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城里的砖有多大
砖是明代修建长城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这些砖呈青灰色,主要由沙泥制成。由于不同窑厂的土质差异,一些砖含有较多的杂质。长城砖根据形状和用途可以分为多种,包括长砖、方砖、垛口砖、望孔砖、射孔砖、旗杆砖以及用于城墙上截断流水排水的流水砖槽。长砖和方砖进一步分为带文字和无文字两类。
长砖是长城及其附属建筑中最常见的砖种。它们的质地坚硬,正面相对光滑,背面则较为粗糙。大多数长砖的尺寸为长37厘米、宽15厘米、厚9厘米。在迁乎蔽西县大岭寨砖窑,还发现了一些尺寸为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的未使用长砖。在迁安县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谎城,城门砖的尺寸为长47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
方砖也是青灰色,泥质,质地坚硬。它们主要用于城墙顶部的水漫铺地。例如,迁安县徐流口1号敌台内部就使用了方砖铺地。
垛口砖分为垛砖和垛顶砖两种。垛砖的一侧呈三角形,另一侧为长方形,用于扩大视野。垛顶砖则两侧呈坡形,中部成脊。这些砖的尺寸和形状略有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望孔砖是方形的,中间有一个近圆形的穿孔,表面光滑并饰有凸起的卷草纹。射孔砖则为预制砖,中间有一个孔,上半部为拱形,下半部为长方形。旗杆砖则用于支撑旗杆,形状与旗杆石相似。流水槽用砖则用于城墙排水。
文字砖包括单字砖和两字砖。单字砖上印有“左”、“中”或“右”,多为阳文楷书。两字砖则包括“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等。这些文字砖上的字迹清晰,字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