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word中抄下了前後出師表,共有好幾頁,我想把它做成桌面能夠時時看到
打開出師表,文件——另存為,在「保存類型」里選擇「WEB頁(*.html)」,保存。
右擊桌面——屬性——桌面——瀏覽,選擇剛才保存的文件即可。
㈡ 文徵明 書出師表書法
發不了pdf,發兩張圖片算了
㈢ 諸葛亮出師表的內容是什麼
全文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當時的嚴峻形勢,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提出廣開言路、賞罰嚴明、親賢遠小三項建議(1-5段)
這部分分三層。
第一層(第1段)
劉禪昏弱,耽於安樂,親信宦官黃皓(小人),所以,文章一開頭就點明形勢之危急,論及國家存亡之理,以警醒劉禪。接著筆鋒一轉,指出在這樣危急形勢下的有利條件:有一批忠臣志士感念先帝之殊遇而為國事盡心盡力,這就意味著客觀形勢固然堪憂,但希望仍然存在。最後提出勸諫:開張聖聽(廣開言路),聽取忠臣志士的勸諫,才可以救國圖存。這是第一項建議。
第二層(第2段)
這段內容有兩點:賞罰標准要統一和執法不宜偏私。
「宮中」,指劉禪皇宮中的親信。「府中」,指諸葛亮丞相府(即執政的朝廷)中的官員。223年,劉禪命諸葛亮開府治事,諸葛亮治府嚴明,賞罰有度。鑒於對劉禪昏弱的擔憂,諸葛亮特意提醒劉禪,對宮中要賞罰嚴明,如同府中賞罰嚴明一樣,賞罰嚴明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徑。昏庸的皇帝容易親信宮中近侍,受他們牽制,與朝廷中執政的官員對立,造成互相傾軋的混亂局面,最後導致亡國。這是東漢王朝覆亡的歷史教訓,諸葛亮把這作為前車之鑒而提出建議。他先強調宮府一體,執法要相同,然後提出對宮中要施行嚴明的賞罰制度的建議,說服力強。這是第二項建議。
第三層(3-5段)
為了保證出師以後蜀國內政的穩定,諸葛亮對人事的安排作了周密的考慮,將一批可靠的優秀的文臣武將一一向劉禪推薦,並警之以歷史教訓,讓他明白親賢遠小,才能興復漢室。諸葛亮對人事的這番安排,可謂用心良苦,劉禪要親信什麼人,他都一一列舉;劉禪要疏遠什麼人,這就不言而喻了。他對劉禪「親賢遠小」的建議,針對性強,意義重大。這是第三項建議。
國內政局穩定,諸葛亮出師伐魏才能無後顧之憂,這一部分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為了下文的出師。
第二部分:表明諸葛亮以「討賊興復」自任的決心和對蜀主忠貞不二的感情(6-9段)
諸葛亮在這部分里,先述身世,講經歷,以表他竭忠盡智報先帝知遇之恩,讓劉禪明白先輩創業之艱難;繼述受命後之憂嘆與措施,以表他忠心不二,盡心盡責輔佐劉禪以報先帝託付之情;然後提對劉禪的期望、要求,這既是臣下對主上的忠心的陳述,也是長輩對晚輩誠摯愛心的表露。最後是表文的結束語,表遠離之前的「感激」之情。
三 寫作特色
《出師表》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廣為人們所傳誦,除了它的內容能給人以啟發、教育外,還因為它在藝術上的成就。
1.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於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他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漢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闢,針對性強,寓情於議,情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於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信服人。
由於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託付國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處13次),滿腔摯愛諫後主(7次提及陛下),他對劉禪的反復勸諫,諄諄叮嚀,言辭懇切,語重心長,那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㈣ 出師表心智圖
你有點分就在這里晃點人么?~怎麼跟有錢人在大街上拿著硬幣對小乞丐說,你學狗叫我就給你錢
的一樣。
真無聊,這里不是你尋開心的地方,是尋求幫助和解決問題的地方,想玩去貓撲去。
㈤ 岳飛前出師表的全圖
可放大的
㈥ 尋諸葛亮出師表原文
《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xiè)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yí)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創立帝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物力又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然而,侍衛大臣們在宮廷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上捨身作戰,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內宮和朝廷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麼差別。如果有營私舞弊、違犯法律和盡忠行善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
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陛下都應征詢他們,然後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
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經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作,將士才幹高的差的、隊伍強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嘆息、惋惜痛心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麼出名。先帝不認為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失敗,我在戰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
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託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聖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器已經准備充足,應當鼓舞並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姦邪凶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於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聖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家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麼了。
