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山水簡單構圖圖片

山水簡單構圖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4 01:51:12

1. 橫構圖的國畫山水有哪些

這些山水畫挺多的,橫幅國畫山水畫作為家中的裝飾畫還是不錯的,顯得有品位更為氣魄,選擇橫構圖的國畫山水畫可以去網上的「易從字畫」都是當代名家的親筆手繪真跡山水畫。

工筆山水畫 國畫家張天成作品《載酒撫琴泛中流》

這是張天成老師創作的一幅工筆山水畫作品。張天成的山水畫,追求宋畫的精密逼真和文人畫的意境營造,章法謹嚴,刻畫細微,筆墨蒼勁,境界開闊,用筆雄強穩重,在水墨設色上參以山水西畫光影效果,以寫實來抒情,富有請情畫意,體現了悠遠的傳統意蘊與深沉的生命體驗。

張天成,字朝銘,號翰墨行者,1970年生,籍貫山東,學士學位,在職研究生學歷,1992年定居北京,受教於白雪石先生。系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文化部評定的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

張天成幼嗜書畫,秉承家學,少時即以書畫名播鄉梓,大學時代已名動一方。臨池二十餘載,出入儒釋道,精研易文化,並曾在國家畫院、徐悲鴻藝術學院進修學習,師法陳少梅、白雪石、李剛等藝術大師,對南、北宗山水畫均有研修。

2. 南宋山水畫以哪些方式構圖

南宋時代的山水畫家,一部分人仍在表現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全景式的構圖,細膩的皴法,曲折多變的山勢都來自於上一時代大師的創造。傳為宗室畫家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故宮博物院藏)卷實際上是南宋畫院高手的作品,代表了承繼上代山水畫法的作品。其弟趙伯驌有《萬松金闕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寫臨安鳳凰山景色,點染與勾畫相合,筆法樸拙,是在傳統青綠基礎上,吸收董源、米芾等的水墨技法而成的新風格。但真正代表了南宋一代山水畫創作的是那些講究意境的創造、以抒情為主要目的的所謂「偏角山水」。畫家以突出一個局部的方法來加強描寫的力度,用筆更加潑辣,水墨的韻味發揮得更加充分。李唐是公認的開創這種新風的一代宗師,他的《萬壑松風圖》軸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繼承他的技法的劉松年則在描寫江南景色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馬遠、夏圭更是因為構圖多截取一角或片斷的不全之景,畫面中留下大塊的空白,而被人稱為「馬一角」和「夏半邊」。這種構圖簡潔,主體鮮明的山水畫有一種全新的境界。正是這種創新引起了許多評論,而有的評論甚至從政治的角度認為他們的山水是對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殘山剩水」的反映,已屬附會之說。米友仁的雲山墨戲法則流傳於文人士大夫畫家之中,成就同樣可觀。

3. 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畫法

一 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畫法:


1初唐以前是以勾肋+填色為基本特徵的工筆畫法為主,由於當時尚未發明皴法,所以沒有皴擦的筆法,線條也較單調,大多用高古游絲描作線條,盡管當時技法還不是很成熟,但是他意味著山水畫巳脫離作為人物畫背景而成為了獨立的畫科,影響極其深遠,其代表作是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青綠山水。

二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創新


山水畫的變化是隨著審美觀的變化而變化的,歷史上的審美出現了幾次轉折,唐宋山水主要受顧愷之以形傳神論影響,注重形態美,所以對構圖造型很講究,高山大嶺蔚為壯觀,蒼松古樹別具韻致;元以後審美受蘇東坡審美觀影響,逐步向情趣美轉移,南派簡約詩意畫盛行,畫面簡潔,留白很多,講究意趣,詩意盎然;明代以後受董其昌筆墨論影響,不再重視形態美,筆墨美成為人們偏愛,繪畫更側重於筆墨技法的變化,因此各種畫法千恣百態,水墨淋漓;當代山水多受徐悲鴻影響,實行中西融合改造國畫,又發展出色彩美,彩墨寫實畫法大行其道。

傳統山水是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潛心探索的結晶,是中國的國寶。對於以絹紙為載體的這些國寶,因極易損壞難以長期保存,故真正意義上的保存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將其技法傳承下去。

