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個字是魚的成語圖片猜成語
魚頭泡餅?
『貳』 莫查淵魚是一句警示意義的成語,不是什麼魚。
臨淵羨魚 [lín yuān xiàn yú]
基本釋義 淵:深潭;羨: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貶義
出 處
《漢書·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叄』 有魚的看圖成語大全
池魚之殃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釜中之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不能久活
混水摸魚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不正當的利益
臨川羨魚 比喻空有願望,而無實際行動
臨河羨魚 比喻空有願望,而無實際行動
魯魚亥豕 把「魯」字錯成「魚」字,把「亥」字錯成「豕」字。指傳寫或刻印中的文字錯誤
落雁沉魚 雁見了飛落地面,魚見了潛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白魚入舟 比喻用兵必勝的徵兆。
鮑魚之肆 賣咸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察見淵魚 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於精明。
沉魚落雁 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池魚籠鳥 池裡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得魚忘筌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登木求魚 登:攀;木:樹。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鼎魚幕燕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築巢的燕子。比喻處於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放長線釣大魚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釜中生魚 比喻生活困難,斷炊已久。
釜底游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釜中游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貫魚之次 宮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寵愛。
河魚腹疾 指腹瀉。
雞頭魚刺 比喻輕微而不被重視的的事物。
及賓有魚 用別人的魚請客。比喻借機培植私人勢力。
渾水摸魚 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枯魚銜索 穿在繩上的干魚。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經不多。
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枯魚之肆 比喻無法挽救的絕境。
魯魚帝虎 指文字傳抄錯誤。
臨淵羨魚 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漏網之魚 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鯰魚上竹 比喻本想前進反而後退。
前庭懸魚 比喻不吃請,不受賄。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撒水拿魚 抽干水捉魚。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如魚得水 好象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水至清則無魚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水清無魚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為淵驅魚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多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穩坐釣魚船 比喻不管發生什麼變化,仍然沉著鎮靜。
瞎子摸魚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調查研究。
信及豚魚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於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魚潰鳥散 比喻軍隊潰敗。
雁杳魚沉 比喻音信斷絕。
殃及池魚 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
魚爛土崩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
魚網鴻離 鴻:鴻雁;離:遭受。張網捕魚,捉到的是鴻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魚龍曼衍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後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魚貫而行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行前進。
葬身魚腹 屍體為魚所食。指淹死於水中。
魚躍鳶飛 指萬物各得其所。
以蚓投魚 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
魚游釜中 釜:鍋。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魚目混珠 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魚龍混雜 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魚貫而入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緣木求魚 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魚餒肉敗 餒:魚臭爛;敗:肉腐爛。魚爛肉腐。泛指變質的食物。
