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和原則是什麼
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教育需要推進素質教育,轉變傳統意識教育中的不足之處,以此推行新課程改革。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有利於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
『貳』 家長怎樣評價老師的師德師風
家長評價老師的師德師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地描述教師的行為,對於表現好的教師可以正面表揚老師的行為,對於表現不好的老師可以予以適當的批評,例如:
1、該老師把學生當成自已的孩子,將教育學生為己任,每一個學生情緒上的變化都會引起她的注意。她會熱心地和學生聊天,為學生疏解學習上的壓力和生活中的煩惱。她似乎從來都不懂得什麼叫厭煩和疲憊。工作認真刻苦,人品端正,自身修養較高,對待工作嚴謹,業務水平較高,與同事相處融洽。在工作中能增加創新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拓展新的教學思路,開創新的教學模式。
2、該同志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干一行,愛一行,愛生如子,團結同志,更愛本職工作,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是一名優秀的教師。自任現職以來,該同志擔任語文、數學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邊學邊教教學並進。該同志注重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和素質理論,面向個體學生,全面發展。
3、該同志是學校的骨幹教師,多年來以嚴謹治學治教的態度,潛心研究課標、教學教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擔任班主任期間,該同志能以情動心,以身導行。利用自身優勢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班級學風濃,班風正,在各項比賽中都取得好成績。該同志在任職期間,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4、該教師從不遲到或者早退,有時候生病了也能堅持上好課。在工作中能夠做到嚴於律己,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與同事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覺悟的同時,能夠加強教育教學專業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平日認真參加備課組教研活動,並和同事一起學習和探討專業知識以及教學的新觀念、新思想,並把這些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
5、該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作為良師,該老師不但懂得用最好的工作方法使學生牢記知識,也懂得用勤懇的工作態度感染每位學生。作為一名益友,她善於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也能開展小比賽小活動增添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她會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原來那枯燥無味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就像擁有一個大姐姐一樣,雖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對於他們卻像親人一般。
『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怎樣的師德師風
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3)師德師風背景圖片無文字擴展閱讀
幼兒園實習指導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
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
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肆』 有關師德論文的題目有那些
可以寫"無德無以為師"、「潤得桃李春滿園」、「德樹行風」等等。
寫作思路:可以將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教師對於學生的重要性闡述清楚,比如老師是學生的成長路上的源泉,是每一個學生的榜樣,榜樣若是歪了,那麼學生怎麼能直立。下面以"無德無以為師"為例。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謝的人,班主任李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回顧一下她對我們深深地愛!
李老師和藹可親,對我們每個同學都非常關心,是我們班同學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李老師工作非常負責,而且經常以身作則。記得前年運動會前,李老師懷孕快生寶寶了,挺著一個大肚子,依然堅持天天給我們上課,每天課間帶著我們踏步訓練。
炎炎烈日下,我們都累得沒有精神,想偷偷懶,但是只要回頭看一眼李老師,我們就會感到非常慚愧——李老師挺著個「大西瓜」,腰間系著擴音器,渾身大汗淋漓,嗓子都有點啞了,但是她依然神氣十足地堅持著。這一切,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我們決定一定要拿出百倍的精神來回報她。
終於等到運動會開幕式了,李老師的肚子已經很大很大,大得就像一隻大氣球快要脹破似的。但是她仍然堅持帶隊,帶領著我們全班同學,喊著響亮的口號,精神抖擻地走完整個入場式。那時的李老師就像一隻神氣的唐老鴨,而我們就像一群可愛聽話的小鴨子,在「鴨媽媽」的率領下,昂首闊步地走進運動場,迎來了全校師生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李老師就是這么一個以德服人的好老師,她那堅強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就像臘月的梅花,在寒風凜冽中傲然怒放。所以,我們全班同學都非常敬佩她,她是我們心中的好老師。
『伍』 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有何新的理解
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1、德高為師。
