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錫林郭勒文字圖片

錫林郭勒文字圖片

發布時間:2024-09-05 02:34:39

❶ 蒙古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個。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把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托在哈達上端出來,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游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遞鼻煙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煙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蒙古包內,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歲時風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要算過年,一般進入臘月十五,人們就著手作過年的准備工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全家人或親友聚在一起飲食娛樂送火神。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過大年最歡樂的幾天。大年三十夜幕降臨後,人們便聚集在最年長者家中,開始除夕「乃日」(宴會),全家人盡情享受「守歲」。除夕宴會上應備辦「三鍋」一鍋是奶茶鍋;二鍋是羊背鍋;三鍋是肉湯飯食鍋。宴會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開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裡留一兩位老年人或婦女,其餘人身著節日盛裝,手提銀壺奶茶,端著奶食品,來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將供品撒進點燃的火堆里,然後叩頭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接著是家庭內部拜年。晚輩向長輩問安叩拜,老人手捧哈達,壯年人用小幅綢子、青年人則用色澤鮮艷的長條綢子叩拜,長輩賜給子孫食物和錢。
家庭內部拜年結束後,人們首先到最年長者家中,進門時依年齡大小而先後進,拜完年後至少獻兩首頌詞,三支歌,對出色的歌手,戶主捧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誦祝詞,歌手待誦詞完後將哈達揣進懷里,接過奶食盤讓其他歌手品嘗。
生活風俗
(1)服飾:
靴子:蒙古靴子分馬靴和蒙古靴兩種,馬靴分棉靴和單馬靴。用牛皮製成黑色,個別有紫色,挺撥,秀氣,年青人多愛穿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翹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圖案,壓花紋,裡面有的襯皮,有的襯氈,靴身寬大,靴可套棉襪氈襪。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愛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領子較高,紐扣在右側。袍子的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子的顏色,因地因人因季而異。
腰帶:是穿蒙古袍子時所必備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綢緞,長有五米,顏色和袍子相協調。
首飾:平素牧區婦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紅、綠等顏色的長綢子把頭纏上,男子,夏季多戴鴨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樣是尖頂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婦女的首飾,逢年過節,喜慶宴會,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裝飾品種類很多,材料也因貧富不同。比較講究的,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
(2)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即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愛的食品。尤其願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常見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熱止渴,且富有營養;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即釀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馬奶(通稱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在那達幕大會上,總是痛飲其格,以慶賀畜牧生產的大豐收和吉祥如意。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在皇宴會上曾把其格、駝奶等飲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蒙古族人製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 」的意思。 古時稱作「穹廬」「氈包」。
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積雪,下雨時包頂不存水。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搬遷時折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可通煙通氣,又可採光。
4、生產風俗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
勒勒車,也叫「大樣車」,這種車的輪子較高,直徑最長的有一米四、五。軸輪多是用樺、榆、硬雜木而製成,車轅較長,除車身外一般相當於半身的長度。它可以拉水、搬運蒙古包、運燃料、用於婚喪嫁娶,適應於草原、沙漠上通行。
庫房車,車體上放置一木製長方形有蓋有門的櫃,櫃外用鐵皮包封,或圍生牛皮,可防風、防水、防潮。櫃內可儲藏糧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車,車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鐵制桶,用來拉飲用水,平時蓄水用。
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冬季,牧民放牧願騎駱駝,騎乘較暖,忍苦耐勞,幾天不喂草、不飲水也能過的去,冬季行路。搬運主要依靠駱駝,在沙漠中,常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駱駝,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魚貫而行,因此駱駝被人稱為「沙漠之舟」。
5、祭祀風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 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六、七、八月間。祭祀時,敖包插上樹枝,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祭禮儀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養的牛、馬、羊宰殺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這種祭法由來已久,現在各另地方還有。相傳游牧時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賜,因此,祀天、地諸神時,就要宰殺牲畜來報答。
(3)酒祭:就是把鮮奶、奶油,一滴一滴灑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這種祭神的風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稱作「酒注禮」,至今有的地方還能看到。據說它的意思是說,神不僅要吃肉,也要飲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干樹枝或一大堆牛、馬、羊糞。祭祀時,各戶都走近火邊,念著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瑪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燒,燒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認為火最潔凈,用火可以驅逐一切邪惡。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貴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過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時,也有這種禮祭,現在已經沒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娛樂風俗
(1)賽馬:是草原上最激動人心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賽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華里。賽手不穿靴襪,只穿華麗的綵衣,頭上束著紅、 綠綢飄帶,顯得既輕便又英武。當駿馬疾馳的時侯,賽馬人騎在馬上如騰空一般,表現出嫻熟的騎藝。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輪著摔,一上來就互相抓握,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摔跤人數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雙數,總數不能出現奇數。摔跤手的服飾比較講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褲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條綉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上衣是牛皮製做,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卓都格),背後中間有圓形銀鏡或」吉祥」之類的字,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腳登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子上常套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頂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於軍事訓練,後改為娛樂的活動。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4)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愛的民族樂器,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草原牧民愛馬頭琴,對馬頭琴有特殊的感情。馬頭琴的琴聲優美動聽,有人形容:「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5)音樂、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稱。每當宴會,慶祝節日, 歌聲常常一個接一個。唱古老的民歌,民間傳說的故事, 唱草原富饒美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聲悠長而高亢,音調多激昂,歌的韻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會、節日、婚禮用的和奏樂器是兩股胡琴,四股胡琴、蕭等。
(6)「好來寶」:是蒙古民間獨特的曲藝形式,是一種說唱藝術。它有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一般是兩人拉著四胡對唱或一人自問自答。說唱演員不但能拉會唱,而且有觸景生情的靈感,有隨編隨唱的本領,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較濃,如今在錫林浩特市有時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來寶」人數不等,有自編、自拉、自演,典調動聽,形式多樣且好看。
(7)蒙古象棋:類似國際象棋,由棋盤和棋子組成,棋盤有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64個小方塊,棋子共32枚,雙方各16枚,有諾顏(王爺),哈屯(王後),也稱波日斯,各一枚,哈薩嘎(車),駱駝,馬各2枚,厚烏(兒子)各8枚。 對奕時白格先走,以後雙方輪流走一著,吃掉對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車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著,雙方任何一個「厚烏」到達對方最末一格時,都可變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個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對方的「烏努欽厚烏」(孤兒)。「王」被對方將死,就算輸棋,雙方均剩「王」或雙方只剩同色格的單駱駝算和棋。
(8)「沙嘎」那達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種玩法。沙嘎的寬凸面叫「好尼」(綿羊),寬凹面四」牙瑪」(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馬),窄凹面則「烏和日」或「特模」(牛或駱駝)。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游戲的意思,它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體育活動的隆重集會。

