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後羿資料
後羿本稱「司羿」,是「群司」(司空、司徒等)之一。「司」本義指知識和技能在家族中世代傳承。「羿」是「射師」之義。「司羿」是「世襲的射師」。在帝嚳時代,當時一位射師被任命為羽林軍教頭。此後這一顯赫職務就在該家族內部世代傳承。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為羽林軍教頭的司羿發動宮廷政變(此即「射日」),攝取夏政,史稱「後羿」(「後」由「司」字改造而來,意思是「世襲的帝王」)。後被家臣寒浞所殺。寒浞要繼承後羿的權位,按當時習俗,應該烝娶羿妻嫦娥。嫦娥奔月,入住「廣寒宮」,這就是「寒舍」,即「寒浞之舍」。
古時代的大羿
善於射箭,曾助堯帝射九日。傳說十日齊出,禍害蒼生;天帝(帝俊或帝嚳或帝夋)就派擅長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災禍。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給大地帶來復甦的生機,人們尊稱為「大羿」。
夏朝時代的後羿
後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有窮氏是一個擅長射術的部落,後羿也是一個射術高超的英雄。
部分學者認為傳說中的後羿是抽取了後羿、大羿的特徵而融合成的神話人物。
上古時代射日的後羿
在伊放勛(堯)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伊放勛請來了後羿,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相傳後來後羿從黃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難的宓妃,並懲罰了河伯,然後兩人在洛陽居住了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為表彰他們懲治河伯有功,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後羿射日(10張)傳說中後羿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
夏朝時代的後羿
有窮氏,夏王朝第六任帝,在位八年,民間傳說中是嫦娥的丈夫,他和殺他的寒浞為歷史上少見的幾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權者(寒浞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
當時夏王「姒啟」的兒子「姒太康」耽於游樂田獵,不理政事,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後羿趁夏王朝統治力量衰弱的時機發難,驅逐了太康。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姒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後羿又驅逐了相,自己當了國王,這就是史書上稱作「太康失國」和「後羿代夏」的故事。但後羿只顧四處打獵,將政事交於寒浞打理,後被寒浞所殺。
夏啟當上國王以後,有一個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啟和有扈氏的部落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啟把有扈氏滅了,把俘虜來的人罰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樣子,沒有人再反抗了。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後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後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後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後羿在仲康在位期間,廣羅黨羽。姒仲康死後立姒仲康的之子姒相為帝,兩年後的公元前2145年,時機成熟,罷黜姒相並將姒相放逐到斟灌(山東曹縣),奪了夏朝的王位,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齣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瞞著後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後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殺了後羿,奪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爭奪,一定要殺死被後羿攆走的相。
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
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
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朝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王位奪了回來。
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
少康滅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間的斗爭還沒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們的弓箭很厲害。後來少康的兒子帝杼(音zhù)即位,發明了一種可以避箭的護身衣,叫做「甲」,戰勝了夷族,夏的勢力又向東發展了。
後羿與嫦娥
後羿得到了夏王朝的寶座,是個傳奇的人物,不過他的妻子更傳奇,民間傳說中大名鼎鼎的嫦娥。未稱帝時的後羿,曾得到西王母賜給的一包長生不老葯,但西王母告誡後羿,不可現在食用,須等到後羿榮登大寶後才可。而嫦娥知道後,在後羿登寶的當天,偷吃了葯,後怕後羿追究,加上對人世不再留戀,於是一陣輕煙,飛到了月球上。但換來的是長達幾千年的孤寂。
李商隱曾有詩哀之: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關於嫦娥
很多人都誤認為射日的後羿才是嫦娥的丈夫,其實這是個極大的錯誤。嫦娥的丈夫的確叫後羿,但這個後羿是上面講到的那個夏代第六任君王,和這個射日的後羿一點關系都沒有。
至於為何民間有一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誤會,可能有這樣幾點:1,射日和篡權在百姓看來前者更英武,一般人只知道或者只記得前者,而兩人都是歷史神話中做過響當當事跡的人物,一般人就隨之把兩人做過的事跡混同為一人之事;2.歷來儒家極度避諱夏朝的後羿篡權的事實,更不能容忍一朝多姓的歷史存在,但後羿在位八年、寒浞更是當政六十年,這是不可迴避也無法迴避的事實,所以古代儒學者苦心積慮地在字面上做文章,要麼乾脆不提夏有後羿這個人,要麼用各種方法不承認夏朝曾有兩位異姓的當政者,使得從字面流傳出來的一次次加工過的民間故事漸漸地給人一種誤區,甚至是淡忘了夏朝那個當了帝王的、嫦娥真正的原配,而一部分人誤以為史上只有一個射日的後羿。而兩個後羿的年代相差數百年,那些儒者改得了史實改不了年代,所以索性連嫦娥的身世也改了。我想,這正是像許多像嫦娥這樣的歷史、神話人物身世復雜多樣的緣故之一吧。
編輯本段
夏朝後羿之死
關於夏朝後羿之死,戰國時思想家孟子(約公元前372椩記?89年)所著《孟子》和西漢初年劉安(前179椙?22)編成的《淮南子》都說他是被恩將仇報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記載各不一樣,有的說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說是用暗箭射死的。總之這位蓋世的英雄死在陰謀家的手裡。
有的傳說里還說,後羿死後陰魂不散,變成了打鬼的鍾馗神。這一說法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年)根據《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考證出來的。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無限懷念。還有一傳說是說後羿死於桃棒,所以後世驅鬼均用桃木長枝,稱法尺。
編輯本段
嫦娥奔月之事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
黃覺版後羿(7張),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宮里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椩記478)《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㈡ 類似這種,劇照,然後,配著有文字的太陽的後羿圖片動漫也行