師德,直譯而言說的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各行各業中獲得成功的人士,他們所擁有的個人職業道德是非常高的水平,這也證明了不管從事任何工作,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職業道德,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教師的任務是育人,優秀教師的目標是培養祖國的下一代人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新的時期,教師的師德已經成為了社會公德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教師群體的道德觀念、道德准則和道德行為都影響著每一位受教育的學生。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中,師德在新的時期已有了新的內涵。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具有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從事教育事業的道路上要做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道德作為精神層面的修養,需要教師做到各項教學工作和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2、智高為師。
作為教師,必然會有讓學生擇其善者而從之的博學強識,為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必然是擁有真才實學的。教師肩負著讀書育人的重任,很多時候需要走在時代和學生發展的前沿,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種類與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
新時期師德的新內涵必然包括教師的個人文化素養的提升,作為學生們學習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教師們不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還要不斷加強個人文化素養,用自己的專業文化素養贏得學生們的信賴與愛戴,用知識來拓展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激發更多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而所謂的智高為師,個人認為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們應該往這兩個方面發展:一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二是創新能力的提高。新時期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與創新能力是新時期師德的新要求,創新是學以致用、開拓新未來的發展動力。
3、愛博為師
認為愛與責任是對教師崗位的最好詮釋,只有真正做到了愛與責任,才能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社會需要的不僅是條條框框的規章制度,要形成一個有秩序的社會,規則必不可少。
師德建設的精髓就是一種高尚的愛,這要求每個教師都必須用愛與關懷、用責任與奉獻來鞭策自己,做到公正、仁愛和富有責任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在感受到教師教學的熱情與魅力時,才能信賴自己的老師,這也要求教師必須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
師德師風建設的四個統一:
1、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教師的使命在於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書育人二者不可分割,統一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實踐過程之中。如何將教書與育人二者有機地結合統一,並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教師能否教好書育好人的關鍵,在於他的綜合素質,包括精深的學養積累、嚴謹的治學態度、務實的敬業精神,精通自己所從事專業領域的學科知識,博採相關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本領,厚積薄發,佔領學術高地,做面向學生的學術對話者,做學生學習的諄諄善導者。
2、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言傳身教、以身示範是作為一名教師教育學生的必備素質。曾有心理學研究發現,人與人進行交流時,只有30%的信息量通過語言來表達,而另外70%都是由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等第二語言系統來傳達的。
作為老師,自身需要恪守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並把這種態度滲透到自己的言行中,傳遞給自己的學生,把言傳與身教統一到「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偉大教育事業中。
3、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這里的「道」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認識萬事萬物要從「道」開始。
4、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學術自由是所有一流學校孜孜以求並賴以立足的最為寶貴的根基,是科學文化繁榮的必要前提。一定程度的學術自由客觀上能夠為學者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
學術活動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學術規范,社會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理論創新,學術自由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為學者們發揮思想庫作用創造了條件。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倡導學術自由,並不代表著可以放任自流。
學術自由需要學術規范的約束,學術成就需要學術規范去評定,缺少了學術規范,不僅會造成學術界一片混亂的景象,而且會影響到我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四個統一」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時代要求
『陸』 求幾篇小學生關於師德師風的朗誦稿
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
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
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
