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還知道哪些世界名畫呢請簡單的介紹介紹吧! 米勒 《拾穗者》 是法國畫家米勒在1857年創
魯本斯《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是巴洛克畫家魯本斯創作於1625年的一幅肖像油畫。現存英國倫敦國家畫廊。這幅是用漂亮和生動的色彩筆觸來描繪的,線條十分流暢。這是魯本斯筆下的婦女形象的特點,可能是他所處的上流社會環境,迎合上層貴族的審美要求,所以魯本斯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幾乎都是貴婦人。
莫奈《睡蓮(晚間效果)》
《睡蓮(晚間效果)》一畫,在鮮黃、橘黃和硃砂色彩的烘托下,像是一團燃燒著的火。旋風般強勁的筆觸增加了火焰在睡蓮雲間扭曲上升的感覺,呈現出一片視覺的夢幻世界。這里,沒有睡蓮,只有一個個暗暗的大圓盤,其中,時有明亮的筆觸將它們凸顯出來。再也沒有空間的標志,只有被畫筆捕捉到的光和色彩。
現在這幅《睡蓮》藏於巴黎馬爾莫當·莫奈博物館 。
梵高《十五朵向日葵》
《十五朵向日葵》描繪的是一些簡單的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盪的燦爛輝煌。
畫家梵高以重塗的筆觸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塊粘土。畫家在表現希望和陽光的同時,依舊表達了這希望與陽光溜走的無情。
或許這幅油畫反映了畫家悲劇而又短促一生接近終結時的心理狀態。
梵高《星夜》
油畫作品《星夜》,又名《柏樹和星空》是梵高在聖雷米療養院畫的,時間是1889年6月。在梵高的神經第二次崩潰之後,就住進了這座療養院。在那兒,梵高的病情時好時壞,在神志清醒而充滿了情感的時候,他就不停地作畫。
油畫《星夜》中用到的色彩主要是藍和紫羅蘭,同時有規律地跳動著星星發光的黃色。前景中深綠和棕色的白楊樹,意味著包圍了這個世界的茫茫之夜。 梵高繼承了肖像畫的偉大傳統,這在他那一代的藝術家裡鮮見的。
《星夜》是一幅既親近又茫遠的風景畫,這可以從十六世紀風景畫家老勃魯蓋爾的高視點風景手法上看出來,雖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義者的風景畫。高大的白揚樹戰栗著悠然地浮現在我們面前;山谷里的小村莊,在尖頂教堂的保護之下安然棲息;宇宙里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這不是對人,而是對太陽系的最後審判。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這是一種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羅曼藝術家當初在表現基督教的偉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嘗試。梵高畫的那些爆發的星星,和那個時代空間探索的密切關系,要勝過那個神秘信仰的時代的關系。然而這種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確筆觸造成的。
達芬奇《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無界漸變著色法」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壁畫《最後的晚餐》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典範傑作。這幅畫,是畫家達芬奇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該畫尺寸是421X903厘米,畫面利用透視原理,使觀眾感覺房間隨畫面作了自然延伸。為了構圖使圖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並且分成四組,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耶穌坐在正中間,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背後的門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頭上彷彿一道光環。他的雙眼注視畫外,彷彿看穿了世間的一切炎涼。
達芬奇《抱銀鼠的女子》
《抱銀鼠的女子》是一幅精美肖像畫,作者是達芬奇,《抱銀鼠的女子》描繪了氣質高貴沈靜的切奇利婭·加萊拉尼,她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情婦,備受寵幸。 後來,這幅作品經一位無名氏重新敷色,這種不夠親切的氣氛就更加強烈了。無論如何,切奇莉亞美麗的面孔和雙手,顯然出於大師筆下。而且,達芬奇為毛色光潤、咄咄逼人的銀鼠注入了生氣。明暗的處理,是這幅肖像畫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光線和陰影襯托出切奇利婭優雅的頭顱和柔美的面孔。達芬奇頻頻從理論上闡述照亮室內人臉的光線來源問題,且一反光亮和陰影強烈對比法,他使用明暗法[光亮和陰形的均衡]創造間接照明的幻覺。 關於《抱銀鼠的女子》這幅畫的相關記錄,一直到18世紀後半葉才被人發現。
B. 世界名畫人物名稱及圖片
世界名畫人物名稱及圖片
世界名畫人物名稱及圖片,西方有許多世界著名的畫家,他們創造了數不勝數的經典畫作,影響了後世繪畫藝術的發展,其中有些名作人們看著很眼熟但是不了解名字,下面具體了解一下世界名畫人物名稱及圖片。
1.《蒙娜麗莎》
(Mona Lisa)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2、《倒牛奶的女傭人》
《倒牛奶的女傭人》(外文名:The Milkmaid)是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58年至1660年創作的油畫,現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該畫作描繪了17世紀荷蘭市民的日常生活。約翰內斯·維米爾把一個簡朴的廚房畫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產生懷舊心理。整個畫面色彩厚實,光線柔和,與人物的性格特徵融為一體。
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該畫描繪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的少女,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的、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平實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凈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該畫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托少女外形輪廓,似乎她是黑夜裡的明燈,微微的光彩,不奪目不耀眼,十分溫和。畫面之中構成強烈視覺效果。