[編輯本段]【注釋】
(1)先帝:指劉備。因劉備此時已死,故稱先帝。
創:開創。業:事業。未半:此指沒完成帝業。(未:沒有)
(2)中道:猶言半路。
崩殂(cú):死。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現在。
益州疲敝:指蜀漢力量衰微,處境艱難。益州,今四川省一帶,這里指蜀漢政權。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無。
(4)此:這。誠:的確。
之:的。
秋:這里是「時」的意思。
(5)然:然而。
侍衛之臣:宮廷里守衛的臣子.侍,侍奉。衛,護衛。
懈:鬆懈。
於:在。
內:首都。
(6)忘身:不顧自身危難。
(7)蓋:連詞,表推斷原因。(可以翻譯為,大概。)
追:追念
殊遇:優異的待遇。殊,不一般,特異。追,追念。
(8)宜,應該。
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與下文「塞」相對。
(9)光:發揚光大。遺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發揚擴大。恢,大。弘,大,寬。這里是動詞,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微薄,輕視有志之士,有抱負的文臣武將。氣,志氣。之,的
(12)引喻失義:講話不當。引喻,稱引、比喻。喻:譬如.失義,失當,違背大義。以,以至。塞,阻塞。諫,勸諫。路,言路。
(13)宮:指皇宮。府:指朝廷。
(14)陟(zhì):提升。
罰:懲罰。
臧(zāng):表揚。否(pǐ):批評。臧否(pǐ):善惡。這里作為動詞,意:評論人物好壞。
陟罰臧否:升降官職,評論人物好壞。
(15)異同:偏義詞,偏義於異。
(16)作姦犯科:做奸壞的事情,違反法紀法規。作奸,干壞事。科,科條,法令。及,以及。為,做。
(17)宣付有司論其刑賞:應交給主管官吏,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有司,官吏,此指主管刑賞的官吏。論,判定。
(18)昭:顯示。
平:公平,
明:嚴明。
理:治。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內外:指朝廷內外。
異法:刑賞之法不同。這幾句話,據《三國志•蜀志•董允傳》可能是指劉禪偏袒宦官黃皓講的。
(21)侍中、侍郎:官名,皇帝的親臣。
郭攸之:南陽人,當時任劉禪的侍中。
費禕(yī):字文偉,江夏人,劉備時任太子舍人,劉禪繼位後,任費門侍郎,後升為侍中。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劉備時為太子舍人,劉禪繼位,升任黃門侍郎,諸葛亮出師時又提升為侍中。
(22)志:志向,
慮:思想。
忠純:忠誠無二。
(23)簡:挑選。
拔:提升。
遺(wèi):給予。
(24)悉:全部
。咨(zī)之:徵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見。
咨,詢問,徵求意見。
之,指郭攸之等人。
(25)裨(bì):補。闕:通「缺」缺點,疏漏。.
(26)廣益:增益。
(27)向寵:三國襄陽宜城人,劉備時任牙門將,劉禪繼位,被封為都亭侯,後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
(29)曉暢:明達,通曉。
(30)試用於昔日:據《三國志•蜀志•向朗傳》記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秭歸一帶被東吳軍隊擊敗,而向寵的部隊損失卻甚少,「試用於昔日」指當此。
(31)督:指中部督。
(32)營:軍營、軍隊。
(33)行(háng)陣:指部隊。陳,「陣」的古字。
(34)優劣得所:能力好壞各得其所,即用人得當。
(35)先漢:前漢,即西漢。所以:......的原因
(36)後漢:東漢。傾頹:傾覆,滅亡,衰敗。
(37)桓、靈:指桓帝劉志、靈帝劉宏。這兩個東漢末年的皇帝政治腐敗,使劉漢王朝傾覆。
痛恨:傷心遺憾
(38)侍中:指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
。尚書:這里指陳震,南陽人,公元二二五年(建興3年)任尚書,後升為尚書令
。長史:這里指張裔,成都人,劉備時曾任巴湘鄉人,當時任參軍。諸葛亮出駐漢中,留下蔣琬、張裔統管丞相府事,後又暗中上奏給劉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39)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
(40)隆:興盛。計日:計算著天數,指時日不遠。
(41)布衣:平民。
(42)躬:親自,
耕:耕種。
南陽: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陽城西。當時隆中屬南陽郡管轄。
(43)聞達:名聲遠揚。諸侯:這里指當時割據一方的軍閥。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淺陋。卑,身份低下。鄙,見識短淺。
(45)猥(wěi):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枉駕屈就。諸葛亮認為劉備三顧茅廬去請他,對劉備來說是屈辱,自己不該受到劉備親自登門拜請的待遇。這是一種客氣的說法。
(46)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三顧」即指此事。顧,看,拜見。
(47)感激:感動奮發。有所感而情緒激動(蘇教)許:答應,許諾。驅馳:指奔走效力。
(48)後值傾覆:以後遇到危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打敗,退至夏口,派諸葛亮去聯結孫權,共同抵抗曹操。本句,連同下句即指此事。
(49)爾來:從那時以來。即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出師北伐以來。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臨終前囑托諸葛亮輔佐劉禪,復興漢室,統一中國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效:實現
(52)五月渡瀘:建興元年(公元223年)雲南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者發動叛亂,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師南征,五月渡瀘水,秋天平定了這次叛亂,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瀘,瀘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長草木,此指不長草木的荒涼地區。毛,(長)苗。