國畫雖講究創新,但創新都應源於傳統,離開傳統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是會迷失方向的,也是不會有長久生命力的。所以,凡志於國畫者,當深研傳統,凡志於山水畫者,當認真練習傳統山水技法,打好基礎。黃賓鴻曾說,唐畫如曲,宋畫如酒,元畫似醇,明清的畫是加水的酒,當代繪畫只有水而無酒。宋元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經典,也是中國山水畫的頂峰。

4. 國畫山水有哪些畫法

一、創作前的准備

(1)山水畫寫生技法——局部模寫法:適合初學者,臨摹未到熟練程度,真山水寫生又未多接觸,須要兩相對照,揣摹模寫,此時切忌貪大求全。

(2)山水畫寫生技法——詳記法:較完整"真實"地記錄畫面,適合初步熟練的學者,此時即當強調感受之真實,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實"。

(3)山水畫寫生技法——記異法:只對特別的事物加以記寫,適合時間較少或有特別感受時用。

(4)記意法(簡記法)只簡單記錄一個印象,不作詳細刻畫。

(5)山水畫寫生技法——放大法:選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並作較詳盡表現,常可有意外收獲。

(6)山水畫寫生技法——映象法:針對整體景物的感受,較簡潔的畫出大體印象,不求形似,但求達"意"。

(7)山水畫寫生技法映——象重疊法: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記,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萬水的疊加印象,此即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8)山水畫寫生技法——重復體味法:此法即留戀於此山此水間,留連忘返,反復觀照體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爛熟於胸,以致行坐眠食,時刻不忘。石濤之鍾情黃山,潘天壽先生之畫雁盪,黃賓虹先生之愛觀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二、山水畫寫生技法

1、創作法

以上講了筆墨、章法、寫生等問題,這些都是為創作作準備的、創作是一切技法的綜合運用。既然是「創」,就沒有固定的方法、程式,畫家由於各自的修養、稟賦、愛好不同,創作時採用的方式方法也會有差異,這就不必強求一律。但要搞好創作必須注意些什麼問題呢?這方面前人提供了不少寶貴經驗,值得我們繼承和借鑒。現擇其要者簡述於後。

2、山水畫寫生技法:構圖的基本步驟

傳統的「六法」川筆中講「經營位置」,其實就是講繪畫布局的章法,即構圖。所謂繪畫中的「位置」應該用心去「經營」,要根據對象的結構和格局,苦心加以組織和布置:在創作的時候,要注意表現對象的特點和神韻,落筆要肯定,一下筆就抓住物象的特徵,主題要鮮明。

先用墨線勾畫出景物的大感覺,構圖注意重心。先落墨點出小山丘,一般起筆落墨為有濃淡的濕墨,接下來干筆走線條向外擴張,線條由簡到繁、由疏到密;最後加點、擦、皴。注意點擦時變化要多,以中鋒點、散鋒點、側鋒擦,營造出山村郊外的蒼野和自然,主題不斷的深入,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3、山水畫寫生技法:山石結構與皴法

骨法用筆是傳統「六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是關於繪畫用筆的問題,也是運用「線」表現對象形體的重要技法,骨力、骨氣,形似皆於本意,而歸乎用筆。因此,「骨」便是指「線」的力度與變化,以及整幅畫的「骨架」。

中國畫表現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輪廓以及輪廓以內山石的不平紋理。所謂皴,就是山石結構的紋理線條;擦是指在山石輪廓線旁擦出不規則的墨痕,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渲染,就是用濃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陰陽面,增加山石質感和明暗。

骨法用筆中傳統皴法有許多種類,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米點皴、雲頭皴、馬牙皴、拖泥帶水皴等,但在實際生活中,山石質地是多種多樣的,山石紋理和風貌也是豐富的,所以單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滿足表現上的需要,故而常將多種皴法結合使用。

4、水畫寫生技法:山石結構
歷代畫家根據山石的地質結構和外形狀態而創造了表現程式,隨著自然界的變遷和繪畫技法的演進,傳統的皴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更具真實感和現代感。

唐以前,山水畫中的山石是「空勾無皴」的。到五代、北宋時期畫家們才開始使用皴法,前人經過對自然界山石的長期觀察、體驗和積累,終於總結出表現山水紋理、質感、體面關系的造型手段。這是山水畫的一大發展。我們今天畫山石結構時,除了要對大自然進行更切實的觀察和寫生外,也應繼承和發展傳統的造型手法。

5、山水畫寫生技法:樹木寫生技法
古人畫樹一般先畫枯樹,因為枯樹的出枝、穿插、組織結構清楚。不過,我們近代畫家畫樹已打破陳規,可以先畫部分樹葉或先用墨點出樹叢、樹林的層次,然後再畫樹乾和樹枝。