❷ 錫林郭勒盟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錫林郭勒旅遊攻略必玩的景點

錫林郭勒哪裡好玩?錫林郭勒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旅遊,不外乎賞風景、嘗美食、住賓館、聽故事和了解各地的文化風俗等等,從而可以開闊眼界、開拓智慧,鍛煉意志,增長見識和見聞。更重要的是,從旅遊中可以得到心靈的愉悅。本文為大家帶來錫林郭勒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錫林郭勒十大好玩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二連浩特市恐龍地質公園
二連盆地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鹽池附近,總面積10471公頃,核心區面積29.9公頃。已建成的有恐龍科普館、恐龍化石埋藏館、礦物晶體館、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等。公園於2006年被評為自治區級地質公園,2009年8月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同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二連盆地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集遺址保護、科普教育、旅遊參觀為一體的綜合展館。

2、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御馬苑旅遊區
太僕寺御馬苑旅遊區,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貢寶拉格草原,是清朝太僕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風情和御馬文化旅遊景區。太僕寺御馬苑旅遊區,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的貢寶拉格草原,是清朝太僕寺左翼牧群所在地。在這里有著純正的內蒙古草原風情,有被稱為「京津冀的後花園」。景區內建有標准速度賽馬場、馬術繞桶賽場、御馬博物館、御馬大酒店、戰車式蒙古包群、奈曼風情包群、小型蒙古包等設施。這里擁有上百匹駿馬,其中還有進口溫血馬。

3、烏蘭五台旅遊景區
烏蘭五台旅遊景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是佛教聖地五台山的五座大山之一,與山西五台齊名。景區佔地面積5000畝,區內建有廣場、五台廟、士兵墩、聖火、六字經文、成吉思汗鐵騎印、成吉思汗足跡、石墩、孛兒帖皇後足跡、騎羊護法神、大黑天神、窟窿岩、弓箭、天母足跡,天母螺蹄印、天母腳印、成吉思汗石椅、白塔等景點。

4、內蒙古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半乾旱地區森林草原地帶,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三道溝林場境內,距多倫縣城東南35公里處,總面積19萬畝。2009年8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灤河上游,內蒙古高原南端低山丘陵地段,億萬年的地殼變遷與河水的沖刷,造就了這里高平台、沙丘、河流窪地的有序分布,形成半環形盆地的地貌特徵及廣袤榆木景觀。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植物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較高,現已記錄的維管植物77科256屬502種。

5、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草原,面積107.86萬公頃,由烏珠穆沁、浩濟特、阿巴哈納爾、阿巴嘎和蘇尼特五大部落組成,是世界聞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四大草原—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這里有橫貫草原中部的古長城與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遺址;有典雅莊重的洪格爾岩畫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馬峰;還有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通古爾盆地等景點。下面旅遊我將從景點、旅遊線路、住宿、美食等方面為您介紹錫林郭勒草原旅遊攻略,希望可以幫到想去錫林郭勒大草原旅遊的您。

6、錫林郭勒盟多倫湖旅遊區
多倫湖旅遊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大河口鄉,水域面積2萬畝,東西兩岸各有17公里長。景區處於高山、沙地、草原之中,沿庫區兩岸及庫區內湖心島、半島、沙半島和山、水、沙、草、林渾然一體,構成一幅既壯觀又秀美的立體畫卷。春天,萬物復甦,莽莽山川,一片碧綠,樹兒青青、草兒青青,白雲朵朵、流水淙淙。

