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秋手抄報的圖片和內容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來源的故事有以下幾則:
(一)嫦娥奔月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後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後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葯,准備擇日吞葯,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於後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葯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後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並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於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就紛紛奮起把韃子殺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節的習俗有以下幾種: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徵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前人有關月亮的詩詞:
1.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獨酌唐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時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貳』 中秋節圖片,要背景,不要人物,不要文字 中秋節的習俗和由來
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不知道那就快點來,我講述給你聽。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此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領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又因此夜皓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記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技術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時,中秋節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約八百二十七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急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纏魂園,故曰中秋。」
『叄』 像這樣的字體用ps是怎麼做的啊下載的字體,還是自己做的,
當然是自己做的了,找好素材後,用PS做,做的效果好壞就要看你的技術和審美觀了
『肆』 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有圖片和文字)40字急急急
中秋節的手抄報(有圖片和文字)
『伍』 雙節吃大餐怎麼配文字。加上祝福語
雙節祝福:
1.國慶之夜風清月明,你雖然寂寞,讓我們共祝願國圓家圓,家和萬事興!
2.國慶中秋節要到,我得到准確情報:好運登上飛機,平安買好車票,健康乘上快馬,快樂撒腿飛跑,它們相約國慶中秋與你團圓,共築幸福城堡。
3.國慶中秋兩佳節,雙份祝福來送上,願國慶家慶與您同慶,佳節佳時與您共享。
4.國慶中秋雙雙慶,在這個特別、美好、難忘的日子裡,讓我們全部的華夏子孫共祝願祖國盛!
5.國慶中秋相聚,從心靈的深處切下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國慶中秋快樂!
6.國是每個家的港灣,家是每個人的歸屬。
7.賀國慶,祖國騰飛;慶中秋,闔家團圓。
8.花好月圓的時候,是祝福的時候。願你事業圓滿,盆滿缽滿;愛情圓滿,情滿意滿;家庭圓滿,福滿壽滿;生活燦爛,幸福美滿。雙節快樂!
9.歡歡喜喜到中秋,健健康康迎國慶,快快樂樂慶佳節,平平安安大團圓,順順利利幹事業,和和睦睦日子甜,忙忙碌碌祝福你,開開心心每一天。
10.歡聚國慶,情滿中秋;月滿華誕,情系祖國。
11.今天,家和月亮都撞了個滿懷。
12.金風爽,雲飄揚,月餅香,品瓊漿,月色賞,秋月朗,杯盞撞,情滿腔,佳節旺,團圓暢,祝福淌,幸福揚。雙節快樂。
『陸』 花好月圓情滿中秋月餅的由來
● 中秋月餅起源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柒』 如何高逼格的祝福朋友中秋快樂
1、在這個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的日子裡,衷心的祝願你:好事成雙月滿 人滿 盆滿 缽滿
2、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伴國慶,雙重祝福送給您。祝您月來越健康,月來越幸福,月來越快樂。明月皎皎,喜悅無限,樂樂樂不停!
3、雲淡風也輕,秋滿天,中秋國慶一相逢,祝福心願鋪滿天。祝願幸福安康!
4、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為你畫一個開心的同心圓,願你笑口常開,歡樂無窮;幸福為你畫一個美好的大圓圈,願你日子紅火,生活美滿;朋友則為你送上一個吉祥的圓月餅,願你身體康健,福壽無邊!好運連連,愜意無限!中秋節祝福簡訊
5、采一輪荷上明月供你觀賞,織一件秋日的清涼為你披上,斟一杯月宮的瓊漿醉你心上,做一份中秋的祝福圓你夢想,中秋佳節祝您全家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6、流星劃過天際,我錯過了許願,江河奔騰入海,我錯過了祝福;又到中秋,不能錯過給你的問候,祝中秋節快樂,永遠幸福!
『捌』 情滿中秋節作文500字有主要寫情字。
風兒吹翻了顏料桶,於是楓林盡染,紅彤彤的一片,煞為壯觀。顏料桶一路翻滾,蘋果被染紅了臉,香蕉連忙搶去黃色,手忙腳亂的塗上,然後咧看嘴笑著。樹葉們正嬉戲打鬧著,卻不想顏料桶滾過來了,一下子把它們都染成了橘黃色,不由得窘迫起來。那邊的稻子們都笑彎了腰,還沒說話,顏料桶就滾到他們身上,染成了金燦燦的一片,大家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在這笑聲中,我們迎來了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對於我來說,中秋節最好吃的莫過於這里特有的菜包了。早在幾天前,家人們都准備好了。這一天,我們吃過晚飯後,我就拿著我最愛吃的菜包到陽台賞月去咯。「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好不容易一起過這個中秋節,一起賞月吧!」我在陽台上對他們建議道。其實,以前我的爸爸是做饅頭生意的,店不在這里,所以常年在外,每次放假了就到那個店去看他。不過去年,他就沒有做了,就回來打工。這一天,我等待好久,也不容易。「要得,多拿些菜包和月餅。」爸爸高興地應道。於是,我們就在陽台上坐下賞月了。
這時,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大地籠罩著一片朦朧的月色。一輪圓月鄭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如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陽台上,也灑在我們的臉上,看著這景色,似喝過酒,陶醉在其中。
於是,我咬了一大口菜包,那味道纏繞在舌尖,彷彿去嫦娥宮遊了一圈似的,美味極了,也愜意極了。我對媽媽說:「媽媽,這個菜包好好吃嘞!」「好吃就多吃點。」媽媽對我寵溺地說道。「嘻嘻!」我朝她笑道,心頭似百般滋味交雜著。
也不知是不是蟬,這個夜晚就他們唱得最起勁。或許他們也團聚了,正在開派對;或許他們驚嘆於今晚的明月,在那裡喝彩;或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遠方的朋友啊,雖然我們之間的距離相隔十萬八千里,但是我們的心隔得很近,我們同賞一輪明月。我知道此時你一定在為我祝福,我們就似一對雙胞胎姐妹,有著外人沒有的心電感應。還記得我們一起玩過的時光嗎?那時候,我們一起打鬧、嬉戲、爬山、玩耍,有過隔閡……那些天,似乎離我們很近,一不小心就觸碰到了;似乎離我們很遠,再也回不去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
最後,希望這輪圓月,能把我的祝福送給千里之外的你,祝你和你的家人佳節快樂,永遠幸福美滿;也希望我們一家三口和睦平安,永遠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