㈢ 後羿是什麼時代的人~~~~~~~
後羿
後羿, 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游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後羿只顧四齣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後羿」是「嫦娥」的丈夫。後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後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夏啟當上國王以後,有一個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啟和有扈氏的部落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啟把有扈氏滅了,把俘虜來的人罰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樣子,沒有人再反抗了。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後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後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後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後羿是一個著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發百中的。有一個神話,說古時候天空里本來有十個太陽,地面上熱得像烤焦似的,給莊稼帶來嚴重的災害。大家請後羿想法子,後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幾下,把天空里的九個太陽射了下來,只留下一個太陽。這樣,地面上氣候適宜,不再鬧乾旱了。又說,古時候大河裡有許多怪獸,經常興風作浪,造成水災,把禾苗淹沒,人畜淹死,也是後羿用箭把這些怪獸都射死了,人們的生活才恢復了正常。這些神話說明後羿的箭術很高明,是大家公認的。
後羿開始還只是做個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乾脆把仲康的兒子相攆(音niǎn)走,奪了夏朝的王位。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齣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瞞著後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後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殺了後羿,奪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爭奪,一定要殺死被後羿攆走的相。
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
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
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朝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王位奪了回來。
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
少康滅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間的斗爭還沒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們的弓箭很厲害。後來少康的兒子帝杼(音shù)即位,發明了一種可以避箭的護身衣,叫做「甲」,戰勝了夷族,夏的勢力又向東發展了。
來源:《中華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㈣ 後羿的大篆體怎麼寫
1.【後羿】字金文大篆體寫法。
2.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㈤ 後羿射日故事有誰知道,最好能按照圖來配文字
後羿射日是這樣的:後羿是人類,他老婆不是嫦娥(當時說是不知道叫什麼,古時候女性沒有姓名很正常),太陽呢,有兩個,他就吃了鹿啊虎啊,得到了它們的力氣。然後拿他老婆的被子射到了一個太陽,那個太陽的光就弱了,就是月亮,因為被子上去了,他老婆也飛上去了,之後她老婆頭發變得長長的,長到了地上,後羿拉著頭發就上到月亮去了。從此,後羿和他老婆在月亮上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傳說)
㈥ 後羿射日故事能否給配文字
後羿射日
世界年輕時,天空曾一齊出現十個太陽。他們的母親是東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後,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為每個太陽的中心是只鳥。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每夜一換。
當黎明預示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穿越天空,給大地萬物帶去光明和熱量。
那時候,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動物像鄰居和朋友那樣生活在一起。動物將它們的後代放在窩里,不必擔心人會傷害它們。農民把穀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擔心動物會把它們劫走。人們按時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滿。人和動物彼此以誠相見,互相尊重對方。那時候,人們感恩於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
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想到要是他們一起周遊天空,肯定很有趣。於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的人們和萬物就遭殃了。十個太陽像十個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著火啦,燒成了灰燼,燒死了許多動物。那些在大火中沒有燒死的動物流竄於人群之中,發瘋似地尋找食物。
河流乾枯了,大海也乾涸了。所有的魚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許多人和動物渴死了。農作物和果園枯萎了,供給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斷絕了。一些人出門覓食,被太陽的高溫活活燒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獸的食物。人們在火海里掙扎著生存。
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叫做後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百中。他看到人們生活在苦難中,便決心幫助人們脫離苦海,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
於是,後羿爬過了九十九座高山,邁過了九十九條大河,穿過了九十九個峽谷,來到了東海邊。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後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陽被射落了。後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後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就這樣,後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無法生存下去,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大地越來越暗,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太陽的光。
可是,這個剩下的太陽害怕極了,在天上搖搖晃晃,慌慌張張,很快就躲進大海里去了。
天上沒有了太陽,立刻變成了一片黑暗。萬物得不到陽光的哺育,毒蛇猛獸到處橫行,人們無法生活下去了。他們便請求天帝,喚第十個太陽出來,讓人類萬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東邊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繽紛的朝霞,接著一輪金燦燦的太陽露出海面來了!