(54)獎率:激勵率領。三軍:古代諸侯國的軍隊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即全軍。
(55)庶:希望。竭:盡。駑(nú)鈍: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駑(nú),劣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指頭腦不靈活,做事遲鈍。
(56)攘(rǎng)除:排除,鏟除。奸凶:此指曹魏政權。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
(57)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或西漢都城長安。
(58)斟酌:商討,考慮。損益:增減,興辦
(59)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托,委託,交給。效,的任務。
(60)不效則治臣之罪: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效,完成。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顯揚。咎:過失。
(63)咨諏(zōu)善道:徵求好的建議。諏(zōu),征詢。
(64)察納:考察採納。
(65)雅言:正確意見。
(66)深追;深切地追念。
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劉備臨死時曾對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67)臨表涕零:面對著《表》落淚。涕零,落淚。
(68)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賦於人。」
㈦ 文徽明前出師表
文徵明行草書法長卷欣賞《前出師表》,此卷書於明嘉靖壬寅(1542年)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號「 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文徵明自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通曉各科繪畫之藝,擅各種細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竟日不倦。 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為明一代詩書畫全才、大家。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由於圖片插入功能無法使用,請看網頁http://www.yac8.com/news/10432.html
㈧ 誰可以幫我抄一邊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㈨ 手抄報內容
自信的小故事
l 握住自信
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內心十分緊張。想到自己馬上就要上場,面對上千名觀眾,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緊張,忘了歌詞怎麼辦?」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產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
就在這時,一位前輩笑著走過來,隨手將一個紙卷塞到她的手裡,輕聲說道:「這裡面寫著你要唱的歌詞,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詞,就打開來看。」她握著這張紙條,像握著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許有那個紙卷握在手心,她的心裡踏實了許多。她在台上發揮得相當好,完全沒有失常。
她高興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輩致謝。前輩卻笑著說:「是你自己戰勝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實,我給你的,是一張白紙,上面根本沒有寫什麼歌詞!」她展開手心裡的紙卷,果然上面什麼也沒寫。她感到驚訝,自己憑著握住一張白紙,竟順利地度過了難關,獲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這張白紙,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輩說。
歌手拜謝了前輩。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她就是憑著握住自信,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l 小澤征爾勝於自信的故事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l 尼克松敗於自信的故事
尼克松是我們極為熟悉的美國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松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里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操勝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l 棒球小孩的故事
有個小男孩頭戴球帽,手拿球棒和棒球,全副武裝地到自家後院。
「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打擊手,」他自信滿滿。把球往空中一扔,用力揮棒,但卻沒有打中。
他毫不氣餒,又往空中一扔,大喊一聲:「我是最厲害的打擊手。」
他再次揮棒,可惜又落空了。
他楞了半晌,仔仔細細地將球棒和棒球檢查了一番。
他站了起來,又試了一次,這次他仍告訴自己:「我是最傑出的打擊手。」
然而他第三次嘗試又落空。
「哇!」他突然跳了起來,「原來我是第一流的投手!」
2自負小故事
馬謖失街亭
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又經過兩年准備,公元227年冬天,就帶領大軍駐守漢中。因為漢中接近魏、蜀的邊界,在那裡可以隨時找機會進攻魏國。
離開成都的時候,他給後主劉禪上了一道奏章,要後主不要滿足現狀,妄自菲薄;要親近賢臣,疏遠小人;並且表示他決心擔負起興復漢朝的責任。這道奏章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出師表》。
過了年,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傳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陝西眉縣),並且派大將趙雲帶領一支人馬,進駐箕谷(今陝西褒城北),裝出要攻打郿城的樣子。魏軍得到情報,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諸葛亮趁魏軍不防備,親自率領大軍,突然從西路撲向祁山(今甘肅禮縣東)。