初學畫時應先學畫樹的主幹,後畫次干,再寫小枝,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經過一定時間的寫生練習之後,自然會抓住物體的特徵規律,線條也能做到簡略扼要。「畫從真中來,不受真所限」。意思是在大自然中學習,要經過自己的消化,才能得心應手地隨意畫出。
畫國畫需要經過臨摹、寫生、圖畫自然三個階段。小編今天主要講的是寫生階段,走完三個階段估計至少要二十年,更者是三、四十年。到此你才是一個真正的畫家了。國畫山水每個階段、第個步驟,甚至筆法、墨法、畫法都可單獨成書,在這里小編分享的也只是九牛一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更加深入研究。

5. 中國山水畫的幾種常見構圖方法

構圖在中國山水畫中尤其重要。只掌握熟練的筆墨技巧,沒有成功的構圖,是畫不出好作品的,只能說是筆墨技法的演練,不能成為作品。什麼是構圖?就是傳統中所講究的章法。
要將繁瑣而復雜的山川、樹木、雲水等自然景物,表現在小小的畫面上,成為優美的繪畫藝術作品,如不能反復琢磨、精心組織,沒有取捨與提煉,就會形成雜亂無章的局面。為避免雜亂,作畫之前,先將自己想要畫的若干景物,統一思考,決定取哪些入畫,舍哪些不入畫,突出的主題是什麼,哪個位置應畫什麼,哪個位置應當留白不畫,精心組織,反復推敲,合理安排,巧妙布局,確定成熟之後,再落筆作畫。這個周密思考最後定局的過程就是構圖。構圖思考過程,應注意以下七點:
第一點:立意。就是你想畫什麼,決定哪些可以入畫,哪些不可以入畫,哪些是重點,將自己的意圖周密思考後確定下來。
第二點:提煉取捨。在想畫的景物中,哪些是重點表現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少畫或不畫的,經過提煉、取捨確定下來。
第三點:主題明確。寫一篇文章,需有主題,其內容完全為主題而服務。作畫也是如此,確定主題重點畫什麼,主題是主,其餘皆是賓,所有的賓均為主題服務,並且要和諧統一完整。
第四點:確定亮點與留白。畫面有白則亮,有白則透,無白則黑,黑就是悶,悶就不快活,所以留白與亮點的確定很關鍵。
第五點:確定比例大小。畫面中各部景物的大小,相互比較,大小、高矮、寬窄均要適當合理,如有一處比例失調,則會破壞全局。
第六點:造勢。山水畫應當有氣勢,或風或雨,或陰或晴,總體畫面的走向延續,疏密與多少的變化關系,物象表態等,均能影響畫面的氣勢,要畫出氣派氣勢來就是造勢。
第七點:輕重與明暗。統一思考成熟,確定何處深重緊密,何處明亮疏散,注意黑白、虛實、疏密、輕重、濃淡、大小、遠近精細的對比。
上述應注意的七點內容,必須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關於構圖,雖然沒有固定的法則,但根據古往今來無數經典作品的成功經驗,可歸納出下列十種構圖方法:少而精取勢法、居中取勢法、均衡取勢法、疏密主從取勢法、分段取勢法、滿幅取勢法、相互呼應取勢法、折帶形取勢法、凹型取勢法、斜角對襯取勢法等。

一、少而精取勢法
在畫面上僅突出一點繪畫,另一點以輕淡相襯,形成無限的空間與深遠之感,令人聯想畫外有畫。如圖138所示。

二、居中取勢法
在整幅畫面中,幾乎四周均有空間與空白,而所畫的景物集中在中間部,其特點是突出表現主體,氣勢凝重而明快。如圖139所示。

三、均衡取勢法
無論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為主體,由密至疏,由濃至淡向大面積空間部位過渡,而空透有空間的這一方,畫少許景物與主體相呼應,雖然有疏密與輕重,但整體均衡,這種構圖方法為均衡取勢法。如圖140所示。

四、疏密主從取勢法
以一方為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顯主體,而大部空白處,景物宜疏,用墨輕淡且散,形成疏密對比,主從輕重對比氣勢,輕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襯。畫技理論中所講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道理就在於此。如圖141所示。

五、分段取勢法
將畫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幾段,段與段之間用雲霧自然過渡,按主賓關系每個段落均有景物,則總體構成一幅完整、氣韻貫通的山水畫。如圖142所示。

