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有創意、有意義的線上志願活動
1、線上義賣活動:可以聯系一些殘疾人協會,現在有很多殘疾人協會組織殘友做一些手工,比如手工皂、中國結、鑰匙鏈等等,然後按照他們的市場價格進行義賣,做一些海報、H5網頁、或者通過自己的微信平台等相關手段進行宣傳。
2、公益圖文徵集活動: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徵集圖片、繪畫、文章,設置一些小的獎項,以此來調動大家全民戰「疫」的積極性,並借機向大家科普防疫知識,同時也起到一定宣傳輿論效果。
志願服務
志願精神: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指出,志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志願精神是聯合國精神的最終體現,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級表現形式。
志願服務的范圍主要包括:扶貧開發、社區建設、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應急救助、海外服務等。
志願服務的功能:社會動員;社會保障;社會整合;社會教化;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
B. 學生在學校如何預防新冠肺炎
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新冠肺炎屬於呼吸道傳染病,目前主要是依靠戴口罩,勤洗手,盡量少出門或是不出門,不聚餐,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米的距離,是預防新冠肺炎的關鍵措施。
平時出門需要及時戴上口罩,選擇口罩需要選擇普通醫用口罩,如果是醫務工作者或是接觸確診患者,需要選用N95口罩,戴口罩需要分清口罩的正反面和上下面,使口罩和面部充分貼合,避免起不到隔離空氣中飛沫的作用。
臟手不要觸碰眼睛和口鼻部位,回家後及時洗手,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米的距離,是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
、 上學如何做?
學生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學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家庭消毒後的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車上物品。
2、放學如何做?
學生放學回家不在外逗留,不接觸動物,回家摘掉口罩後馬上洗手、消毒。
3、進入校園如何做?
學生應如實向老師匯報身體健康狀況;進入校園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才可以進校門;若體溫超過37.2,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4、家長來訪如何做?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要嚴格管理流動人員進入校園,禁止無關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如家長來訪,教師和家長要雙方佩戴口罩,在指定接待室接待,接待後消毒,或者教師和家長在校門外溝通。
二、正確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何正確洗手
用流動水洗手,使用洗手液,用一次性紙巾擦手。正確洗手七步法:內、外、夾、弓、大、立、腕。第一步(內):雙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外):手心對手背,左右交叉搓洗;第三步(夾):手心相對十指交叉搓洗;第四步(弓):手指並攏,彎曲各手指關節,雙手相扣進行搓擦;第五步(大):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第六步(立):一手指尖在另一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第七步(腕):一手握另一雙手腕部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以下情況需要洗手:傳遞物品前後;咳嗽或打噴嚏後;吃飯前;飲用課間點心、牛奶前後;上廁所後;手臟時;體育運動後;接觸他人後;外出回來後。
2、如何保持個人衛生?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無可用手臂內側遮擋,咳嗽或打噴嚏後馬上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3、口罩的使用時間是多久?
一次性醫用口罩連續佩戴4小時更換,破損、污染或潮濕後立即更換;N95醫用防護口罩,如無破損或污染可使用24至48小時,破損、污染或潮濕後立即更換;不推薦使用棉布口罩或者海綿口罩。
4、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醫用口罩顏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顏色淺的一面正對臉部;醫用口罩上有鼻夾金屬條,金屬條在口罩的上方;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後,先將手洗干凈,確定之後,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將口罩佩戴完畢後,用雙手壓緊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樑,然後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覆蓋住鼻子和嘴巴。
做好個人防護,認真學習新冠肺炎的防治知識,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讓我們遠離新冠肺炎,遠離呼吸道傳染病。
C.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預防怎麼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臨時指南之一(通用預防篇2月2日更新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臨時指南,適用於疾病流行期間公眾個人預防指導。D. 抗擊肺炎的簡筆畫怎麼畫
抗擊肺炎的簡筆畫步驟如下:
畫出一個小孩的線稿,在小孩旁邊畫上病菌,把小孩的頭發以及病菌的眼睛塗上黑色,用馬克筆修飾上色,簡單上色後即為完成。老年肺炎常缺乏明顯呼吸系症狀,症狀多不典型,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漏診、錯診。首發症狀為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或有意識障礙、嗜睡、脫水、食慾減退等。
多無發熱、咳痰等典型症狀,也有少數有症狀或無症狀。首發症狀為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或有意識障礙、嗜睡、脫水、食慾減退等。可出現脈速、呼吸急促,肺部聽診可聞及濕性啰音,或伴有呼吸音減弱及支氣管肺泡呼吸音等。
E. 作為老師,你怎樣教學生認識什麼是新冠肺炎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有責任有義務去教授學生去學習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
提醒學生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中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導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消除學生心裏面的擔憂和恐懼,給學生學習創造一個安全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這樣也可以減少家長的擔心,讓家長幫孩子在學校學習可以方向。同時,老師要以身作則,上下班要做好防護工作,戴好口罩,減少與外界接觸,老師也要多多提醒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這是預防病毒的關鍵。只有在學校、老師、家長、學生一起共同協作,做好個人防護,病毒就會遠離我們。
F. 新冠疫情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G. 個人預防新型肺炎,最實用的正確方法究竟是什麼
我國疫情正處於上升期,我們普通人需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感染新型肺炎。 我們要預防新型肺炎,首先就需要知道它的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飛沫污染物體表面,人瘦接觸物品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我們外出需要佩戴口罩。
口罩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不推薦大家選擇紙質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 我們可以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定程度上能預防呼吸道感染。N95口罩預防由患者血液引起的飛沫傳染,濾過效率達到95%。 佩戴用外科口罩的時候,我們尤其要注意正反,白色一面朝內,藍色一面朝外。而且口罩不宜長時間的佩戴,需要定時更換。
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用手肘的衣服遮住口鼻,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家裡多通風消毒。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也要合理作息,規律生活。
H. 對於新型肺炎,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對於新型冠中病毒,我們主要採取的是以下幾個方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呼吸道等途徑傳染的。首先,我們應該要隔離傳染源,然後其實就是找到病原體,發現傳染源,發現患者及時就診,並做好隔離措施,防止傳染給另一個人,第二個就是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出門必須戴好口罩,現在出門能夠看到有很多人,他們不戴口罩,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很多感染者可能都是無症狀感染者,你在路上遇到的人,他們也有可能就是病毒的攜帶者,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所以戴好口罩能讓我們的安全性比之前要高很多,其次是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疫情期間,減少聚集,這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必須勤洗手勤消毒,每天多洗手,多消毒,在常呆的地方備上洗手液和消毒液,對房間內進行通風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