蜀軍經過諸葛亮幾年嚴格訓練,陣容整齊,號令嚴明,士氣十分旺盛。自從劉備死後,蜀漢多年沒有動靜,魏國毫無防備,這次蜀軍突然襲擊祁山,守在祁山的魏軍抵擋不了,紛紛敗退。蜀軍乘勝進軍,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的守將都背叛魏國,派人向諸葛亮求降。
那時候,魏文帝曹丕已經病死。魏國朝廷文武官員聽到蜀漢大舉進攻,都驚慌失措。剛剛即位的魏明帝曹睿(音ruì)比較鎮靜,立刻派張郃帶領五萬人馬趕到祁山去抵抗,還親自到長安去督戰。
諸葛亮到了祁山,決定派出一支人馬去佔領街亭(今甘肅庄浪東南),作為據點。讓誰來帶領這支人馬呢。當時他身邊還有幾個身經百戰的老將。可是他都沒有用,單單看中參軍馬謖。
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卻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派他干大事,還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這一回,他派馬謖當先鋒,王平做副將。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銜亭,張郃的魏軍也正從東面開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營,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扎營壘。在山上扎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扎營。王平一再勸馬謖沒有用,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扎。
張郃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扎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扎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馬謖幾次命令兵士沖下山去,但是由於張郃堅守住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郃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禁也禁不了,最後,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
王平帶領一千人馬,穩守營盤。他得知馬謖失敗,就叫兵士拚命打鼓,裝出進攻的樣子。張郃懷疑蜀軍有埋伏,不敢逼近他們。王平整理好隊伍,不慌不忙地向後撤退,不但一千人馬一個也沒損失,還收容了不少馬謖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軍失去了重要的據點,又喪失了不少人馬。諸葛亮為了避免遭受更大損失,決定把人馬全部撤退到漢中。
諸葛亮回到漢中,經過詳細查問,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於馬謖違反了他的作戰部署。馬謖也承認了他的過錯。諸葛亮按照軍法,把馬謖下了監獄,定了死罪。
馬謖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監獄里給諸葛亮寫了封信,說:「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我也把丞相當作自己父親。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後,丞相能夠像舜殺了鯀還用禹一樣,對待我的兒子,我死了也沒牽掛了。」
諸葛亮殺了馬謖,想起他和馬謖平時的情誼,心裡十分難過,流下了眼淚。以後,他真的把馬謖的兒子照顧得很好。
諸葛亮認為王平在街亭曾經勸阻過馬謖,在退兵的時候,又用計保全了人馬,立了功,應該受獎勵,就把王平提拔為參軍,讓他統率五部兵馬。
諸葛亮對將士們說:「這次出兵失敗,固然是因為馬謖違反軍令。可是我用人不當,也應該負責。」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給劉禪,請求把他的官職降低三級。
劉禪接到奏章,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有個大臣說:「既然丞相有這個意見,就依著他吧。」劉禪就下詔把諸葛亮降級為右將軍,仍舊辦丞相的事。
由於諸葛亮賞罰分明,以身作則,蜀軍將士都很感動。大家把這次失敗當作教訓,士氣更加旺盛。這年冬天,諸葛亮又帶兵殺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包圍了陳倉(今寶雞東),殺了一個魏將;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復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易西北)兩個郡。後主劉禪認為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詔書,恢復諸葛亮的丞相職位。
關雲長敗走麥城
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後以"走麥城"喻陷入絕境。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麥城因此聞名中外。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卧在沮水河畔。
公元218年10月,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致函關羽求助;關羽反應遲鈍,侯音為曹仁所擒殺。
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於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於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於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布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系,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短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於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
3 3 自卑小故事
中國六,七十年代乒壇上有過一顆新星,叫韓玉珍.她刻苦訓練,曾獲得過"練不倒的韓玉珍,打不垮的銅牆鐵壁"的盛譽.她曾兩度逼近世界冠軍的顛峰,又兩次垮了下來.第一次,因比賽前過於緊張臨陣脫逃,用小刀刺破自己的手,卻謊稱有襲擊破壞.第二次則在她已經領先兩局的情況下,僅僅因為對手追上幾分,心慌手軟,敗下陣來,她越怕越輸,越輸越怕,終於又抑制不住,謊稱闌尾炎,腹部劇痛,想躲過比賽.這兩件事成了國際乒壇丑聞.