人們看到了太陽的光輝,高興得手舞足蹈,,齊聲歡呼。
從此,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掛在天上,溫暖著人間,禾苗得生長,萬物得生存。
後羿因為射殺太陽,拯救了萬物,功勞蓋世,被天帝賜封為天將。後與仙女嫦娥結為夫妻,生活得美滿幸福。
㈦ 後羿射殺的六大怪都是什麼(要有圖和文字)
解除了十日並出的災難,羿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去捕獵肆虐人間的怪獸。中原地 區,以窒窳、封稀為害最烈。窒窳本是黃帝轄下的一國諸侯,不幸被貳負和危暗殺 了。黃帝憐憫他無辜喪命,請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六大神醫上昆 侖山會診,研製出不死神葯使他死而復生。窒窳的命是撿回來了,卻完全迷失了本 性,剛一醒來,就連滾帶爬地竄下山,一頭扎進弱水,變成了一條龍首虎爪、號聲 如嬰兒啼哭的吃人怪獸。羿深入窒窳巢穴,僅一箭,就令它死了第二回,這一回是 死有餘辜。 在中原的桑林還有一頭獠牙如戟、力勝百牛、鐵骨銅皮的大野豬封稀;封稀橫 沖直撞,拱毀莊稼、村落,所經之地頓成廢墟。羿左右施射,刺瞎野豬雙睛,將它 生擒活捉。 誅殺窒窳、捕獲封稀之後,羿轉戰南方,在壽華之野追及鑿齒。鑿齒人身獸臉,它 的殺人利器是突出嘴外的兩根五六尺長、形似鑿子的牙齒,為了應付弓箭,它特地 帶上一面巨大而堅固的盾牌,它至死也沒弄清楚,羿的神箭是如何穿透盾牌,扎進 它心窩的。 修蛇盤據洞庭湖,掀波作浪,覆舟無數,吃人無數。它風聞神射手羿已至南方, 便潛伏湖底,銷聲匿跡。萬頃波濤掩蓋妖蹤,羿的神奇射技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他毅然舍弓持劍,躍入深不可測的大湖,歷千險萬難,終於在滔天白浪中劍斷長蛇; 洞庭湖水,竟給蛇血染紅了一半。 北方,九頭怪九嬰仍在凶水一帶噴火吐水,淹鄉焚城;東方,巨型鳥大風仍在 青丘之澤掀起狂風,毀屋拔樹。羿東征青丘澤,用青絲繩系於箭尾,一箭射中閃電 式飛掠的大風。那大風力大善飛,尚欲帶傷逃生,無奈箭上系繩,只能像一隻風箏 一樣被羿收回。 九頭怪九嬰自恃有九顆腦袋、九條命,絲毫不懼北伐的羿,它九口齊張,噴吐出一 道道毒焰、一股股濁流,交織成一張凶險的水火網,企圖將羿困住。羿知道九嬰有 九條命,射中一個頭,它非但不會死,而且能很快痊癒,故再使連環箭法,九支箭 幾乎同一時刻插到了九嬰的九顆頭上,九嬰的九條性命一條也沒留下。
----------------------------------------------------------------------------
希望採納O(∩_∩)O謝謝
㈧ 大神能不能把後羿兩個字加入特殊符號
ღ後羿᭄ꦿ࿐
༄ℳ後羿ꦿོ࿐
後羿ꦿ໊ོﻬ
এ᭄後羿ོꦿృ༊
ৡ後羿้้ꦿ᭄࿐
ღ᭄後羿ꦿ࿐
後羿ོ꧔ꦿ
後羿໌້ᮨ
符號字體修改完畢;
滿意請及時採納。
㈨ 歷史上真正的後羿是誰
歷史上真正的後羿,指的是夏朝時期的有窮國的國主。他的名字叫羿,因為在夏朝,一般稱最高領袖為“後”,所以他就被大家稱之為後羿。他應該是歷史上有名有姓被記載的叫後羿的人,不過,他卻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射日的後羿。那個後羿的話其實是有另外的原型的,雖然說不是同一個人,但是他們倆是有共同點的,都是非常擅長騎射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後羿射日這個故事是耳熟能詳的。其實這個後羿的原型是堯舜禹時期的大羿,他是堯的射師,十分擅長騎射。當然了,這個故事的原型也是大家推算出來的,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的文字記載後羿射日這一說法。
㈩ 後羿的人物生平
「司」是「父子相繼從事某職業」的意思。「司羿」就是「世襲的射師」。從夏啟開始,夏代君主採用由「司」(si)字反寫而造成的新字「後」(hou?應讀「司」音)字作為自己的官方正式頭銜,一直沿用到公元前1640年(夏桀末年)。故「後」是夏代最尊貴的稱號,且由於「司羿」確實掌握過夏初的王權,所以後世尊稱「司羿」為「後羿」。「後羿」本業為射師,其職業和技能世代父子相傳。在帝嚳時代,當時的「司羿」被任命為王宮侍衛負責人,稱作「司衡」,此後這一顯赫職務就在該家族內世代傳承。在太康不理朝政的時候,其時的「司羿」以王宮侍衛負責人的身份發動宮廷政變,將太康五兄弟逐出皇宮,自己攝政。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久而久之,「司羿」就變成了「後羿」。
太康失國後不久死去,族人立其弟仲康,流落於洛水附近,仲康死,子相立,後相在羿的追殺下,逃往商丘(今河南商丘)依同姓之諸侯於斟尋氏以及斟灌氏。 這時斟尋氏已從伊洛平原遷往豫東。寒浞為防止夏後相勢力復興,命澆率師「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後相」。然後封澆於過(今山東掖縣北,或疑在今河南太康縣東南),封豷於弋(在宋、鄭間,約當今豫中偏東部)以控制東方。當寒浞攻殺後相之時,其妻後緡東逃至魯西南母家有仍氏(有任氏,今任城)之地,生下遺腹子少康。
