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林黛玉叫林姑娘,薛寶釵不叫薛姑娘而叫寶姑娘
網上看到這么一個問題:在賈府中,林黛玉要麼被叫做林姑娘,要麼是林丫頭,都離不了她的姓,而薛寶釵則是相對的寶姑娘,寶丫頭而非薛姑娘。為什麼會有這種稱呼差別呢?覺得此問很有意思,遂做一文,分享給眾紅友切磋探討:
首先要誇贊一下提此問者的慧眼,這「林姑娘」和「寶丫頭」的口頭稱謂看似隨意,細究起來確有曹公的另一番深意,各位看官且聽我細細說來:
一般情況下,日常生活里口頭稱呼,一是要考慮容易區分開人與否,二是要考慮順口順耳與否,我們先從這兩方面分析:
1、容易區分與否
林黛玉之所以經常被稱為「林姑娘」、「林丫頭」,首先是因為她的「林」字,在主子里頭,是獨一份兒的,除了僕人林之孝一家,賈府再無「林」姓之人,而她父親這唯一的「林姑爺」,被稱作唯一的「林姑娘」,也是自然的沿襲了。
而薛寶釵這邊呢?要說明的是,薛寶釵並非從未被用「薛」字稱呼過,只不過用的極少罷了,比如第二十二回和三十七回,王熙鳳和李紈分別稱呼過一次「薛大妹妹」,而在第四十回,賈母則直接稱呼為「薛姑娘」。
那麼為啥眾人多數時間稱呼其為「寶姑娘」「寶丫頭」,而非「薛」姓呢?這是因為薛寶釵這位「薛姑娘」「薛丫頭」並非絕無僅有啊:
(薛寶琴)
我們別忘了,《紅樓夢》里還有一位出場雖晚,戲份卻很大的「薛大姑娘的妹妹」薛寶琴!之所以口頭極少以「薛」姓稱呼寶釵,也算提前給這位來頭不小的薛小妹留了個位置吧。
2、順口順耳與否
第二點,口頭稱謂要考慮的是順口順耳與否,「林黛玉」這個「黛」字,和「薛寶釵」這個「釵」字,因多少有些生僻,稱呼人是極為怪異的,不信你感受一下「黛姑娘」和「釵丫頭」。
而黛玉這個「玉」字雖不生僻古怪,但就像鳳姐說的,都好像得了玉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的,黛玉、寶玉、妙玉、紅玉,這么多的玉,叫「玉姑娘」明顯分不清人,作為口頭稱呼算是失敗的。
3、曹公自有深意在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曹公埋藏的深意了,「林」和「寶」二字,一點不像它們看起來那樣隨意無所謂,不僅自帶人物屬性,也埋藏了《紅樓夢》最深刻的沖突。
「寶丫頭」的「寶」字,第二十二回寶玉參禪,已經借了黛玉之口說了,是「至貴者寶」,加上第五回「金簪雪裡埋」的判詞,寶釵這個「寶」字,是等同於「金」的存在。
而「林姑娘」的「林」字呢?「林」者,雙木也,代表的是她的前身乃絳珠仙草,第二十八回黛玉也說了:「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
也就是說,「寶丫頭」的「寶」字暗藏的是金玉良緣,「林姑娘」的「林」字代表的是木石前盟,而書中每一處「林姑娘」和「寶丫頭」,都在提示你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矛盾?分析至此,是不是要給曹公下跪拜服?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就連這日常口頭稱呼,也暗藏著黛玉的委屈,還好寶玉睡夢中一句「和尚道士說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足夠擲地有聲。
Ⅱ 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罷。 「林姑娘」」是指什麼
寶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這幾個風箏起在空中。一時風緊,眾丫鬟都用娟子墊著手放。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籰子一松,只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吧。」於是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餃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颻颻隨風而去。一時只有雞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眾人仰面說道:「有趣,有趣!」
林姑娘指林黛玉。