7、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貝子廟旅遊景區
貝子廟,蒙古語名「班智達葛根廟」,漢名「崇善寺」。是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北部的「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南坡下。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費白銀174多萬兩。全廟共分五大殿,中為朝克沁(行政教務)殿,兩側分別為拉布楞(活佛)殿,卻日(哲學)殿,滿巴(醫務)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數學)殿。 此外,貝子廟周圍還有十幾座小殿和兩千餘間喇嘛住宅,貝子廟建成後總面積達1.2平方公里。

8、多倫吐力根天堂草原漂流
吐力根天堂草原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東北部蔡木山鄉鐵公泡子村,距多倫縣城45公里,距紅山軍馬場50公里,距承德265公里,草原面積200平方公里。吐力根草原植被繁多,鮮花盛開,飛鳥成群,奔騰的吐力根河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在美麗的大草原中宛如飄舞的玉帶,形成九曲十八彎,穿越草原而過。在吐力根河5公里的漂流中緩中有急,蜿蜒曲折,樂趣無窮。在漂流中遊客們可以盡情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皮筏在水中自由漂流的樂趣。午餐過後,遊客們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騎馬、射箭、草原摩托等自費項目給了遊客們更多的休閑選擇。

9、鑲黃旗蒙古馬文化博物館
蒙古馬文化博物館建於2008年5月,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其造型呈圓柱體形。館外頂呈馬掌形,整體外觀造型體現了傳說中馬掌圖案能夠帶給人們好運和對馬文化發展前景的美好憧憬。中間的歐亞地圖造型,記載了蒙古馬曾經在特殊歷史時期的輝煌。館內現陳列有300多件展品。展區分圖片文字區和實物區兩部分。即:圖片文字區主要用浮雕壁畫、燈箱圖片、文字解說、影像資料等方式全面展現了蒙古馬文化的內涵。

10、皇家御馬苑旅遊景區
皇家御馬苑旅遊景區,又叫太僕寺御馬苑旅遊區,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貢寶拉格草原,是清朝太僕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風情和御馬文化旅遊景區。皇家御馬苑水草豐美,種類繁多,以「皇家御馬文化」為主題,深度挖掘「人與馬的歷史淵源」馬與蒙古文明「打造」皇家御馬文化"品牌,激發京、津、唐等地區對馬文化的熱情,弘揚蒙古馬文化。該景區包括馬博物館、餐飲、住宿等設施,娛樂項目包括:騎馬、射箭、卡丁車、歐式觀光車、馬術表演、繞桶賽、那達慕、篝火、祭敖包等。

11、內蒙古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東烏珠穆沁旗東北部,公園規劃總面積為29652.8公頃,森林覆蓋度46.98%,主要以天然白樺次生林為主。於2007年9月被批准設立為自治區級森林公園,2010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並命名為「內蒙古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東烏珠穆沁旗東北部,大興安嶺西南麓,屬於典型草原向森林的過渡帶,距旗政府所在地烏里雅斯太鎮335公里,距興安盟烏蘭浩特市230公里,距阿爾山市80公里,303省道貫穿其中,交通便利,可進入強。

12、元上都遺址旅遊區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比較大的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於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廣闊的金蓮川草原,形成了以宮殿遺址為中心,分層、放射狀分布,即有土木為主 的宮殿、廟宇建築群,又有游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式建築的總體規劃形式,體現出一個高度繁榮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氣派,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融合的產物,是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傑出典範。

13、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旅遊景區
蒙古汗城,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主要以蒙古民族文化觀光、休閑娛樂和草原觀光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遊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該景區位於錫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線,巴彥烏拉鎮以南15公里處,交通便利,空氣清爽,草原風光旖旎。整體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為藍本進行修建的。整個景區分為中心區、西區和東區。目前,中心區建有一座直徑18米,建築面積260平方的固定式多功能蒙古包,是一個綜合性娛樂場所,推出「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立體式服務。

閱讀全文

與錫林郭勒文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怒的動漫圖片 瀏覽:791
女生說好無聊圖片 瀏覽:959
如何將圖片傳到網店 瀏覽:120
水盆里的衣服圖片 瀏覽:153
失落的背影動漫圖片 瀏覽:575
電腦上怎麼縮小圖片 瀏覽:940
帥氣男生畫法圖片 瀏覽:71
文字能變成圖片的輸入法 瀏覽:671
蘋果手機怎麼發朋友圈圖片配文 瀏覽:967
最簡單畫寫意牡丹花瓣教程圖片 瀏覽:844
word圖片加透明水印 瀏覽:918
手骨折真實圖片大全 瀏覽:364
男孩米奇發型圖片 瀏覽:466
時尚搭配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180
幼兒簡單畫樹圖片大全 瀏覽:18
蘋果手機如何將圖片文字轉換word 瀏覽:107
淘寶裡面怎麼隱藏圖片 瀏覽:237
pdf圖片如何量取長度 瀏覽:554
民國帥哥圖片大全 瀏覽:547
小而精緻圖片高清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