1。不要在意失去
前,有個佛祖在廟里聽著很多燒香的人來向他訴苦,有個忠誠的信徒看到佛祖如此辛苦覺得很難受就想替代他,佛祖答應了他,並且告訴他: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就不可以說話或者發表自己的意見。 那個信徒答應了,有一天,一個商人帶了一袋金子進了寺廟,走之後沒有拿走金子,接下來又一家窮人來燒香希望佛祖給他們點可以維持生計的食物,就在這時候他們發現了金子,感謝了佛祖的顯靈就走了,最後來了一個趕車得書生,來燒香希望佛祖讓他考取功名,那時候一個富商來了,他打了書生希望他把錢交出來,這個時候假佛祖站不住了,就把事實告訴了富商,於是富商就去找窮人要回錢,書生就趕路去了,真佛祖非常氣憤把假佛祖趕了下來,加佛祖非常的不甘願,他說道:為什麼我說了真相還了書生清白你還要這樣批判我?這個難道不是好的結果么?
佛祖答到:你認為這個好的結果么?你知道么,那個富商拿了錢是去嫖娼,而這錢對窮人來說是救命的,更糟糕的是那個書生,你如果不告訴富商事實,他們就會繼續爭吵下去,那個書生要趕路的車子已經摔下懸崖,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要相信我們現在經歷的都是老天給的最好的安排,只要好好過下去,現在的失去或許是一件好事情,好好回想過去的事情,是不是這樣呢?有沒有因為離開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找到了一個更愛你的人,有沒有因為失去了一份工作而得到了另一份更好的工作呢?沒有最好的結果,即使有也是暫時的 。
2.不要開錯窗戶
一個小女孩,她開了一扇窗,一個孩子正在埋葬他養了多年的貓,女孩子覺得很可憐就開始哭泣,她爺爺過來關上了那個窗戶,打開了另一扇窗,是一個充滿玫瑰花和陽光的花園,女孩子立刻忘記了痛苦開始微笑了.
你是不是也打開錯了窗?失去的愛情讓你一直想起來他不要你時候的痛苦,朋友的背叛讓你忘記了友誼的存在,可不可以關上這些窗戶去打開新的窗戶呢?很難,但是一定可以做的到的
3. 平靜的走過小木橋
曾經有一個牧師叫了5個朋友,到了黑暗的房間里只看的到一個小木橋,牧師讓5個朋友走過去,他們一個個飛快的走了過去,牧師他打開燈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原來橋下是好幾條鯊魚,再讓5個人過橋時候,只有2個人還是過去了,只是非常的害怕甚至爬過去,當那牧師打開全部等後他們發現原來下面有個鐵絲網,於是有一個人還是過去了,牧師問剩餘2個人為什麼不過去,那2個人說到:我怕鐵絲網不牢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很多事情不要被想像的困難嚇到,你越是投入就越會發現其實並不那麼難,越是害怕將要面臨的困難越是會讓你心情不安,最終失敗,所以不要去想像有多麼困難,依舊努力的按照平時的樣子去做就行
4.這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幫你慢慢解除焦慮和不安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地上的樹頁,在秋冬之後每天樹葉總是會隨風飄下,小和尚都要花很長時間去清掃,他一直在找一個辦法讓自己可以輕松點,有一天小和尚想出一個辦法,他使勁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葉掃干凈了,一整天他都非常開心.
第2天,他起來非常驚訝的發現一園子又是葉子,非常沮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痛苦和快樂都是暫時的,明天有明天的事情,無論你今天如何搖樹,明天的樹葉子一樣會飄落,世上很多事情是無法提前的,惟有認真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明天如果有煩惱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天都有每天的功課要做,慢慢學會這一天吧,想把所有壞的結果都提前想到並且避免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只有享受此刻的寧靜和快樂才是最好的辦法
5.如果成功
有一隻青蛙想跳上一坐很高的山看風景,但是山頂很高,他一直沒有勇氣去攀登,有一天一隻螞蟻問他,你為什麼不上去呢,青蛙沮喪的回答說:太高了我肯定不行.螞蟻回答到:那如果你一格一格的跳呢?青蛙聽了之後突然明白了,沒多久就登上了山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不要一下子期望得到太多,只有塌實走好每一步,就一定會成功.就比如剛畢業的大學生,找了一份很難的工作,就期望自己可以乾的很好,但是由於能力有限然後開始責怪自己的無能,他也不想想,即使工作很多年的人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乾的多好,再難的事情只要一點一點的去做一定會達到自己要的結果,只有腳踏實地的成功才是最真實的成功
6.整理好要做的事情,不要什麼都要做
一個新到的員工,他整天抱怨工作繁忙,有一天找到老闆聊天,問老闆,為什麼你那麼多事情卻如此的從容,老闆回答到:再多的事情就如沙礫穿過漏斗,總要一件一件的來吧.