Ⅲ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
Ⅳ 林黛玉的外貌特徵
外貌特徵——紅樓夢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身魂,榮府么女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春年少,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帶有奇幻元素的羅曼蒂克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Ⅳ 最後堅守在林妹妹身邊的小丫環是哪一個
在第三回,賈敏仙逝後,林黛玉被賈母早早打發來的男女船隻接進賈府,當著眾人,賈母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外孫女的疼愛,一把摟進了懷里,直呼「心肝兒肉」。
是日,在安排林黛玉的房間後,繼而安排服侍人員。彼時黛玉只從蘇州帶來一個十歲的雪雁和幼時的奶娘王嬤嬤,賈母見狀,擔心這一老一小服侍林黛玉會很吃力,便將自己身邊的二等丫頭鸚哥與了林黛玉,此外,其他待遇皆如迎春等例,四個教引嬤嬤,五六個小丫鬟負責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算下來,黛玉身邊攏共也有七八個丫環了。
失去主人的雪雁,這時候成為了一隻折足雁,她的處境,就像林黛玉的酒令中說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
這時候的雪雁,不僅孤單,還無助,更是悲憤,在順江南下的船舟上,雪雁一遍遍發出哀鳴,呼喚著主人林黛玉,旁觀者無不悲痛莫名。
所以,雪雁在《紅樓夢》中,雖然行跡極少,如飛掠而過的鴻雁,看似毫無痕跡,但低頭一看,其已經在雪中留下了鴻爪印記,她的忠誠、聰敏、溫和與優雅,都在黛玉的生命中刻下了印記
Ⅵ 為什麼叫林黛玉林姑娘,薛寶釵卻是寶姑娘
很多人會覺得叫林姑娘顯得很生分,但是賈府的人卻很少叫薛寶釵叫薛姑娘,主要是因為曹雪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也是想了很多種名字的,如果林姑娘叫其他的名字,讀起來未免別扭。最重要的是當時賈府很多人都覺得薛寶釵會和賈寶玉金玉良緣,天生一對。所以自然把薛寶釵的寶字和賈寶玉的寶字聯系在一起,因此平時就會這么稱呼薛寶釵的,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種對兩人的許諾,而林黛玉則是因為曹雪芹想要用兩人的名字組成木石良緣,其實也是一種暗示吧。
不過其實無論兩個人叫什麼,都是一種習慣問題了罷了,也不需要去斤斤計較,只要能夠叫得對人,叫得順口就好了,賈府的人估計也沒想那麼多奇奇怪怪的事。只要不影響到叫兩個人就好了,所以也不必要去糾結那麼多,咬文嚼字。
Ⅶ 王夫人在金釧跳井死後,拿了誰過生日的衣服給她殮妝
清虛觀打醮回來後,王夫人的心情似乎不大好,因為寶玉和金釧調笑了幾句,便憤怒得從榻上坐起,二話不說就往金釧的臉扇了過去,且鐵了心要將金釧攆出去。誰料這丫頭竟猶其剛烈,縱身一躍,一朵嬌花就此消逝於東南角的一個水井裡。
也就是因為潛意識里希望黛玉不好,故而才脫口說出黛玉來,拿黛玉過生日的衣服給死去的金釧兒裹妝,怕是王夫人對黛玉最狠毒的一次詛咒了。
有趣的是,寶釵聽後很主動的要將衣服送給金釧裹妝,這舉動出乎了王夫人的意料,忙問「難道你不忌諱?」,寶釵原是個將房間布置得像雪洞一般的人,自然不太在意這些。而在這件事中,作者影影綽綽中似乎在暗示金釧兒與寶釵有某種聯系,這也是我們後面再討論的話題了。
Ⅷ 王夫人為什麼會想拿黛玉的衣服給跳井的金釧穿
因為王熙鳳故意騙她,只有林黛玉有做新衣服,王夫人才起了這樣的念頭。金釧是伺候王夫人十多年的丫頭,卻因為與賈寶玉調情被王夫人遷怒,而跳井自殺。王夫人得知這個消息,感到愧疚不安。於是賞賜了幾十兩銀子給金釧的家裡人,還決定給金釧准備一件新衣服,讓她入殮。
她原本想拿幾件府里小姐的新衣服給金釧穿。但管家的王熙鳳卻對她說只給林黛玉准備了新衣服。王夫人雖然起了念頭,但最後還是沒有實施。從整個過程來看,王夫人會想拿林黛玉的衣服給死去的金釧,是因為王熙鳳的話。王夫人沒有惡意,更不是在詛咒林黛玉。王夫人為什麼對林黛玉小心翼翼?
同時,王熙鳳的話卻有蹊蹺的地方:林黛玉是二月份生日的,而金釧自殺的時間在端午,怎麼是在端午給林黛玉做了新衣服呢?王熙鳳擺明是在說謊,這又是為什麼呢?
