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含義是什麼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即多為民族圖騰,含義與這些民族圖騰的內涵有關。
1、自然紋樣
其中花草紋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葯等,動物紋有蝴蝶、蝙蝠、鹿、馬、羊、牛、駱駝、獅子、老虎、大象等,另外還有山、水、火、雲之類的圖案。
2、吉祥紋樣
如福、祿、壽、喜、盤長、八結、龍、鳳、法螺、佛手、寶蓮等。圖案內容豐富、色彩艷麗、對比強烈。蒙古族圖案與紋樣同其他民族的紋樣關系密切,但在運用紋樣時卻顯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歡組合運用圖案紋樣,如將盤長紋延伸再加入卷草的雲頭紋,纏繞不斷,變化豐富多彩。技法多以幾何形卷草紋為主,利用曲直線的變化,表現不同的感情,將直曲線條的不同形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畫面布局。
(1)元青花用蒙古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常用紋樣
1、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2、狼圖騰
蒙古民族的狼圖騰最早只是古代乞顏部落孛兒只斤氏的圖騰,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記載。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狼圖騰被人們當成了整個蒙古民族的圖騰。
3、鹿圖騰
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4、鷹圖騰
蒙古薩滿傳統認為,海東青是天的神鳥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間和部落頭領成婚,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把她培養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師)。而布里亞特的薩滿神話傳說中,男薩滿的最早化身也與鷹有血緣關系。
5、熊圖騰
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稱熊為祖先、神聖的,稱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長者、老人。
捕捉熊以後,分吃熊頭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圖騰聖餐」習俗的遺留。在原始人看來,用圖騰的血和肉作為聖餐,更能鞏固他們與圖騰的親密關系,重新獲得圖騰的靈威。
6、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㈡ 元青花與蒙古族有何聯系
元青花,顧名思義,元朝的時候研究出倆的,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
㈢ 元青花為何被世人敬仰
元青花成熟的瓷器,主要是出現在元代時期的江西景德鎮。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銹斑痕。目前我們所發現的器物上,在景德鎮同樣出現過國產青花料燒制過。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銹斑痕。在目前我們發現的器物上,也有把兩種釉同時使用在一個器型上燒制的也出現過,青花器型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日用型、供用器、陪葬器等類,青花高足杯、帶底座器物、陪葬器最具時代特色。我們發現的玉壺春除外,它的底足就在盪釉外面的,而其它器物,底部是多砂底而沒有釉,但是可以看見火石紅等特徵。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元青花上的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紋、動物紋飾、植物紋飾、詩文紋飾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紋、蓮花紋、如意紋、蘭花紋、松竹梅紋、靈芝如意紋、花草葉紋、水果紋等;以詩文著稱的極為少見。
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雲朵紋、蕉葉紋等等。而其中蓮瓣紋的形狀似「大括弧」的感覺存在。如意雲紋中常繪畫以海八怪紋或折枝蓮花紋、纏枝花卉紋,繪三階雲紋;蕉葉紋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更多的古玩鑒賞及趣文行業知識及藏品如何轉讓,可以關注小編「東方尋寶節目」,小編為大家帶來跟多地分享
㈣ 元青花瓷器的特點,元青花怎麼出手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項偉大貢獻。「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這也充分說明了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名詞。而說到中國瓷器,不得不提的當數青花瓷。青花是中國彩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流傳之廣、評價之高、影響之大,恐怕是任何一種瓷器都難以相比的。它不僅在中國享有盛譽,在國外更是聲名顯赫。
青花陶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而在元代的青花陶瓷一同改掉了陶瓷原有的味道!以含蓄內斂豐富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簡明的快感,大氣時尚的藝術氣息,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到了頂峰,確定了後世青花陶瓷的繁榮於不衰。
元青花無疑是盛開在中華文化遺產寶庫中的一朵絢爛之花,它帶著那青翠欲滴的色彩,粗獷豪放的線條和繁密復雜的構圖,通過對傳統題材的充分演繹,穿過千年的歷史積淀,逐步轉化為中國文化的獨特符號,賦予了中華文明不朽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