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種常見的昆蟲的名稱和圖片 是那些
1、蝗蟲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後肢很發達,善於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2、蝴蝶
蝴蝶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1400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1200種。
一般色彩鮮艷,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3、蜜蜂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
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4、蜻蜓
蜻蜓的幼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
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實為益蟲。
5、蚊子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貳』 昆蟲圖片及介紹
這是白星花金龜
詳見網路http://ke..com/view/155312.htm?fr=aladdin
『叄』 所有昆蟲名字及圖片
六斑異瓢蟲——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瓢蟲科
圖中的六斑異瓢蟲媽媽小心緊密的把卵產在樹葉下面,就是為了不讓捕食者輕易看到。六斑異瓢蟲是北京常見的瓢蟲之一。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奇變瓢蟲,因為在同一地可以發現它有很多不同的斑紋。六斑異瓢蟲生活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葉蜂幼蟲——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膜翅目 光腰亞目
圖中是葉蜂的小寶寶。別看它晶瑩剔透,還有個大「眼睛」,有些葉蜂可是植物的大害蟲!大家不要認為只要是蜂類都會蟄人,葉蜂可是很「乖」的哦!大部分的葉蜂還是與人類和平相處,但有一些大壞蛋可以把植物吃死呢!
動動科普頻道
大家記住:昆蟲是有6條腿的!自然情況下多於或者少於6條腿的蟲子都不是昆蟲哦!所以說,蜘蛛就不是昆蟲!
(動動:本次蜘蛛故事的主人公由於面對鏡頭的時候有些害羞,總不正眼看鏡頭。所以很遺憾蟲蟲專家就不能給出學術上的鑒定啦。不過,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有蜘蛛正臉的照片,可以寄給我們請專家幫忙做鑒定哦!)
坡天牛——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天牛科
坡天牛是天牛中的一個小類群。全世界天牛有25000多種,我國就有2200種左右。它們大部分都是以植物為食,光肩星天牛、雙條杉天牛等都是林業的大害蟲。
網路搜索就能找到
『肆』 怎麼樣可以標記昆蟲
標記昆蟲的方法很多,但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五類,即畸志標記、符簽標記、油漆與染料標記、螢光物質標記和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在這些標記方法中,畸態標記和符簽標記,一次操作,只能使個別昆蟲帶上標記符號,因此它們只是一種個體標記方法。相反地,如果一次操作,能給大量昆蟲帶上標記符號,就是群體標記方法。油漆與染料標記、螢光物質標記和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既可應用於個別昆蟲,又可應用於昆蟲的群體,因此,它們既是一種個體標記方法,又是一種群體標記方法。
『伍』 昆蟲圖片帶名字
1、蝗蟲