由此推斷,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史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二
學生接近教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師的學識、權力、外表等都會成為促使學生接近的因素。
但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願望,權力只能維系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才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
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三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准確的評價,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學術和行政的種種權力,以及對學生所能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之後,才能真正得到。
史學界有「蓋棺論定」之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師在位,特別是對那些地位高、權力大的教師,大家的評價常常言不由衷。因此,一個教師只有當他(或她)已不在人世,或者已失去對學生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其在學生心目中的真實情感才會真實地顯露出來,對其師德師風的評價才最可信。就這一點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師職業才可以用「蠟燭」來加以形容,道理就在於此。這也正是這個職業的崇高之處。
四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封建社會里老百姓稱當官的為「父母官」,是期待這些官能為民辦事,也是對好官的一種尊稱。其實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老百姓。封建社會把這個關系顛倒了。
當教師也有同樣的道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於爾,爾不可忘。爾有德於人,爾不可不忘也」。學生尊你為父,你自己千萬不要把這當成對學生有恩,在學生畢業之後,還念念不忘自己的「德」與「恩」。真正有師德的教師即使有恩於學生,也不會牢記不忘的。
在我看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告誡教師:一是即使只當了一天的教師,對學生也要負責任。既然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二是當學生有了成績或成了氣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學生的「光」。三是當學生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責任。做到了這三條,才是理解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真正的含義,也才算具有師德。
五
師德師風不像其他有些事情,可以「一俊遮百丑」。特別是在大學,越是有才能的教師,越是學術地位高的教師,越需要在這方面自勉。因為你有影響力,從正面說,人家都敬重你,從反面說,人家不敢得罪你。但你有才能,有成就,大家承認你,只是承認你的才能和成就。不能用才能和成就來代替你的道德,或者說,不能用才能上的「俊」去遮德行上的「丑」。學生看老師既看才,也看德.無才無德,學生厭惡你;有才無德,學生敬畏你;有德無才,學生同情你;德才兼備,學生才會真心擁戴你。
六
「文人相輕」恐怕是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現象。但與西方國家比中國可能更厲害。這可能與中國的文化傳統有關。中國的語言中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鑹子先爛」、「槍打出頭鳥」之類的警世之言,是教人如何避免東方式的嫉妒。而在西方語言中,很難找到這類語言,倒是有不少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類的至理名言,是教人如何努力奔向遠大的目標。這是文化上的差異。所以在中國,文人相輕心理比西方的更復雜和隱晦。
「相輕」就是互相看不起,只有自己的好。在一定條件下,這種心理也可以激發人們去努力,使自己比別人做得更好。但多數情況下會導致互相貶斥或互相拆台。作為教師,如果對此沒有警惕,上課時或與學生接觸時,不是澄清學術上的是非,而是對同行進行無根據的攻擊或誹謗,就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說到底,這也是師德師風問題。
七
「俠」、「義」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美德。英文中找不到與「義」字義相同的詞。關羽之所以被那麼多人尊崇,就是因為他最好地體現了這種美德。但很少有人把這種美德與教師聯系起來,好象這兩個字只與武將或武林之人有關,實在看不出跟教師有什麼搭界。其實不然。中國的教師離不開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少教師是很講「義氣」的。有位美籍華人教授,寫下這樣三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並把它掛在了自己的辦公室里:「仗義疏財,扶困濟貧,教學相長」。有趣是,作為大學教授,在座右銘中只有最後一句是與教師職業有直接關系,前兩句,都是武林中話語。但這位教授深受學生的愛戴,就是因為他對學生很講「義氣」。
實際上,遵守諾言、講求信用、樂於助人、「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等這些在古代就在平日里要求常人做到的,都是「義」字的題中之義。把這些放在教師身上,同樣是一種美德。那些不講義氣,在學生困難時不解囊相助,學生需要時不能設法滿足,學生遇到危險時不能挺身而出的教師,恐怕也談不上有師德.
八
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
眼下大學教師有一種浮躁的心態,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教師。浮躁實際上是一種對科學、對社會、對學生不負責的態度。這種心態表現在科學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現在教學上,必然不「實」,學生得不到真才實學,就會貽害社會,因而也談不上「善」。所以說,「躁」也是缺乏師德的表現。
在教師職業中,這種心態主要有十種具體表現:
1.頭重腳輕,滿足一知半解
2.華而不實,耽於誇誇其談
3.唯書唯上,缺乏獨立思考
4.嘩眾取寵,追求轟動效應
5.好大喜功,不願踏實積累
6.脫離實際,樂於坐而論道
7.沽名釣譽,個人主義膨脹
8.吹拍拉扯,市儈作風橫行
9.敷衍應付,整日得過且過
10、弄虛作假,熱衷歪門邪道
如果你是大學教師,不妨對照一下,看看是否也存在這種心態?
