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盧姓怎麼介紹自己姓
我姓盧,盧溝橋的盧。
盧姓來源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岳,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西周時,有炎帝的後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名尚。
春秋初期,齊太公之後,即齊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孫傒任齊國正卿,因迎立齊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賜以祖名為氏,因此名為高傒,並將高傒封在了盧,其後裔有以盧為氏。
2、出自復姓改單姓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以「盧蒲」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到後來,紛紛改了單字的盧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復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復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北宋初,後周忠臣盧琰,為保柴榮血脈,將其子柴熙誨收在膝下,取名為盧璇。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盧姓約有26萬人,約占宋朝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浙江,三省盧姓約占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河北、福建、安徽、廣西、江蘇,五省盧姓也約占總人口的44%。山東為盧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總人口的22%。盧姓形成魯豫冀、浙閩兩大塊人口聚集區。
⑵ 我姓盧。一個姓氏一句情話的圖片是什麼。比如姓李
⑶ 求帶盧字的圖片
就這么個意思?
⑷ 姓氏圖片文字我姓盧
因為你沒寫清楚需要甲骨文、金文、還是篆字什麼的,我就自己決定給你發了一個盧字的圖片
⑸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盧
百家姓里有姓盧的,盧姓來源(1)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文公之子名高,高有孫名傒[xi]為齊國正卿,謚曰敬仲,食采於盧邑,(宋代)濟北盧縣(今長清縣),其後人以「盧」為氏,田氏代齊,盧氏族人散居燕秦各地。秦博士盧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為范陽涿人。裔孫盧植為漢北中朗將,生毓,為魏司空、容城侯。生三子欽、簡、班。欣為晉尚書僕射,班為晉侍中尚書燕穆子,三子浮、皓、志。志為晉中書監衛尉卿、三子為諶[chen]、謐、詵[shen]。詵為晉侍中中書監。五子勖、凝、融、偃、徵。偃仕慕容氏,為營丘太守。其子邈[miao]范陽太守。邈子玄,魏中書侍郎、固安宣侯。其子世青州刺史、固安惠侯。其後盧氏分居各地,多有官守。元、明、清以後,盧氏族人徙居東南亞各國。盧氏開姓祖高奚死葬齊都近郊,臨淄敬仲鎮白兔丘村東南即其故冢。1970年,於冢墓附近發現有銘文的「高子戈」及石磬[qing]數枚。海內外盧氏的共祖之墓在臨淄,高奚號白兔,謚號敬仲,故敬仲鎮、白兔丘村之名由來已久。(2)以國為氏。《風俗通義》載,古廬子國,後有廬氏,亦作盧。(3)南北朝時鮮卑族復姓所改。
盧姓在宋編《百家姓》排名第167位,當代盧姓的人口已近440萬,為全國第五十五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盧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為當代中國第42姓。
⑹ 有木有姓氏帶盧的圖片要做頭像用。
⑺ 「盧」姓的來歷
盧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
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台灣地區為第39位。
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占漢族人口的0.47%,以廣東、河北、廣西三地居多,三省區盧姓約佔中國漢族盧姓人員的48%。
盧照齡
(7)盧姓氏圖片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盧姓的人口分布
當代,盧姓人口約有650萬,約佔中國漢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
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二省區,兩省區約占總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肅,六省盧姓約占總人口29%。
盧姓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在桂粵海、貴湘大部、贛閩台南部、雲南東部、浙江東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盧姓在當地人口比例多為0.48%以上,上述地區居住了大約56%的盧姓人群。
在北起青海湖以東、南到雲南橫斷山脈以東的其他地區,盧姓在當地人口比例多為0.24%一0.56%之間,上述地區居住了大約40%的盧姓人群。中國大陸形成了以兩廣為中心向四周散發的盧姓聚集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盧姓
⑻ 帶盧姓氏的文字圖片精選
帶盧姓氏文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