1、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撞球
這可是人家1807年畫的,看看兩百年前歐洲人的生活吧。
2、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3、達維特——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本畫的妙處在於,遠景的簡約和近景的細膩,色彩的冷暖對比極為強烈,人物和戰馬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對於這個理想化的形象,拿破崙本人也十分滿意。
4、普基廖夫——不相稱的婚姻
該畫描繪了一青春少女與一老者結合的愛情悲劇。老者被畫家描繪得蒼老憔悴,而少女則面色紅潤,充滿青春活力。畫家以同情少女的筆調,鞭撻了不合理的社會現實。
5、安格爾——大宮女
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曾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抨擊。評論家德·凱拉特里說得較為尖銳,他曾對安格爾的學生說:「他的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
然而安格爾的學生阿莫里·杜瓦爾則辯解說:「凱拉特里可能是對的,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也許正因為這段秀長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懾服住觀眾。假如她的身體比例絕對地准確,那就很可能不這樣誘人了!」
6、約翰.埃.密萊——盲女
兩個相依為命的孩子,一個是盲女,另一個更小的女孩緊緊依偎在盲女懷里,一邊抬頭去觀看天上的彩虹,一邊在給盲女講解大自然的美麗。雲際綵帶當空,原野一片金黃,空氣是潤濕的,在遠景的小道上有幾頭走動著的牛羊,近處有飛鳥起落。
盲女只能傾聽小夥伴的講解,她連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無從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鮮的空氣,聽到了原野里生靈的聲音。
7、拉斐爾——雅典學院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匯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作者希望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1.無名女郎
無名女郎是一幅由俄國著名作家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於1883年創作的現實主義肖像油畫,目前這幅利用古典造型手法創作的散發著青春活力俄國女性形象的油畫被收藏在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2.入睡的'維納斯
這幅由義大利文藝復興著名藝術大師喬爾喬內創作於1510年的油畫作品,目前被收藏在德國德累斯頓歷代大師美術館中,是一幅以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形象為畫作內容的布面油畫作品,其實這幅作品喬爾喬內並未完成,景觀和天空是由提香後面完成的。
3.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一幅由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於1503至1517年間的油畫作品,是一幅目前收藏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中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品,而這幅著重表現出典雅恬靜的有產階級婦女形象的作品,目前每年觀賞作品的人數大約在600萬左右。
4.女占卜師
女占卜師是一幅由法國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創作於1590-1593年的畫布油畫,目前收藏在法國巴黎盧浮宮中,畫家利用直描畫的手法描繪了兩個含蓄對立狀態的人物,是一個流浪的吉普賽女郎為一個貴族子弟看手相。
5.宮娥
宮娥這幅收藏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的布面油畫作品,是由西班牙著名畫家維拉斯凱茲創作於1656年,具有典型風俗性特色,描繪著宮廷中的日常生活的宮廷生活畫,整體具有非常濃郁的宮廷生活氣息和情調。
6.海倫娜·福爾曼肖像
這幅由彼得·保羅·魯本斯創作於1625年的油彩畫,是畫家利用漂亮的色彩、生動的筆觸和流暢的線條來描繪出上流社會婦人形象的油畫作品,目前這幅作品目前被收藏在倫敦國立美術館中。
7.珍珠女郎
珍珠女郎是一幅由柯羅於1868至1870年間創作的油畫作品,是透露著濃郁清新氣氛,保持著衡定統一性風格,有著和諧完整藝術形象的畫作,是長70厘米,寬55厘米的色彩優美的肖像傑作。
8.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這幅長160厘米寬98厘米的畫作,由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創作於1866年,目前被收藏在巴黎奧賽博物館中,而整幅畫作中沒有視平線、輪廓線和陰影否定了三度空間的深遠感,利用簡單的手段造成了強烈的效果,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9.向日葵
向日葵是一幅由文森特·凡·高創作於1888年法國南部的油彩畫,長91厘米,寬72厘米的系列油畫作品,被廣泛認為共有七幅作品,其中有六幅分別被保存在倫敦國家畫廊、慕尼黑新美術館、美國費城美術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等美術館內。
10.西斯廷聖母
這幅由拉菲爾在1513至1514年間創作的長265厘米,寬196厘米的畫作,目前被收藏在德累斯頓博物館中,這幅畫屬於宗教類,畫中表面的是聖母瑪利亞懷抱嬰兒時期的基督從雲中降落,兩邊跪著教皇西斯廷二世和聖徒瓦爾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