九
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個共性的要求就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在單位里、家庭中或是社會上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不能把這種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緒轉移到你服務的對象上。
你的錢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你的親人突然死去,或者你的職稱職務沒有順利提升,由此產生了氣憤、懊惱、悲傷和煩躁,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當醫生站在手術台旁,售貨員站在櫃台後,教師站在講台上,面對病人、顧客和學生時,你的角色就要轉移到醫生、售貨員和教師這里來,而不能停留在馬路、家庭、殯儀館和領導者那裡。在病人面前你就是醫生,在顧客面前你就是售貨員,在學生面前你就是教師。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我體會,這是師德和職業道德中比較高的要求,是一種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其師德二字之後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十
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占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一般說,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而特殊說,由於教育行業對後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
以上所談的師德師風十個方面,並不囊括所有問題,只是十幾年來教育實踐中對師德師風的體察和感悟。文中所批評的,不是針對他人,而是用來律己;文中所提倡的,也不是藉以教人,而是藉以自勉。
『柒』 高分!!師德師風 主題!圖片!文字~謝謝
「師德師風建設」個人剖析材料
http://www.shaohome.com/shaohome/xindetihui/20060927403.html
師德師風建設匯報材料
http://www.dssx.cn/xwg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1
師德師風論文
http://www.cncacl.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412
金嶺中學汪行軍同志師德師風典型材料
http://www.badong.cn/web/8/ReadNews.asp?NewsID=861
重視教職人員素質的提高工作
http://www.gjjyzk.com/wlzz/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5
『捌』 急,急急!!!幫忙找一個適合演講師德師風的背景音樂。柔和、舒緩的鋼琴曲時長為5分鍾多一點。
門德爾松的春之歌,2分鍾多一點,您可以重復一次(剪輯成連續播放的5分鍾音樂)。試一試看
『玖』 師德師風培訓講座ppt
PPT(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軟公司的演示文稿軟體。用戶可以在投影儀或者計算機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演示文稿列印出來,製作成膠片,以便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僅可以創建演示文稿,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召開面對面會議、遠程會議或在網上給觀眾展示演示文稿。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來的東西叫演示文稿,其格式後綴名為:ppt、pptx;或者也可以保存為:pdf、圖片格式等。2010及以上版本中可保存為視頻格式。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頁就叫幻燈片,每張幻燈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內容。
.如果Word文檔中的格式是結構化的且符合生成PPT的規范,那麼就可以直接生成規范的PPT。Word文檔中每個「標題一」就對應PPT中新幻燈片頁的標題。該「標題一」下的其它子標題和正文內容就對應該幻燈片頁下的標題和內容。
『拾』 師德演講的背景音樂
1、Tears眼淚 - The Daydream
《tears》是《初音ミクAppend》的原創曲,作詞是てぃあら。《tears》是《初音ミクAppend》的原創曲,作詞是てぃあら。
2、Carrying you(君をのせて) - 宮崎駿
《carrying you》是一首來源於宮崎峻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的日文歌曲。
歌曲來源於宮崎峻動畫電影《天空之城》(所以許多人誤認為該曲名為《天空之城》),中名《伴隨著你》,原名《君をのせて》。該樂曲由音樂久石讓創作,可以說沒有他的音樂,電影《天空之城》本身會因此而減少魅力,一般認為來說,電影音樂帶有蘇格蘭風格,其主題曲也是由民歌曲調改編而成,不過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這個消息是否可靠,可以確定的是主題曲倒是經常被許多電視節目採用,中央台就能聽到。
歌曲「君をのせて」,很多沒有看過宮崎駿電影的人也許都相當熟悉它,它由井上杏美小姐演唱,她寬廣而柔和的音域顯然很受觀眾和宮崎駿本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