六、滿幅取勢法
顧名思義,全幅均要畫滿。需要重點突出的則重寫之,但要適當留白,無白不透而且悶塞,雖然布局滿幅,但要分出濃淡、疏密、主賓,且不可濃淡難分,其特點是沉厚、凝重。如圖143所示。

七、相互呼應取勢法
立幅畫面上下呼應,橫幅畫面左右呼應,其關鍵在於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選的一段為主體,重點突出,而另一段則斷斷續續地過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與主體呼應,或者是留白處與留白處相呼應,有筆墨處與有筆墨處相呼應,形成氣韻貫通大局和諧之勢。如圖144所示。

八、折帶形取勢法
似一布帶,從左折向右,再從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升之狀。或從右折向左,再從左折向右。類似「S」形狀的上下利用或「∽」形狀左右利用。這種折帶形取勢法,古人立幅山水畫中利用者頗多。如圖145和圖146所示。

九、凹型取勢法
立幅的凹形,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的靈活運用,或者將「凹」形放倒,形成左「 」形或右「 」形。似如「C」字形的左右顛倒利用。這種的構圖方法為凹型取勢法。如圖147所示。

十、斜角對襯取勢法
此法古人常用。這種構圖方法以兩斜角相襯取勢。或左下角與右上角相襯,或右下角與左上角相襯。如左下角與右上角有景物,則左上角與右下角留白或過渡,斜角相襯,有主有從,靈活多變,中間空透為好。如圖148所示。
構圖方法很多,在於畫家巧妙安排與運用,以上十種構圖僅是其例,不可死守,應靈活機動發揮與不斷創新。

6. 山水畫如何構圖

山水畫構圖

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山水畫創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決定一張山水畫的好與壞的先決條件。就如同一座建築物,其骨架 不合理,外表裝飾與裝修再華麗、再講究,它也不會堅固實用的。其次,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構圖要與畫面的內 容相諧調。

在中國山水畫中的構圖,非常強調規律性和辯證法,山水畫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體現在形式上有賓主、呼應、遠近、虛實 、疏密、聚散、開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關系。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我們應把這些對立的關系統一均衡在畫 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構圖。

開與合,即分與合,是相對的矛盾。有矛盾的對立因素,畫面才生動。但矛盾而不統一就會由開的動勢而產生不穩和散亂之感。

有開就必須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約,才能相對穩定下來,使人從視覺心理產生安定穩妥之感,看起來感到舒服。

「開合」、「聚散」、「放收」等對立因素是構圖中首先碰到的一個規律。有開必須有合,有聚必須有散,有放必須有收。

畫要外張得勢有氣魄,內斂傳神有精神;畫要外分內合,形斷意聯,外松內緊,內外相應,在開全對立統一的關系之中。中國畫 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通風」,「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要處理好開與合的辯證關系。

自然界物象有遠有近,有明有暗,景物有強有弱,有清有濁,故而必然產生虛實變化,反映在構圖上必然有虛實、隱顯、明 晦、藏露。

山水畫的一個特點是要表現「大」和「多」的感覺,要求在一幅有限的畫面上表現無限的景與情,表現豐富的景物和大的境 界氣勢,這就要非常慎重地利用有限的畫面。要在斗方小紙中表現萬水千山,層巒疊嶂,僅靠實實在在的羅列是絕對不行的。必 須「以一當十」,「以少勝多」,「以無勝有」。

構圖上的虛實。山水畫往往山重水復,層巒疊嶂,以積墨反復遞加,追求厚實、凝重的效果,但厚實中要空靈,景實而意虛 ,實而不塞,要透氣,要有「活眼」。虛的地方要合情合理,虛而不空。虛實相變相生,虛中見實,實中見虛,實有據,有理 。清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奇正自然界是絕對的運動與相對的靜止兩種狀態狀態的對立統一。運動富於變化而生氣,靜止顯得統一而安定。變化與統 一也是構圖學中的重要法則。「奇」是變化,「正」是統一。在創作中求「奇」應是主導的方面,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畫 貴能極」,極虛極實、極密、極疏、極濃、極淡、極滿、極空、極奇、極正,等等都是藝術追求的至高點。但「極」也有限度, 即所謂「極限」,超過了極限,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真理超過半分就會變成為謬誤,事物的辯 證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節韻」是節奏與韻律的全稱,兩者既有區別以有聯系。節奏是美的現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規則的反復。韻律就是有規律的

