後來衣服使用排扣之濫觴。唐代之後,紐扣的形制更多,明代女性主要使用金屬紐扣,清代以後紐扣成為衣服上最主要的系結物。
在我國,紐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鈕扣主要是石紐扣、木紐扣、貝殼紐扣,後來發展到用布料製成的帶紐扣、盤結紐扣。盤結紐扣在我們服裝的發展歷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裝功能扣件向服裝裝飾過渡。
中式盤扣是我國傳統服飾的鈕扣形式,是用各種布料縫成細條,盤結成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式鈕扣。中式盤扣造型優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態的工藝品,可以說是我國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的奇葩。
中式盤扣除具有與其他鈕扣同樣的使用價值,較多地用來裝飾和美化服裝,特別是應用在民族服裝上,更加體現出其服裝的美感,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裝」上的盤扣。
Ⅳ 衣服有紐扣的衣服叫什麼衣服
正兒八經的名稱應該是:開襟衫,因為開襟的衣服基本都有紐扣,只是紐扣的種類不同造型各異。任何一件開襟衫都需要紐扣來完成衣服的穿著,當然,也有用腰帶的,例如睡袍,呵呵。開襟衫:襟是指衣服縫紐扣和打鈕洞的地方
Ⅳ 傳統的帶扣子的衣服,為什麼扣子的數量必須是單數
我們穿的衣服上面多多少少都有幾個扣子,扣子的存在可以讓衣服變得更加方便,也可以變得更加美觀,細心的人都會看得到,衣服上的褲子一般都是單數,很少有雙數的扣子,是因為你們覺得雙數的扣子不吉利,所以一般的扣子都是以單數為主。
如今,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審美價值的演變人們在做衣服時會根據款式的不同而設計不同的紐扣位置和數量,單雙數都有的了。
Ⅵ 肩上帶有紐扣裝飾的衣服叫什麼名字
有很多
像襯衫、風衣、休閑西裝、等等都有的
這是今年男裝的流行趨勢
最近幾年的流行要素:收腰貼體的款式
肩章或者徽章
雙排扣
金屬質感的扣子或者拉鏈等等
Ⅶ 求80年代哪種對襟扣衣服照片
這種扣子叫盤扣。網路上搜圖片也可以搜到。我這里有個連接。你看看。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5%CC%BF%DB&in=6714&cl=2&cm=1&sc=0&lm=-1&pn=26&rn=1&di=1331574721&ln=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