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鼠和竹鼠又什么区别
竹鼠
竹鼠(学名:Rhizomyidae),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此为野生物种十分珍贵,全世界共计有3属6种:非洲竹鼠属2种(东非的特有种)、竹鼠属3种、小竹鼠属1种(亚洲特有,见于中国中南部,如湖南省郴州地区),在中国有1属3种。栖息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灌丛和竹林中。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竹鼠呈体鼹型,外形粗壮似鼢鼠。呈圆筒形。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被内。尾上均匀地被有长而细软稀毛,透视可见皮肤。前足较细小,爪亦短,但强壮适于挖掘。第2与第3指爪几近相等。
头骨粗壮坚实,颧弓外扩,骨脊高起,肌肉发达;上门齿特别粗大,共有16颗牙齿。其中中华竹鼠体型粗壮,呈圆筒形。四肢短小,但粗壮而具爪,是运动器官和挖洞取食的工具。尾部短小,门齿粗大臼齿短小,具有啮齿目动物的特征。
竹鼠成体长约30~40厘米,个别种类,如大竹鼠的体长可达45厘米,体重2~4公斤;趾强爪尖;全身披长毛,但尾无毛或短而稀,较鼢鼠长;体色随年龄而不同,从深色到浅色,幼体的毛色比成体的毛色深。周身均为深灰黑色。成体身体背部毛色为棕灰色并长有百尖针毛,吻部及两侧的毛色略淡,身体的腹部毛被较为稀疏,色白而暗其间也杂有闪亮的细毛,透过毛被可看到粉红色的皮肤,个别个体的足背与尾部的毛色均为灰棕褐色。
2. 人可以吃的小老鼠是什么鼠
竹鼠,山鼠(客家特产)其实老鼠也可以吃,就看你敢不敢!
3. 山老鼠和其他老鼠的区别,能吃吗
主要区别有,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食用价值不同,具体如下:
一、外形特征不同
1、山老鼠
山鼠,又名山地鼠,身体肥壮,毛色背部棕褐色,毛基灰白色,毛尖棕黄色,头及背部杂有栗黑色的毛。腹面灰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
二、生活习性不同
1、山老鼠
生活在海拨1000米左右丛林中,主要以香菇,笋,地瓜等为主食,性情凶猛,且贪婪。为了活命,山鼠每日必须四处活动,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又因为担心被蛇、鹰等天敌吞食,山鼠们总是小心翼翼,战战惊惊,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魂飞魄丧地四处分散,逃回洞穴。2、老鼠
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等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老鼠白天藏匿,夜间出来活动,来无影去无踪,从来不与人打照面。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谷物类、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
三、食用价值不同
1、山老鼠
山鼠肉味道鲜美,是上等的营养补品。江西,福建等地素来就有吃"山老鼠腊"的传统。
2、老鼠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对人类有传播疾病的鼠疫,不但不能食用,而且对人类有害。
4. 如下图的图片谁有就监狱里照的那种相。一个人拿着牌子、背景是身高图的那种、
5. 白肚山鼠是国家保护动物么
这是竹鼠,鼠族竹鼠科的一种动物,看起来呆萌可爱,却是竹林的克星,以爱吃竹子闻名,会破坏竹子的根、茎、叶等。
我国主要生活着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大竹鼠、花白竹鼠、小竹鼠等。
竹鼠肉质细腻、鲜美可口,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也是改善人们食物构成的一大补品。因此,野生竹鼠被大量捕捉。
最终,这种竹林的破坏者,也被吃成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6. 白肚鼠在中国受保护吗
白肚鼠学名叫做白腹鼠,在中国是受到保护的,不可以随意的捕捉和贩卖。
白腹鼠主要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广西、陕西、青海、云南、四川、西藏、福建、浙江等地,主要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森林、田野。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6)可爱的小山鼠图片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第二十三条猎捕者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工具、方法和期限进行猎捕。
持枪猎捕的,应当依法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7. 山鼠的尾巴有多大
山鼠是一种小动物,又名山地鼠。体长约17cm,尾长短于体长。耳短而厚后足较粗大,长于33mm。乳头6对。毛色背部棕褐色,毛基灰白色,毛尖棕黄色,头及背部杂有栗黑色的毛。腹面灰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 产于贵溪市樟枰乡(畲族),位于龙虎山的东面,武夷山的北面,海拔1968米高这中,它主要以香菇,笋,地瓜等为主食,当地人称这为“香菇老鼠”。
山鼠和躲藏在人们家里的老鼠不同。虽然同属鼠类,都属“蛇鼠窝”的动物,但山鼠比老鼠更肥壮,更庞大。为了活命,山鼠每日必须四处活动,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又因为担心被蛇、鹰等天敌吞食,山鼠们总是小心翼翼,战战惊惊,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魂飞魄丧地四处分散,逃回洞穴。而躲藏在居民家的老鼠则不一样,不但整日在人类建筑起来的高楼大厦里安然入睡,免受风吹雨打的痛苦,而且还享受着衣食无忧的至高待遇。虽然偶尔也有“黑猫警长”的威胁,但自古以来,猫始终不能成为抑制鼠类繁殖发展的终极力量。甚至到了今天,风水轮流转,人世间居然有“猫斗不过老鼠”的现象,让曾经不可一世的猫大跌面子。不过,蜗居华厦的老鼠过于贪婪,饱食之余,还老在三更半夜之时出来四处乱啃,咬坏门窗橱柜不算,有的还甚至咬伤了小孩的手指脚趾。因为好逸恶劳,作恶多端,所以无论到哪里,老鼠总是成为人类口诛笔伐的对象,赶尽杀绝的目标[1]。
食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山老鼠的肉需求越来越旺盛。江西,福建等地素来就有吃"山老鼠腊"的传统。所谓“山老鼠腊”就是当地村民用各种自制的捕兽器将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开膛洗净,置到焙笼,用文火加上少许的谷糠慢慢的烘干后的山老鼠半烘干山老鼠肉,“山老鼠腊”配上油盐酱辣及砂糖,老姜,葱蒜,茴香等佐料烹调,吃起来脆中带韧,咬劲足,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