你工作忙碌么?拿一張紙頭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從緊急到不緊急的排列,刪除不需要或者沒必要一下子去做的事情,從容的過好每一天,這樣就不會那麼累了,有時候不是工作累,還是緊張焦慮和煩躁讓我們累
兩則關於調整心態的小故事
A、據說上帝不瞞人間的丑惡,決定毀滅地球。正式實施前,召集了葉利欽、柯林頓和比爾蓋次通知此事。
葉利欽回到俄羅斯後在國家杜馬發表電視講話:「同志們,現在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更壞的消息。壞消息是原先我們認為的無神論是錯誤的,上帝確實存在。更壞的消息是,三天後地球將完全毀滅」
柯林頓回到美國後發表電視講話:「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是確有而且只有一個上帝,壞消息是三天後地球將完全毀滅。」
蓋次回到微軟總部召開緊急會議,會上他說:「同志們,現在有兩個好消息。一個是我被上帝認為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一,另一個更好的消息是三天後IBM將徹底完蛋」
可見,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態,就有不同的結果,有的人可能有心理壓力,而有的人則沒有。
B、曾有這樣一位老人,有一兒一女,兒子是賣皮鞋的,女兒賣雨傘。每到雨天老人就為賣皮鞋的兒子發愁,而到了晴天她又得為賣雨傘的女兒發愁,於是晴雨天都在發愁。後來有人建議老人在雨天想著賣雨傘的女兒,晴天則多想賣皮鞋的兒子。老人換個角度一想,頓時笑容滿面。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和處理問
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啟示: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荷花池的謎題
有一個荷花池,第一天的時候池中只有1片荷葉,但是荷葉的數量每天成倍數增長,第二天2片,第三天4片••••••假設在第30天時整個池塘全部被荷葉蓋滿,請問:在哪一天時,荷葉只有一半?你可能馬上就答得出:第29天。不錯,這就是日積月累、滴水穿石達成的終極突破。我們所設定的每一個目標、從事的每一項工作都正像這片荷花池,在你做著貌似重復的日常工作的時候,你往往會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3天、第28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這時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運氣、不是聰明,而是韌性。所以,在面對新的機會和挑戰時,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見影,只要每天能夠比前一天有一點 突破、一點改善,而且朝著正確的目標持續地做下去,就一定能夠迎來最終的成功。
不如意事
一位商人在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創傷沉寂後,終於重新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投資開發的項目。他很想把握好這一機會,東山再起,卻又常為上次重創而猶豫不決。在朋友的勸解下,決定到當地一家寺廟去卜個吉凶,需求佛的保佑。;
商人禮佛的虔誠,感動了該院的得道高僧方丈。方丈在了解商人心思後,特意為商人准備了一個凡人不易懂的「下下上上簽」。當商人求解後,方丈送他一個信封,囑咐他到家後再看。
商人到家後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只見方丈手書一橫幅:「人生不如事,十之常有八九,看目標傷口不痛,看傷口目標模糊。」商人大悟,遂放下心中的創傷,放開手腳朝著目標去努力,最終取得成就。
使自己成為珍珠
有一個自以為是全才的年輕人,畢業以後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讓他傷心和絕望,他認為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匹千里馬。他來到大海邊,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
此時,正好有一位老人經過,看見了他,並且救了他。老人問他為什麼要走上絕路,他說自己得不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重用他。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然後就隨便地扔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
「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
老人沒有說話,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是隨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
「當然可以」
「那你就應該明白是為什麼了吧?你應該知道,現在你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別人立即承認你。如果要別人承認,你就要想辦法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才行。」。
你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號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折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要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和鄰居們每人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裡。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是,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一看,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到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鏟到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裡,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啟示:就如同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各式各樣的泥沙會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裡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在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落在我們身上的泥沙;但是,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可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會潛藏在困境中。一切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地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的枯井中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㈩ 抄出師表能練好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