總的來說,王夫人是因為王熙鳳的話,才想到用林黛玉的衣服,但最終還是取消了念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林黛玉的新衣服這一說,王熙鳳只不過找借口,不肯為金釧出錢。
Ⅸ 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什麼一個叫林姑娘,一個叫寶姑娘
文/夕四少
讀紅樓,一直都有人納悶,為什麼林黛玉叫林姑娘,而薛寶釵卻被叫寶姑娘?按照咱們的生活習慣,應該是薛姑娘才對。而且原文里,林黛玉要麼是林姑娘,要麼是林丫頭,都離不了她的姓,而薛寶釵則是相對的寶姑娘,寶丫頭。
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不少人的分析,綜合很多人的理解,以及個人的理解,我猜測大致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個即是滿漢之別。紅樓夢影射的是清康熙雍正朝故事,自然許多滿人的規矩,對於人名的稱呼上,漢族的稱呼習慣是帶著姓,後面怎麼稱呼看兩個人的關系親疏,不帶姓名顯得不夠尊重。而滿人則是去掉姓,直接以名稱呼,顯得更親切。林黛玉使用的漢族習慣,薛寶釵使用的滿人稱呼習慣。與之相同的還有探春被稱為探丫頭,史湘雲被稱為雲丫頭。
第二個是木石姻緣與金玉良緣的對應關系。林黛玉是絳珠仙草,是草木之人,而林屬木,稱呼「林姑娘」正好與寶玉組成木石姻緣。同樣,薛寶釵被稱為「寶姑娘」,寶含玉,從玉,從貝,代指珍貴之物,與寶玉正好組成金玉良緣。日常生活中,賈府上下之人如此稱呼二人,其實是曹公在不斷暗示寶玉與二人的兩端姻緣。
第三個是稱呼上的區分。據統計,紅樓夢里說到了四百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如果每個人只是簡單的從姓上去稱呼,則顯得單調乏味,亦犯重復之嫌,更何況是寶黛釵鳳幾大主角。其實曹公是想盡了辦法給她們起別號的,比如賈寶玉,其實只是他的小名,大名應該是從玉字旁的字,像賈珍、賈珠、賈璉,因為他們都是玉字輩。比如林黛玉,一進賈府就被賈寶玉起了個「顰兒」的名字,後面有時叫林丫頭,有時叫顰丫頭,但絕對不會叫黛丫頭。很多人該反問了,既然是為了稱呼上有所區分,為什麼林黛玉不叫黛姑娘,薛寶釵叫薛姑娘呢?這就引出了第四點。
第四個就是語言習慣。林黛玉叫林姑娘,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如果叫黛姑娘,是不是覺得很別扭?不是因為先入為主的關系,就是怎麼叫都不習慣,如果寶玉再每天左一個黛妹妹,右一個黛妹妹的,是不是更顯得可笑?如果叫玉姑娘,玉丫頭,也不對。同理,薛寶釵如果不叫寶姑娘,而叫薛姑娘,這個聽起來還好,沒什麼,但如果寶玉每天喊薛姐姐而不是寶姐姐,是不是覺得很生分?但寶玉喊林妹妹就很親切,這就是語言習慣。寶釵如果叫釵丫頭,就覺得別扭。再同理,史湘雲被稱為雲丫頭沒問題,薛寶琴被稱為琴姑娘也沒問題,但如果一個被稱為湘丫頭,一個被稱為寶丫頭,就不對了,一個聽起來別扭,一個與寶釵重復。
綜上,幾大主角的姓名和日常稱呼,其實亦不是曹公隨意而來,而是有著很多語言上的講究。即便是對同一個人容貌形容的描述,曹公也無一處重復。更不要說對十二釵的描述,是各有千秋的,這是曹公高明處,不可不知。
Ⅹ 林黛玉被人們叫林姑娘,為什麼薛寶釵不是薛姑娘,而是寶姑娘呢
主要是寶釵是王夫人的娘家人,而王夫人是賈府真正的掌權者,所以王夫人叫寶釵寶丫頭,其他人也會跟著叫寶姑娘,而不是薛姑娘。
最重要的一點是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喜歡薛寶釵,而賈府眾人其實都在討好王夫人,特別是下人,所以都跟著王夫人的意思叫,像賈母就是叫玉兒而不是林丫頭。還有一點就是林黛玉的父親是做官的,而且曾是探花郎,為了表示對林家的尊重,也是叫林姑娘更妥當,這也是賈母沒有反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