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抗戰衣服圖片顏色

抗戰衣服圖片顏色

發布時間:2022-05-09 09:02:43

A. 抗戰時期偽軍穿什麼衣服

首先,抗日戰爭時期,隨著具體時段不同(比如早期的偽軍有的甚至沒有軍裝,只是以私人服飾來代替)、地域不同(比如偽滿蒙前期的偽軍,有些蒙古族士兵依然以自身民族的服飾(頭巾、長袍)等來作為軍裝)、偽軍的「軍種」(比如偽滿時期還有偽海軍。南京汪偽政府甚至還吹噓建立的偽空軍等。其他的,還有偽警察、保安隊等)、軍銜的不同,軍裝樣式也是不統一的。

其次,抗戰後期(主要是1940-1945年),大部分偽陸軍都有了統一著裝(面料為淺藍或土黃色,有些偽軍還配有鋼盔和皮靴。但軍帽除部分大檐帽外,幾乎一律為翻口戰斗帽。這是與日軍軍帽(後部帶兩片「尿布」)有所區別的)。但在有些條件差的地區,偽軍的軍裝樣式依然還是參差不齊,五花八門。

B. 八年抗戰時期人們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一、男士服裝:西服長袍,和諧共存
抗戰時期,川人稱來自上海、南京等東部地區的移民為「下江人」,並且服飾打扮上開始仿效他們。男子蓄長辮、穿長袍者漸少,留「東洋頭」、著淡灰色布料中山服者日多。當時穿西裝的男士多為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識分子或西方人士。主要以三件套西服為主,穿西服必穿襯衫打領結配西服背心,西服下擺多為圓擺,講究西服與飾品的搭配。
男子的中式服裝多為長袍或長袍與馬夾結合,馬甲多為緞面,長袍是前開包裹型的基本款式。知識分子和公職人員喜好著長衫或中山裝的同時在胸前別一枚機關章。買辦商人等有穿西裝的,也有穿長袍卻戴西式禮帽的。中西結合的穿著方式是當時很多保守人士或主張新舊結合人士的著裝模式。
二、女士服裝:旗袍為主,時髦不減
旗袍是城市婦女的流行穿著。抗戰爆發之前,上海的女士旗袍做工最為精良。考究的旗袍裝飾繁復,定要香滾細邊,且滾邊與面料顏色必要對比明顯。1930年代初期,旗袍的下擺長的至小腿下部,甚至拖地,而短的能短至膝上一拳左右。城市知識女性在旗袍上偏愛裝飾簡潔、樸素、色彩單一的款式。旗袍多為顏色素雅的絲絨面料,在冬季配以長長的呢大衣,大衣不用紐扣,任其松開,合上時用腰帶。

C. 八路軍軍服什麼顏色新四軍衣服顏色是否也一樣

顏色不一定,灰的,黃的,綠的都有,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後換發國民革命軍服裝。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由於形勢的急劇變化,國民黨對兩黨合作抗日的態度轉向積極。中共中央應國民黨邀請,派周恩來、朱德和中革軍委副總參謀長葉劍英等,飛赴南京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的國防會議,並就紅軍改編等問題繼續同國民黨談判。8月15日,國民黨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表示了「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的決心,並下達總動員令。於是,兩黨最終就紅軍改編問題達成了協議。
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正副總指揮。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將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八路軍總指揮部,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中革軍委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同時任命了各師的領導幹部。當日,朱德、彭德懷等高級將領發表通電,宣布就職,宣告部隊已改編完畢。
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簡稱「集總」。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後仍沿稱八路軍的番號,其指揮機關仍簡稱總部。
1938年初,在南方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集中到皖南與皖東,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新四軍全軍共轄四個支隊。
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後,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志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
改換軍服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軍佩戴「八路」二字的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的臂章。臂章的標准尺寸為8.5厘米×6.5厘米,白底藍字。軍服主要品種有軍帽、軍衣、軍褲、軍大衣、標志符號等。軍帽為直筒圓頂加圍式,分單帽和棉帽。直筒式帽牆,平面圓帽頂,帶弧形帽檐和帽圍,帽圍兩端靠兩粒小紐扣結合在一起,冬季帽圍可以放下,起到護脖、護耳的作用。軍上衣為立翻領、對襟單排五粒扣、四個明貼袋,分夏服和冬服。不分大小號碼,長度一律「二尺五」。軍褲,幹部為西式褲,士兵為改良中式褲。軍大衣為翻領、雙排扣、兩個暗袋(軍官大衣有袋蓋,士兵大衣無袋蓋)、後開衩(軍官大衣長開衩,士兵大衣短開衩)。軍服顏色,八路軍多為土黃色,新四軍多為灰色。當時一名八路軍正規部隊的士兵的裝具應包括八路軍軍帽、軍衣、鞋、綁腿、子彈帶、手榴彈包、腰帶和棉被,一般都是兩雙鞋。附屬的裝備還有干糧袋、碗袋。