淵魚叢雀 把魚趕進深潭,把雀趕到叢林。原比喻統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別國。現也比喻把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方去。
魚米之鄉 指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
魚大水小 比喻生產不夠消費。也比喻機構臃腫,行動不靈。
指天射魚 向著天空去射河裡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甑塵釜魚 甑里積了灰塵,鍋里生了蠹魚。形容窮困斷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魚死網破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自相魚肉 魚肉:當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內部自相殘殺。
鮑魚之次 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
城門魚殃 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鴟張魚爛 比喻外表囂張,內則潰爛而自行覆滅。
蟲魚之學 指繁瑣的考據訂正。
叢雀淵魚 比喻不行善政,等於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
彈鋏無魚 鋏:劍把。指處境窘困,有求於人。
得魚忘荃 比喻已達目的,即忘其憑借。「荃」亦作「筌」。
凍浦魚驚 指晉王祥卧冰求鯉事。《晉書·王祥傳》:「王祥字休徵,琅邪臨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葯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後因以「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
多魚之漏 指泄漏軍事機密。
鱷魚眼淚 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放魚入海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魴魚赬尾 形容人困苦勞累,負擔過重。
肥魚大肉 指豐盛的魚肉菜餚。
釜魚幕燕 生活在鍋里的魚、築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處境極不完全。
釜魚甑塵 釜中生魚,甑中生塵,比喻生活清貧。
鰥魚渴鳳 比喻獨身的男子急於求得配偶。
貫魚之序 見「貫魚之次」。
河決魚爛 比喻事物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涸魚得水 涸轍之魚得到水。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後即以「河魚天雁」借指傳送書信者。
河魚之疾 河魚:腹疾的隱稱,因魚腐爛是從腹中開始而得名。指腹瀉。
涸轍枯魚 見「涸轍魚」。
鴻斷魚沉 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狐鳴魚書 指起事者動員群眾的措施。
化及豚魚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混水撈魚 見「混水摸魚」。
禍及池魚 猶殃及池魚。比喻無辜波及而受害。
禍近池魚 猶言殃及池魚。比喻無辜而受害。
枯魚病鶴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枯魚涸轍 枯魚:干魚;涸轍:乾的車轍溝。比喻陷入困境。
籠鳥池魚 關在籠里的鳥,養在池中的魚。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龍陽泣魚 後以之為失寵之典。
龍戰魚駭 喻戰爭激烈。
魯魚陶陰 「魯」和「魚」、「陶」和「陰」字形相近易混。指傳抄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馬如游魚 同「馬如游龍」。
曼衍魚龍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獸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戲節目。魚龍:古代百戲節目。古代演出的雜戲名。比喻事物的離奇變幻。亦作「魚龍曼衍」。
幕燕鼎魚 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幕燕釜魚 見「幕燕鼎魚」。
鯰魚上竿 同「鯰魚上竹竿」。
鳥焚魚爛 謂因內亂而覆亡。
鳥驚魚駭 像鳥、魚那種受驚的樣子。
鳥驚魚潰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鳥驚魚散 見「鳥散魚潰」。
鳥散魚潰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牛蹄之魚 見「牛蹄中魚」。
牛蹄中魚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積水。牛蹄印坑裡的魚。比喻死期迫近。
棄其餘魚 比喻節欲知足。
雀馬魚龍 泛指珍禽異獸。
如魚似水 比喻關系融洽、親密。
射魚指天 向天射魚。喻雖勞而必無所獲。
豕亥魚魯 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池魚林木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池魚幕燕 比喻處境危險極易遭殃的人。
池魚堂燕 比喻無辜受禍。
食魚遇鯖 比喻調換口味,使不單調。鯖,魚肉合燒的美味。
池魚之禍 見「池魚之殃」。
池魚之慮 謂擔憂無端受累遭災。
水到魚行 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土崩魚爛 土崩潰,魚腐爛。比喻潰敗不可收拾。
吞舟之魚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瓦影之魚 喻求庇於人。
宵魚垂化 稱贊官吏的德政
霄魚垂化 稱贊官吏的德政。
雁斷魚沉 見「雁逝魚沉」。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雁逝魚沉 亦作「雁斷魚沉」。比喻彼此音訊斷絕。
雁素魚箋 指書信。
羊續懸魚 羊續,漢時官吏。羊續把生魚懸於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以筌為魚 筌:捕魚的竹器。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質。
以魚驅蠅 見「以魚驅蠅」。
魚帛狐篝 指藉助鬼神製造輿論,以便起事。
魚帛狐聲 見「魚帛狐篝」。
魚腸尺素 指書信。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魚沉鴻斷 同「魚沉雁杳」。
魚沉雁靜 同「魚沉雁杳」。
魚沉雁落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魚沉雁渺 見「魚沉雁渺」。
