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虎的(虎)姓氏
虎姓現在是一個稀少姓氏,但在歷史上也出過一些名人,成為虎氏家族的驕傲。
《風俗通》就記載:有「合浦太守虎旗」,可見漢代有一個名叫「虎旗」的太守。元代以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名人,亦為虎姓一族。
虎姓源於姬姓,出自遠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演義》、《左傳》等記載,「八元」,即遠古傳說中八個具有才德之士,其中之一為伯虎。
虎姓歷史名人
1、虎坤元
字子厚,清代四川成都人。父嵩林,咸豐初,以湖南遊擊調廣西剿匪,從向榮戰紫荊山,攻永安,解桂林、長沙圍,並有功。從至江南,累擢湖北宜昌鎮總兵。偕巡撫吉爾杭阿克上海,遂從攻鎮江,屢破賊於寶蓋山、倉頭、下蜀街、高資。在江南軍中稱宿將。
2、虎大威
陝西榆林人,當過山西總兵官,崇禎年間,他在對後金作戰中立有戰功。虎大威後來在河南對農民軍作戰中,中炮陣亡。
3、虎嵩林
虎嵩林和虎坤元是父子,在對太平軍作戰中,都立有赫赫戰功。虎嵩林當了總兵,曾經駐軍於鎮江高資,參加攻克溧水、句容、鎮江等戰役,在清軍中是公認的悍將。虎坤元則死於戰場,其事跡還被寫入了《清史稿》。
4、虎勇
本衛中所正千戶朵兒只藏卜六代孫,功升指揮同知振之子,襲指揮同知職。 萬曆十一年,以功升西固營守備。歷升甘州都司,陝西行部司,三十五年掌本衛印.
5、虎符
勇之子,襲指揮同知職,以功任文縣守備。萬曆四十一年掌本衛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虎姓
❷ 虎的象形字
虎的象形字具體如下圖所示:
虎釋義:
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裡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
3、露出兇相:虎起臉。
4、姓。
5、同「唬」。
(2)姓虎的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組詞:
1、壁虎:[bì hǔ]
爬行動物,身體扁平,四肢短,趾端擴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也叫蠍虎。舊稱守宮。
2、虎牙:[hǔ yá]
突出的尖牙。
3、虎符:[hǔ fú]
中國古代帝王調兵用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為兩半,兩半都鑄有相同的銘文,右半存於朝廷,左半交給帶兵將帥。調發軍隊時須持符驗合,作為憑證。
4、虎將:[hǔ jiàng]
勇猛善戰的將領。
5、虎威:[hǔ wēi]
指武將的威風,也指威武的氣概。
❸ 虎字金文圖片
西周《散氏盤》上的「虎」
❹ 我想要一個帶虎字的圖片 霸氣點~QQ頭像用 謝謝了!
❺ 帶有虎字的老虎圖片
帶有虎字的老虎圖片
❻ 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怎麼寫
如下圖:
相關組詞:
1、唬虎[hǔ hǔ]
嚇唬。
2、虎夫[hǔ fū]
猛士。
3、虎螭[hǔ chī]
虎與龍。比喻勇猛威武。
4、履虎[lǚ hǔ]
履虎尾。
5、虎圈[hǔ quān]
養虎之所。
❼ (虎)的草書寫法
虎字的草書寫法如下圖:
相關組詞:
1、壁虎[bì hǔ]
爬行動物,身體扁平,四肢短,趾端擴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也叫蠍虎。舊稱守宮。
2、蠍虎[xiē hǔ]
壁虎。
3、虎氣[hǔ qì]
形容有氣勢。
4、虎符[hǔ fú]
中國古代帝王調兵用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為兩半,兩半都鑄有相同的銘文,右半存於朝廷,左半交給帶兵將帥。調發軍隊時須持符驗合,作為憑證。戰國到隋代盛行,唐代改用魚符。
5、虎步[hǔ bù]
矯健威武的腳步。
❽ 虎字的草書怎麼寫
「虎」字草書寫法:
1、第一種:書家——王羲之,作品——長風帖。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
行書的特點: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游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
❾ 找一張「虎」字的草書高清圖片
http://www.mingpian8.com/sucai/hu-8-1.gif❿ 發個好看一點的"虎"字的圖片
毛筆書法:虎 獲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泰國展金獎
http://www.gs168.net/files/hywz/hhw/sylj.htm
http://www.gs168.net/files/hywz/hhw/hhw/012.jpg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4424550&tn=imagedetail&word=書法%20虎&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