D. 為什麼二戰時期國軍和鬼子的軍裝顏色都是一樣的,而八路的都是灰色的

國軍和日軍的服裝都是由正規紡織廠和服裝廠加工的!
染料比較好配備,根據作戰需要,是安排土黃色比較適宜!
而八路軍的軍服大部分都是買來白坯布自己印染,然後加工成軍服;或者乾脆就是用土布自己印染後,自己縫制軍服!
在根據地被日軍封鎖的情況下,只能用最普遍的天然染料—草木灰來染織布匹,得出了灰色!
這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種體現!
在更多時候,八路軍的軍服都是各個部隊自籌;顏色也是多種多樣!不一定是灰色!
只是現在拍攝影視劇,才會給八路軍角色統一服裝!

E. 紅軍穿的衣服有幾個顏色的還有黃色的

新四軍多為灰藍色軍裝,八路軍多為土黃色軍裝。

F. 抗戰時國軍有幾種顏色的軍服

國民革命軍的標准服制

國民革命軍的軍服沿用了北伐時期黃埔軍校學生軍的軍服樣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裝為主,手持蘇制7.92毫米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配大蓋帽、軍褲、皮帶和布綁腿,士兵足穿草鞋.軍官則配皮鞋。這種服裝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基本上被沿用。中山裝式樣的上衣成為軍裝的基本制式,而大蓋帽由於不易製作,且不便於實戰,後改為布制野戰帽。

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夏常服主要以黃綠色為標准色,是由蔣介石聘請的德國顧問們建議使用的。讀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教授的文章可知,從1931年前後到1942年,這種顏色的夏季制服一直是國民政府中央軍主要採用的制服顏色,後來才換成土黃色的夏常服。除黃綠色軍服外,也有部分部隊在抗戰前後穿卡其色軍服(例如淞滬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第87師和第88師)。

在原地方軍閥部隊所屬的非嫡系雜牌軍中,北方部隊大多數以灰棉布制服為主,即使嫡系部隊也有不少穿灰布棉軍裝的。此外據文獻記載,兩廣部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余漢謀的粵軍)穿著土黃色軍服。龍雲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裝,這可能是受到法軍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就是穿著這種軍裝。

冬裝方面,無論中央軍還是雜牌部隊,都是以灰色棉布制服為主。所謂的灰色,實際是略帶淺藍色的灰色。在國外出版的大多相關書籍中,經常被描述成深藍色。這種誤解有可能是源於大戰後期來華美軍的回憶。當時的滇軍即穿著藍色棉製服,甚至還有一個師(陸軍暫編第19師,師長龍繩武)接受了美軍裝備。

國民革命軍的上衣以中山裝為標准,但各個時期均有不同變化,如上衣的衣領、口袋式樣以及布料色澤等。直到1936年1月20日。國民黨頒布《陸軍服制條例》後,才將所有軍服統一:上衣為中山裝,衣領較寬,胸口袋無褶襞,袋蓋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緣是平齊的,位於第二顆鈕扣處,其它方面則和以前相同。