魚沉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魚封雁帖 泛指書信。
魚釜塵甑 指貧窮的無糧可炊。
魚貫而出 像游魚那樣連貫著出現。
魚貫雁比 見「魚貫雁行」。
魚貫雁行 比喻連續而進,猶如魚群相接,雁陣行進。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魚驚鳥散 見「魚潰鳥散」。
魚潰鳥離 見「魚潰鳥散」。
魚爛而亡 魚腐爛從內臟起。比喻因內部禍亂而自取滅亡。
魚爛河決 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
魚爛取亡 見「魚爛而亡」。
魚爛瓦解 猶言魚爛土崩。
魚瞵鶚睨 像魚和鶚那樣瞪眼注視。比喻瞠目而視。
魚龍百變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魚龍變化 謂魚變化為龍。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變化。
魚龍曼羨 喻世事變幻。
魚龍曼延 亦作「魚龍漫衍」。亦作「魚龍曼衍」。①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持製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②喻虛假多變,玩弄權術。
魚龍漫衍 見「魚龍曼延」。
魚魯帝虎 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虎。泛指文字錯訛。
魚米之地 見「魚米之鄉」。
魚目混珍 見「魚目混珠」。
魚目混珎 見「魚目混珠」。
魚目間珠 見「魚目混珠」。
魚肉鄉里 魚肉:比喻受宰割;鄉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當作魚、肉一樣任意宰割。
魚生空釜 同「魚釜塵甑」。
魚升龍門 同「魚化龍」。
魚書雁帛 見「魚書雁帖」。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魚書雁信 見「魚書雁帖」。
魚水和諧 形容夫婦關系和好諧調如魚水。
魚水相歡 猶言魚水和諧。
『肆』 易經雲:查見淵魚者不祥,可佛教的那些大成就者都基本是全知怎麼沒有什麼不吉祥
我也讀過易經,未看見這句話。我記得莊子倒說過這句話。你的疑問,在於你不了解佛法。察見淵魚者不祥,你理解這句話的背後意思嗎,為什麼不祥。我們凡夫,還是不要以凡心測度聖心。察見淵魚的人不一樣,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同一句話,你說了人家不信服,成功的人說了就容易令人生信,為什麼,都是同一句話。父母打我們,我們不記恨,別人哪怕罵我們一句都會記恨人家。察見的人不一樣,察見的心不一樣,察見的用不一樣,察見的動機不一樣,不一樣之處太多了。我們察見了臭顯擺,其實還是沒察見究竟,究竟了,還有什麼察見不察見的,本來就是那樣的。這是我的理解。也不一定是對的。
『伍』 魚淵之夢是什麼意思
淵魚
【意思解釋】1.淵中之魚。 2.比喻隱秘之事。
『陸』 含魚和淵的成語
臨淵羨魚、
淵魚叢爵、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為淵驅魚、
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察見淵魚
『柒』 圖片魚的成語大全
池魚之殃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釜中之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不能久活
混水摸魚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不正當的利益
臨川羨魚 比喻空有願望,而無實際行動
臨河羨魚 比喻空有願望,而無實際行動
魯魚亥豕 把「魯」字錯成「魚」字,把「亥」字錯成「豕」字。指傳寫或刻印中的文字錯誤
落雁沉魚 雁見了飛落地面,魚見了潛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白魚入舟 比喻用兵必勝的徵兆。
鮑魚之肆 賣咸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察見淵魚 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於精明。
沉魚落雁 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池魚籠鳥 池裡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得魚忘筌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登木求魚 登:攀;木:樹。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鼎魚幕燕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築巢的燕子。比喻處於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放長線釣大魚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釜中生魚 比喻生活困難,斷炊已久。
釜底游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釜中游魚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貫魚之次 宮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寵愛。
『捌』 汀花野竹 水鳥淵魚是什麼意思
野外寫生題材以花和竹子,小鳥,山水和魚為主。徐熙的畫「多狀江南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也就是以野外寫生題材為主。
而且他畫畫時注重「落墨」,用筆不拘泥於精勾細描,而是將當時已經成熟的水墨山水畫的技法融入花鳥畫中,先用墨筆來連勾帶染的全部把花鳥描繪出來,然後在某些部分略略的加一些色彩,暈染而成。徐熙一生不入仕途,所畫多為汀花野竹、水鳥淵魚,被稱為「徐熙野逸」。「黃家富貴」和「徐熙野逸」,代表了花鳥畫不同的兩大風格,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兩宋時期,是花鳥畫的繁榮時期。
宋太祖建國之初,即設立翰林國畫院,到宋徽宗時達到鼎盛。畫院雖然也設青綠山水,但仍以花鳥畫為主,繼承的是「黃家富貴」的風格。
宋初設立畫院的時候,就召集四方能畫之士,南唐、後蜀、後周等處的亡國畫家,大多都穈集到畫院,如後蜀的黃筌、黃居寀父子,高文進父子,夏侯延祐,南唐的周文矩、董羽、董源、徐崇嗣,後周的郭忠恕等,形成宋初畫壇的一時繁榮。
北宋前期,最受重視的畫科是道釋人物和花鳥畫,尤其是花鳥畫,宋初一百餘年,花鳥畫幾乎是「黃家富貴」的一統天下。
『玖』 ★請問:為什麼說「察見淵魚而不祥」「水至清責無魚」請舉例說明!