夏代後羿,有窮氏,是有窮國國君,篡奪夏國後位,共在位八年。
當時夏後啟的兒子太康耽於游樂田獵,不理政事,東夷族有窮氏首領羿趁夏國統治力量衰弱的時機發難,驅逐了太康。太康死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後,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後羿又驅逐了相,自己當了國君,這在史書上稱作太康失國、後羿代夏。但後羿只顧四處打獵,將政事交於寒浞打理,後被寒浞所殺。
夏啟當上國君以後,有一個部落有扈(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啟和有扈氏部落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啟把有扈氏滅了,把俘虜來的人罰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樣子,沒有人再反抗。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羿(yì),野心勃勃,想奪取夏後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後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後羿還不敢自立為後,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後,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羿在仲康在位期間,廣羅黨羽。仲康死後立仲康的之子相為帝,兩年後的公元前2145年,時機成熟,罷黜相並將相放逐到斟灌(山東曹縣),奪了夏國的後位,為夏國第六任君主。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齣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zhuó)。寒浞瞞著後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後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後羿殺了。
寒浞殺了後羿,奪了後位,怕夏國人再跟他爭奪,一定要殺死被後羿攆走的相。
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
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
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國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後位奪了回來。
夏國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
少康滅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國之間的斗爭還沒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們的弓箭很厲害。後來少康的兒子帝杼(zhù)即位,發明了一種可以避箭的護身衣,叫做「甲」,戰勝了夷族,夏的勢力又向東發展了。
禹死後,其子啟用非常手段,殺害了伯益,自此,家天下取代禪讓制。後啟死後,太康即位,荒淫無道,政事不修,統治階層內部矛盾重重,外部諸夷皆叛。
東夷族有窮部落首領羿借太康出外狩獵之際,謀奪了夏國政權。太康被羿流放,病死於陽夏。
仲康即位後,後羿掌控朝政,仲康形同傀儡,仲康在位三十年,憂憤而死,由子後相繼位。後羿將相趕走,自己做了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後羿代夏」事件。
後羿執政晚年,信任徒弟寒浞,然禍起蕭牆,不得善終。
寒浞與後羿妃純狐合謀,在三年時間內,陸續害死了後羿的親信大臣武羅、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後羿十九年, 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成了寒浞的死黨。寒浞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打算找機會殺死他。不久,他與純狐通姦時,被酒醉後的後羿捉姦在床。後羿盛怒之下欲殺死寒浞,反被寒浞把他殺死在寢宮的床上。寒浞隨即升殿宣布了後羿的罪狀,然後自立為後,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以庚辰年為寒浞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