G. 以前國民黨軍官軍服是什麼顏色的

國民革命軍的標准服制
國民革命軍的軍服沿用了北伐時期黃埔軍校學生軍的軍服樣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裝為主,手持蘇制7.92毫米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配大蓋帽、軍褲、皮帶和布綁腿,士兵足穿草鞋.軍官則配皮鞋。這種服裝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基本上被沿用。中山裝式樣的上衣成為軍裝的基本制式,而大蓋帽由於不易製作,且不便於實戰,後改為布制野戰帽。
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夏常服主要以黃綠色為標准色,是由蔣介石聘請的德國顧問們建議使用的。讀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教授的文章可知,從1931年前後到1942年,這種顏色的夏季制服一直是國民政府中央軍主要採用的制服顏色,後來才換成土黃色的夏常服。除黃綠色軍服外,也有部分部隊在抗戰前後穿卡其色軍服(例如淞滬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第87師和第88師)。
在原地方軍閥部隊所屬的非嫡系雜牌軍中,北方部隊大多數以灰棉布制服為主,即使嫡系部隊也有不少穿灰布棉軍裝的。此外據文獻記載,兩廣部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余漢謀的粵軍)穿著土黃色軍服。龍雲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裝,這可能是受到法軍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就是穿著這種軍裝。
冬裝方面,無論中央軍還是雜牌部隊,都是以灰色棉布制服為主。所謂的灰色,實際是略帶淺藍色的灰色。在國外出版的大多相關書籍中,經常被描述成深藍色。這種誤解有可能是源於大戰後期來華美軍的回憶。當時的滇軍即穿著藍色棉製服,甚至還有一個師(陸軍暫編第19師�Τち��?接受了美軍裝備。
國民革命軍的上衣以中山裝為標准,但各個時期均有不同變化,如上衣的衣領、口袋式樣以及布料色澤等。直到1936年1月20日。國民黨頒布《陸軍服制條例》後,才將所有軍服統一:上衣為中山裝,衣領較寬,胸口袋無褶襞,袋蓋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緣是平齊的,位於第二顆鈕扣處,其它方面則和以前相同。

H. 抗日戰爭中,日本軍人,穿的是綠色的衣服還是什麼色

日本陸軍的發展經歷了2個重要時期,軍服也有2次非常大的改變。明治維新建立現代陸軍開始是學習法國陸軍,軍裝上衣黑色,軍官無肩章,通過在袖口的黑色刺綉線條表明軍銜。士兵有肩章,在肩章上表明部隊番號。士兵和尉官,佐官是黃色帽牆。尉官1條帽線,佐官2條帽線,將軍紅色帽牆3條帽線。軍徽前期是旭日徽章,不久改為是金色五角星一直沿用二戰結束。日本騎兵為紅色馬褲綠色褲線,金色衣扣。
一戰後日本陸軍顏色為國防色,國防色是日本陸軍基本顏色,就是茶綠色,國內影視劇道具軍裝不準。不是土黃色。陸軍夏季的襯衫是枯草黃

I.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衣服顏色和番號區別

民軍隊在成立之初,並沒有自己的軍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起義部隊大多數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為和舊軍隊區別開來,起義部隊官兵每人系一條紅領巾。

同年的秋收起義中,穿著各式服裝的農民自衛軍、工農義勇隊,盡管服裝並不統一,但每個人的胳膊上,都佩戴著一束同樣火紅的袖章。
1929年3月,紅四軍在攻下了閩西重鎮長汀城後,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趕制了4000套軍裝――在軍衣的領子上縫上兩塊紅布領章,八角帽前縫上五角星。
此後,各根據地紅軍的服裝據此逐漸統一,但顏色多為灰色。

上衣立翻領、對襟單排五粒扣、四個明貼袋,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標志性服裝。不分國共
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服裝、標志基本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卻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軍佩戴「八路」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 「N4A」的臂章。八路軍的軍服顏色多為土黃色,新四軍多為灰色。
1948年12月,軍委後勤部召開全軍後勤會議,把軍服顏色確定為黃綠,材料為棉平布;標志符號由臂章改為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字白底紅邊的布胸章;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

閱讀全文

與抗戰衣服圖片顏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ps如何摳圖片 瀏覽:495
簡單面的構成形式的圖片 瀏覽:71
男生課桌漫畫圖片 瀏覽:318
奇瑞k50價格及圖片 瀏覽:516
word中圖片怎麼全部改大小 瀏覽:230
gif動態圖片可愛 瀏覽:513
一米七三男生多高圖片 瀏覽:522
韓國女中短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789
惠普word怎麼保存圖片 瀏覽:153
女生鎖骨圖片真人版 瀏覽:441
女孩紙的快樂好簡單圖片 瀏覽:698
wps中word一鍵排版所有圖片 瀏覽:179
動漫人物背影圖片女生 瀏覽:991
動漫女生高潮圖片 瀏覽:138
貴煙多彩價格表和圖片 瀏覽:113
2021年最流行的男生圖片 瀏覽:346
我姓鄧的文字圖片最新 瀏覽:863
老北京網鞋價格及圖片 瀏覽:213
動漫戰友圖片 瀏覽:892
兒童連心發型圖片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