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梅葆玖唯一男弟子,憑男扮女裝走紅,胡文閣現在過得如何
戲劇作為老一輩人非常喜愛的藝術形式,恐怕都已經傳承的很少,也許你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會抱著收音機聽戲曲,可是年輕人能說出兩三個戲劇片段的都很少。
戲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它的傳承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年輕人都已經不願意去學習它,還記得知名演員李沁嗎?她就是被國家作為崑曲的定向培養人才。
最後祝願我們國家的京劇事業能夠越來越好,也希望它能千古流傳,唱響古今。
㈡ 秦腔的戲服有什麼特點與豫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一種民間歌舞,因為在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所以秦腔的名字就由此而得來,是中國歷史上相當古老的一種劇種。秦腔的服裝製作其實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採用上等的綢緞,用各色的絲線手工綉制而成,像常見的有長袍類,短衣類,鎧甲類,鞋靴以及一些輔助類服飾。比如大家常見的就有蟒袍,就是帝王將相所穿的官服,看起來是非常的大氣,像皇帝一般會穿正黃色,而太子王爵等身份都會穿杏黃色,除此之外還有白色,紅色,紫色,藍色,黑色等各式樣子,而且服裝的基礎顏色除去身份地位以及人物性格之外,和人的臉色也有所差距。當然秦腔的戲服和豫劇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其中涉及到女性的服裝就會有所不同,當然還有一些細節的部分同時都是不一樣的。
最後我們國家的戲曲服裝其實是特別漂亮的,而且衣服上的每一個圖案和裝飾都是有處可循的,這樣的精緻和講究是我們國家特有的魅力。
㈢ 請問這個是什麼戲曲衣服
這件服裝造型獨特。應該叫「改良加領披」較為貼切。
腰以下『女披』的造型,但加了一副『雲肩』的小領,有兩個疙瘩袢,但『披』是沒有明扣的,演員要在『披』里圍好『大領』,這件服裝用小領代替了『大領』。
說它是『古裝衣』,它又有領子,古裝衣袖口肥大,不帶水袖。這件服裝有水袖,與『披』的服裝除了加衣服領子,其餘基本就是『披』的樣式
當年梅蘭芳老先生創造了『古裝衣』的服裝。但必須要梳『古裝頭』,不貼片子。行內稱為『古扮』。古裝衣下面是百褶裙的造型,這件衣服腰以下是『披』的樣式;圖片中演員且包大頭,行內稱包大頭為『大扮』,『大扮』就是包大頭,貼片子。
這種扮相好像屬於改良的扮相造型。應用在「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等『古裝扮相』戲里未婚的女角色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