蝗蟲一般屬於兼性滯育昆蟲,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內越冬,僅諸如日本黃脊蝗、短腳斑腿蝗等少數種類以成蟲越冬。在1年中發生的世代數,取決於該物種的生物學特性與不同地區的年有效積溫、食物、光照及其各蟲期生長發育情況。例如亞洲飛蝗在我國分布區1年發生1代。
草蜢,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蜢科,棒角蜢亞科昆蟲的統稱。中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Acrida chinensis),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動物,多生活在田邊、草叢中。分布廣泛,但南方各省分布較多。
『陸』 如何用一張圖片查昆蟲名稱
查看圖片中昆蟲名稱的步驟:
1、將需要查詢的圖片保存在電腦中,然後打開網路APP,找到網路的搜索欄;
網路識圖是網路圖片搜索近期推出的一項新功能。
「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常規的圖片搜索,是通過輸入關鍵詞的形式搜索到互聯網上相關的圖片資源,而網路識圖則能實現用戶通過上傳圖片或輸入圖片的url地址,從而搜索到互聯網上與這張圖片相似的其他圖片資源,同時也能找到這張圖片相關的信息。
通過圖像底層局部特徵的比對,網路識圖具備尋找相同或近似相同圖像的能力,並能根據互聯網上存在的相同圖片資源猜測用戶上傳圖片的對應文本內容。從而滿足用戶尋找圖片來源、去偽存真、小圖換大圖、模糊圖換清晰圖、遮擋圖換全貌圖等需求。
知識圖譜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的趨勢,通過對query更精確的分析和結構化的結果展示,更智能的給出用戶想要的結果。網路識圖除了返回給用戶相同、相似搜索結果,也在圖片知識圖譜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嘗試。2013年網路識圖相繼上線了美女和花卉兩個垂直類圖片搜索功能,通過細粒度分類技術(fine-grained classification)在相應的垂直類別中進行更精準的子類別識別。
『柒』 昆蟲圖片及名稱
柑橘鳳蝶(Papilio xuthus)的幼蟲,柑橘鳳蝶為昆蟲綱、鱗翅目、鳳蝶科中的一種美麗的蝴蝶,其幼蟲因為超萌深受蝴蝶愛好者們喜愛,因此是很搶手的寵物昆蟲。
詳細資料:http://ke..com/view/139638.htm
柑橘鳳蝶的幼蟲
『捌』 請老師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表格卡片或者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等做一份昆蟲備忘錄我用的是表格
螞蚱,七星飄蟲,獨角仙,蜻蜓。
『玖』 有關昆蟲甲殼蟲的圖片和名稱
昆蟲綱鞘翅目的一大類昆蟲。植食性的多為害蟲(葉甲、天牛、吉丁蟲等);肉食性的多為益蟲(瓢蟲、虎甲、步行蟲等)。甲蟲照片有,但是傳不上去,手潮,鑒諒。如不吝賜郵箱地址,理當為你服務,共同探討。
復信可發:[email protected]
『拾』 昆蟲的 圖片與資料 圖片與資料
1、茸毒蛾
茸毒蛾
茸毒蛾學名「Calliteara pudibunda」,廣泛分布於丹麥山毛櫸樹林。這種昆蟲在丹麥繁殖後代,6月份在天空中飛舞的暗灰色的蛾便是這些另類的傢伙。據悉,每隻雌性茸毒蛾可產下300-400枚卵,孕育母蛾的蛹就位於產卵地非常近的地方。茸毒蛾幼蟲長有大量毛發,很容易被風吹走。待到晚秋時,幼蟲已經發育成熟,此時的體長達到5厘米左右,體色非常漂亮。化蛹過程在樹葉上進行,它們首先努力作繭,最終化蛹為蛾。
2、魔花螳螂
魔花螳螂
魔花螳螂學名「Idolomantis Diabolica」,有時也被人們稱為「螳螂之王」。獲得這一頭銜的理由很簡單:魔花螳螂外表美麗、體型獨特、數量稀少,是所有模擬花朵的螳螂種群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3、蜻蛉
蜻蛉
蜻蛉俗稱「豆娘」,學名「Ischnura heterosticta」。「蜻蛉」是一個通用名稱,指的是任何帶有蜻蜓目均翅亞目特徵的肉食昆蟲。這種昆蟲體型細長,復眼較大且間距較寬,同時長有強壯而透明的翅膀——典型特徵為折疊在腹部之上或在腹上微微張開。通常情況下,蜻蛉會在交配時一前一後地飛行。