抑、揚、頓、挫變化,使形式富於律動的變化美。節奏是韻律形式的純化,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是情調在節奏中的運用。如 果說節奏是富於理性的機械運動形成的視覺快感(就繪畫而言)的話,那麼韻律則是富於感情的生命形式的視覺趣味。

節韻律的造型活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形式產生趣味,具有抒情的意味。加國畫論中「氣韻生動」主要應是節韻律在畫面中 的作用。「氣韻生動」就是畫面表現出來的「生命的節奏」或「有節奏的生命」的視覺形象,就是一幅畫中各形式要素間的有 機聯系形式的「一氣通」、「渾然天成」的感覺,實際上就是巧妙運用節奏與韻律解決的構圖中的律動與關聯的規律。

構圖,需要我們在萬象繪紜、變化萬千的復雜事物中找到頭緒,理出脈絡,分清主次,使畫面主題鮮明,內容突出,有節奏感和和諧的自然美感。因而,我們應面向自然,面向生活,「搜盡奇峰打草稿」,「搜盡」是廣收博取,「打草稿」是認真選擇,經過提煉取捨,才能創作出好的、新的構圖來。

7. 山水畫如何構圖

先確定地平線、水平面、天際、遠山輪廓,由淡墨到重墨,仔細勾畫,善用飛白……

8. 中國山水畫有哪些構圖

中國山水畫構圖的基本樣式有以下幾種:

(1)水平線構圖法

就是將畫面以長短不一、數量不等的水平線進行橫向或豎向分割。如元代倪璜表現江南多採用,這種構圖給人以穩定平整、靜謐靈秀之感,常用的是兩段式及三段式構圖,構圖時要注意物象的疏密變化,不要等距排列,避免單調感。

構圖也叫做章法、布局,是山水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就是說構圖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協調。

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要體現賓與主、遠與近、虛與實、疏與密、聚與散、開與合、藏與露、黑與白、大與小等關系。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只有把這些對立關系統一在畫面中,才可稱得上是好的構圖。

9. 中國山水畫有哪些構圖形式

(一)S型構圖
S型構圖是指畫面各個元素的排列順序猶如字母S的構圖形式,在視覺上給觀者一種柔和迂迴、協調靈動、流暢優雅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擁有書法上的一波三折的藝術美感,不僅往來順逆,悠悠不斷,而且暗含一股綿綿的力度感和穩定感,通過起承轉合,把畫面中的各個創作元素聯系起來,創造出山水畫的磅礴氣勢。

(二)藏露開合構圖
藏露開合構圖是指通過對創作元素大小、遠近的透視經營,將畫面中的細節或隱藏或顯露,或遮開或閉合,使畫面景物呈現若隱若現的幽邃境象,給觀者帶來極大的想像空間。藏露開合構圖使得山水之間相依相襯、若即若離,在視覺上給人帶來幽深恬靜、和諧統一之美,有種淡泊名利、隱居世外寄情山水的意蘊。

(三)交錯構圖
山水畫表現的空間形象各色各樣,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縱橫交錯的形式。橫表現為堅實的山石、厚重的土地,縱表現為挺拔的松杉、高聳的樓閣,縱橫合一的構圖有中節奏美、和諧美。《畫筌》中有載:「一縱一橫,會取山形樹影;有結有散,應知境辟神開。」

(四)三段平遠構圖
三段平遠構圖是指畫面構圖分成近、中、遠三個景物層次,平遠是指由近望遠由前向後的延伸效果,以表現地勢風貌。這種構圖往往帶來極大的視野,對於營造山體的威勢很有效果。有時也結合一些裝飾,比如巍山下的小船,給觀者一種輕舟萬重山的美感。

​(五)段疊構圖

所謂段疊構圖是指通過層巒疊嶂的山峰間透視及對比關系,來表現畫面的空間感,飽滿感,與三段平遠構圖的景別劃分不同。通過段疊構圖可以凸顯畫面的壯觀氣勢,增強山水畫的奇峻之感。

(六)近景構圖
近景構圖是從創作元素的布局上來說的,畫面以視覺中心,遠景作為近景的陪襯,形成前實後虛的畫面效果。這種近景構圖,由於遠景的表現較為少或較為模糊,有時前景就成了畫面的中心,而遠景的山水就起了裝飾點綴作用,使得畫面構圖更加簡潔明確,然而意境卻更加悠遠。