「察見淵魚者不祥」的意思是能夠看見深淵里的魚的人是不吉祥的。
為什麼會這樣?迷信來說就是知道太多,泄露天機。從易經思想來說就是否極泰來,任何相對的東西都會互相轉換的。從心理學上來說,逢事都要探個究竟,什麼事情都知道來龍去脈,精神耗費太大,而且知道真相的人往往是很痛苦、也很孤獨的。做人來說,什麼事情都看得很清楚,不要以為精明就好,其實他人對你是持有戒心的,而且會有妒忌心,《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懂《易》的人不會隨便占卜;聰明的領導者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免得因小事而誤大事;大氣的人寧願受委屈和誤會,也不願與人辨明是非,受點氣和委屈不算什麼。大智若愚是做人的一種好品質。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長久以來我一直不能理解的話,不是不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而是不理解為什麼清則無魚,察而無徒。
按照我年輕的想法,什麼事情最好弄得明明白白的,一是一,二是二,決不含糊。而且,水清不好嗎?人察不對嗎?後來長大了一些,明白了前半句,即水至清為什麼會無魚,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水太清了,魚被看得清清楚楚,就都被捉走了;另一個是魚的生長是要靠養分的,水太清了,純粹的H2O,沒有任何養分,魚也就死了。
但我還是不能理解「人至察則無徒」。我一直認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即使有些事情分不清對錯,也要說出個是非曲直,起碼要弄個明明白白,而不能含混其事、糊里糊塗。直到畢業後去北京,在某報社打工當記者的時候,我才真正弄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我打工的地方其實不是個正式的報社,它雖然掛著某報北京記者站的牌子,但實際上是由個人承包的;乾的雖然也是新聞,但卻非傳統意義上的新聞,而是以純新聞的形式來做的一種變相廣告,對外美其名曰「策劃新聞」,以更具真實性和欺騙性。這個記者站的老闆,是北京某大報記者,真正的記者,而且可以算是資深記者,新聞的功夫一流,管理的水平超弱。所以從我去那天起,這個記者站就整天在招聘,因為來的人幹不了幾天就都走了。當時最老資格的員工,也才幹了1年多點。我在那個記者站幹了大半年後,竟也成了老資格。後來我就在想,其實所謂「策劃新聞」這項業務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是很好的業務,而這個記者站做了多年,已經開拓了一定的市場,有了固定的客戶,正准備做大而且能夠做大,可以說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但為什麼這個地方留不住人,以至陷入「招人—走人—再招人—再走人」的怪圈?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待遇低,比如沒有形成凝聚力,比如管理水平差,等等。但還有一點,就是待人太苛刻。
當時整個記者站分三個部門,采訪部,專門拉業務,相當於廣告公司的業務員;專稿部,專門策劃、寫稿;外聯部,負責聯系媒體發稿,同時還兼管行政、後勤工作。專稿部的人由於工作性質關系,其實是不需要坐班的,只要按時交出方案或稿件就可以。但後來老闆立了一個新規矩,要求全部坐班。當時專稿部的「台柱子」有一天遲到了10分鍾,到月底結算工資的時候竟然扣了10元錢。我不是鼓勵遲到,也不是覺得這10元錢有多重要,但是這10元扣得很不明智。因為作為一個小的作坊式的企業,更多的應該體現溫情與人性的一面,對於一次遲到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不應該太刻薄。這10元錢只是一個小例子,平時老闆也是算到骨子裡的,發工資的時候想方設法能少發點就少發點。我承認他扣錢都是有理由,甚至是相當正當的理由,但是,少了那種人性的關懷,正大光明的行為有時也會有負作用。最後,那個「台柱子」終於還是辭職了,我也辭職了。後來聽說,他那裡只剩兩三個人在干,而且都是新招的,最老的員工也不過才幹了幾個星期。
「人至察則無徒」,不是說放任縱容,做老好人,而是在制定、執行制度的時候,多一些人性關懷,靈活有些,不要太刻板。有些時候,糊塗一點,並不見得是什麼壞事。
『拾』 樂哉林鳥淵魚,一笑相忘爾汝什麼意思
快樂啊,樹林中的鳥、深水中的魚,哈哈一笑,把你們忘了吧!
出自《宏智禪師廣錄(三)》:
巢知風。穴知雨。不用安排。自成規矩。歷歷靡緣。閑閑何偶。樂哉林鳥淵魚。一笑相忘爾汝。且道。如何體悉。得恁么相應去。還會么。會得甚奇特。不會也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