在很多國家的文化中,蜻蛉都在藝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飽受各國藝術家喜愛。蜻蛉外觀優雅,通常帶有令人心動的體色以及獨一無二的交配方式,所有這些特徵使其成為自然界最美麗的生靈之一。
4、刻克羅普斯蠶蛾
刻克羅普斯蠶蛾
刻克羅普斯蠶蛾學名「Hyalophora cecropia」,也被稱之為「羅賓蛾」,它們是在北美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蛾,翼展經常可達到6英寸(約合15厘米)。羅賓蛾棲息地覆蓋了從北美大陸東部三分之二的地區到落基山脈的廣大區域。它們是天蠶蛾或巨型蠶蛾家族成員之一。有記錄顯示,雌性羅賓蛾翼展可達到130毫米以上。羅賓蛾幼蟲通常生活在楓樹上,但有時也會在野櫻桃樹和樺樹上看到它們的身影。
5、白帶天蠶蛾
白帶天蠶蛾
白帶天蠶蛾學名「Eupackardia calleta」是天蠶蛾家族成員,同時也是唯一的Eupackardia蛾,主要生活在墨西哥、瓜地馬拉和美國最南部地區。白帶天蠶蛾的幼蟲主要以白蠟樹苷、紅玉花芙蓉、墨西哥跳豆以及蠟燭木(一種類似仙人掌的樹)為食。
6、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是花螳螂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從名字我們不難猜出,蘭花螳螂的外形看上去像是一朵蘭花。它們會躲藏在與自己外形類似的花朵上,靜候美味可口的昆蟲主動送上門來。
7、大力士甲蟲
大力士甲蟲
大力士甲蟲學名「Dynastes Hercules」,俗稱「獨角仙」,是一種犀牛甲蟲。這種生活在南美地區的昆蟲包括尖角在內的體長可達到6英尺以上(約合15厘米)。從名字我們便可以看出,令大力士甲蟲著稱昆蟲界的絕非它們的體長,而是驚人的力量,它們的外殼可承受相當於自身體重850倍的重量。這種甲蟲只以蔬菜為食,並不具有攻擊性。但到了交配季節與其它雄蟲上演「奪妻大戰」時,平時不具有攻擊性的大力士甲蟲也會成為兇猛的鬥士。
8、巨駱駝蜘蛛
巨駱駝蜘蛛
如果不是參加波斯灣戰爭的美國士兵拍攝照片並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將其帶回美國,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奇特的動物或者很少聽說它們的存在。據說,當時一隻巨駱駝蜘蛛爬進一名士兵的睡袋,並趁著他熟睡的機會狠狠地咬了一口。幸運的是,原產自伊拉克的巨駱駝蜘蛛並不是一種有毒昆蟲。
巨駱駝蜘蛛會用爪子捕獲體型不及蜘蛛綱動物的獵物。它們素以移動迅速著稱昆蟲界,移動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0英里(約合每小時16公里)。巨駱駝蜘蛛學名「Arachnid Solifugae」,「Arachnid」在拉丁語中意為「避日」。
9、田鱉
田鱉
田鱉學名「Belostomatidae」,「大水蟲」或者「咬趾蟲」是其更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字。田鱉家族絕大多數成員體型通常較大,與世界上一些體形最大的昆蟲較為接近。所有田鱉都是兇猛的捕食者,暗中追蹤和攻擊水生甲殼類、魚類以及兩棲類動物。它們經常靜靜地潛伏在水底並且將不同的偽裝物附在身上,只等獵物靠近。一旦進入「射程」,它們便會發起攻擊,咬住獵物並向其體內注射可怕的消化唾液,而後吸食被融化的獵物屍體。
被田鱉咬上一口所能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它們的唾液能夠讓肌肉液化。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被田鱉咬上一口也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盡可能不要在喝醉時將面部靠近這些可怕的昆蟲。有時候,在遭遇體型更大的捕食者或侵略時時——例如人類——田鱉則會上演「裝死」的逃生伎倆。它們從肛門噴射出一種液體,讓自己看上去非常惡心,令捕食者喪失胃口。
10、豹蛾
豹蛾
體型巨大的豹蛾或虎眼蛾學名「Hypercompe scribonia」,其翅膀上生有獨特的黑環圖案,好似美洲豹身上的豹紋。圖片中這只豹蛾翅膀上的清晰圖案是一種警戒色,形象地說就是在做廣告,警告潛在捕食者「我們並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