(七)遠景構圖

遠景構圖與近景構圖相反,是前虛後實的景物布局,通常用於表現雲霧繚繞的山峰,浩渺無際的水流。通過前景的虛化處理,利用虛實對比,疏密相間的景物位置布置,並運用大面積的留白及色調上的輕重變化,達到給觀者一種下空上滿、下輕上重之感,同時也產生一種煙波浩渺、如臨神境的飄渺感覺。

10. 怎麼拍好看的風景照片

首先當然是要把你的相機玩熟,至少需要一個月左右,試拍千把張,早中晚,晴天陰天雨天,室內室外都要嘗試一下。

個人總結的四個重點
第一:要拍好照片就要有好相機好鏡頭,那些美美的照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同一個牌子國產的鏡頭色調和原裝鏡頭就有很大區別,按個人喜好選購即刻。一台好的相機的關鍵不是像素高低,切勿為了像素高低選購一些華而不實的機器。卡片機來說索尼和佳能不錯的,愛國者雖說是國產獨樹一幟,但其效果真的比不上前者,佳能的你好色彩很不錯的機子,好看又實用。單反機尼康佳能賓得三個老牌子都不錯,其中拍風景選佳能的較多,拍人物選尼康的較多,賓得比較好看呵呵。現在出了個微單,好像是索尼還是佳能的,比較適合外出旅行,輕便實惠,效果也好。
第二:天氣,選擇晴朗,藍天可見度高的天氣,或者藍天白雲也非常不錯,這樣的天氣無論朝陽正午夕陽都很有味道,能透射出溫暖的顏色,讓景物更有人味。拍攝液態景觀適合拍大景。有些時候只拍一些景觀小品也是很有趣味的。
第三:大膽留白,大膽放大:照片中空白和景物的比例對照片影響很大,這里說的空白不是指一片雪白;小面積景觀配合大面積的藍天,大面積的草地,大面積的磚牆,這類都可以稱之為留白。真正的攝影不是拍旅遊宣傳冊,不需要把景物拍的多清晰完整,只要有個大體概念即可,關鍵在於抓住景觀的標志性部位。(如果你想要拍的真的是旅遊宣傳冊的話建議還是後期製作比較重要,通過ps可以渲染各種環境效果。)放大,這里是指拉近鏡頭,拍攝細節,網路上有很多拍攝樹皮,花瓣之類的照片,就是指這類,尋找大景觀中的小景觀。
第四:色彩搭配,一大片綠色的竹林拍出來必然有些蕭瑟之感,若是其中有一縷金色的陽光穿過就感覺溫暖多了,單調的背景可以自己搭配一些小道具,比如一朵花,一條綵帶,幾個氣球,都可以加強照片的生命感。如果照片中有人物就需要考慮到人物的衣著顏色,所以說大家拍照片為什麼都喜歡穿鮮艷的顏色,像是紅色藍色就是很好的顏色;當景物以深色為主是,要慎穿白色衣物,尤其是太陽光燦爛的日子,容易曝光過度,若要穿白色衣物應當選擇質地輕盈的。

還有一點額外的,中鵬攝影謹記這一點,就是拍攝者一定要有好心情,不說陽光明媚至少積極向上,前往人流攢動的拍攝地還是兩人結伴同游為佳,以防拍攝器具被盜哈哈,在人煙罕至的景觀地就無所謂了。

閱讀全文

與山水簡單構圖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木椅坐墊圖片及價格 瀏覽:911
單純二次元男生圖片 瀏覽:746
卡通二次元圖片簡單 瀏覽:400
天台怎麼畫好看又簡單圖片 瀏覽:744
剪輯圖片工具word 瀏覽:912
五門櫃的圖片及價格 瀏覽:370
漫畫男生模板圖片 瀏覽:260
有張的圖片文字 瀏覽:166
伽羅變男生圖片 瀏覽:638
女生芭蕾圖片 瀏覽:646
動漫圖片女生霸道 瀏覽:242
女生落日背景圖片 瀏覽:239
黑白手繪可愛圖片 瀏覽:731
動漫裝修效果圖片 瀏覽:643
如何將圖片變成小網格 瀏覽:271
最美棉海高清圖片 瀏覽:53
女孩白襪褲下面露出來圖片 瀏覽:82
中小學生畫畫圖片大全 瀏覽:931
串串桌子圖片及價格 瀏覽:23
二次元女生圖片雙馬尾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