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纷纷诞生,这是中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代之前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1]: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端口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着名专家学者聚集蚌端口,就“蚌端口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3]。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着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着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4]。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5]。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殷商时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西周时期
因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着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汉朝时期
隶书十分盛行,“”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唐朝时期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1]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
宋朝时期
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时期
出现了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谐音
编辑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穜,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童”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与“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汉字的发展
编辑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着《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2、关于汉字的优缺点
汉字的优点。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表音方面的缺点。汉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长期被当作假借字使用,这是汉字中的表音字。由于它的数目不大,且多为常用字,可以不谈。在这里,只讲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声韵不同的声符,有些草书楷化的写法同楷书的结构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处。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
4、关于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难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
5、关于汉字的教学问题
按照汉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汉字,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陈腐的"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必须改革。这项成果根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并在唐兰先生"三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这个"新三书"说。它包括了"六书"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转注"。表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这三书;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称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假借中还有一种借形字,无中生有,徒乱人意。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强分为象形和象意两类,都不妥当。"新三书"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纠正了前辈的不足之处。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端口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称“骨刻文”,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着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宋体
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因从明朝传入日本,而又称为明体、明朝体。
仿宋
印刷字体的一种,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扁三体。也叫仿宋体,仿宋字。 这要牵涉到另一个字体——宋体。宋体的特点是什么?横平而竖直,横笔细而竖笔很粗,还有每一笔的端点也较粗,这些不是用毛笔的手写体的特点。
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雕刻制版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现手写体的那些特点,则刻字必然比横平竖直要大得多,这点大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一段汉字,分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相同。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黑体
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汉字的黑体是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依据西文无衬线体中的黑体所创造的。由于汉字笔划多,小字黑体清晰度较差,所以一开始主要用于文章标题。但随着制字技术的精进,已有许多适用于正文的黑体字型。在中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称为黑体,这时这个词的范畴和无衬线字体(Sans-serif)是类似的。所以在中文字体中常用“黑体”,在西文中常用“无衬线体”的称呼。而宋体就可以被称作衬线字体。 “黑体”在日文中被称为Goshikku-tai(直译即“哥特体”)。
综艺体
综艺体,是黑体的一种变体,也是艺术字的一种。特点是笔划更粗,尽量将空间充满。同时为了美观,对拐弯处的处理较为圆润。方正、微软等各大字库都有开发,常被用于广告、报刊等的标题。 综艺体是一种常用的美术字体,(黑体,宋体,综艺,楷体等等)。
彩云体
彩云体,是一种艺术字体。特点是由柔滑的曲线围成,笔划空心,状似云朵。最初由中国常州华文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SinoType)开发,并以“华文彩云”的名称随简体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一起分发。而后其他字库也有开发,现常被用于醒目的标题。
华文新魏
华文新魏体威严大方,庄重美丽,气势澎湃,同时又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华文新魏体被许多媒体和机构和网站应用为商标或logo或图片中的注明。华文新魏体将字体和美丽融为一体,展现了艺术与文化的高度统一。
琥珀体
字型圆润饱满,新颖活泼,结构错落有序,粗而不重,胖而不臃,适用于书、报、杂志和各种印刷品的标题及广告装饰用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㈡ 四月你好文字图片
四月你好文字图片,欢迎参阅。
1、愿你事事看开,唯独对美好保持执念,哪怕所见都是无耻,也能内心剔透。四月你好!
2、乐观都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中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四月你好!
3、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四月你好!
4、人生难免经受挫折,风雨过后就是彩虹;生活难免遭受苦难,雨过天晴终有阳光。四月你好!
5、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所以你应该这样想,那些冷漠和刻薄是理所当然,那些温柔相待才更应该珍惜。四月你好!
6、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四月你好!
7、淡然的心态,是人生的成熟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无奈,简单快乐,才是幸福的模样。四月你好!
8、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更好的人值得托付。慢有慢的好处,反正一切只会更好。四月你好!
9、不惊扰别人的宁静,就是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四月你好!
10、这个世界能轻而易举、毫不费劲做到的,只有贫穷和衰老,其它的都需要努力!四月你好!
11、别人的眼光不重要,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子才重要。四月你好!
12、无论世界是否待你温柔,请保持住你的善良,好运会与你不期而遇!四月你好!
13、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直在改变世界,但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四月你好!
14、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需要别人改变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好了。四月你好!
15、快乐有一点像感冒,传染得很快。四月你好!
16、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并无特别原因而快乐的人,他们仅仅因快乐而快乐。四月你好!
17、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快乐的顶点。四月你好!
18、改变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在困境寻找突破,才能找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更好途径。四月你好!
19、越是吵架生气的时候,越需要沟通;越是觉得累的时候,越需要相互依偎;越是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越要把彼此抱紧。四月你好!
20、改变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简单一下自己的心思,才能在困境寻找突破,才能找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更好途径。四月你好!
21、没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只有你心中有颗信念的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那里都会有灿烂的阳光。积极乐观、自由奔放,生活就应该明明朗朗!四月你好!
22、简单生活不粗俗,简约生活求韵致,要做到这点就让我们汲取这样一句话吧:追求简约从简单开始!四月你好!
23、简约和简单都是一种生活态度。简单快乐是什么?简单快乐是口渴时喝到了一口清泉,是迷路时发现了路标。快乐就是无所顾虑,没有烦恼;快乐就是无拘无束,尽情欢闹。四月你好!
24、回首往事,日子里竟全是斑澜的光影,记忆的屏障,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四月你好!
25、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四月你好!
26、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四月你好!
图片唯美带字(4月你好唯美带字图片)
01
时光总爱不言不语,不经意间,三月又将悄悄溜走了。三月过了,四月来了,春天最美好的时刻,终于来了。三月最后一天,好好告别过去,迎接全新开始。把这些话送给你,愿你新的一月,好好爱自己,好好拥抱自己。
02
在明媚晴暖的四月天空下,用诗意和清欢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生命的隽永和厚重,怎么开心怎么活,面带微笑,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再见三月,四月你好!四月,是爱是暖,是播种是希望!人间最美四月天!
03
四月的阳台将呈现另一番的景像,花开花落将不断的上演一幂又一幂,喜欢呆在阳台的花园里,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收进眼里,装入脑海里!再见了三月,四月你好啊!
04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新的一月,适当清零。放下抱怨,放下不悦。你若心宽,处处晴天。最美的风景就在前方,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你的一个微笑,带给大家愉悦的心情!微风拂面春意浓,桃花依旧笑春风。抬头见喜,微笑待人!三月再见,四月加油!
05
眼中有美,心中有爱,遇见美好,撞见幸福,每一天都是春暖花开!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06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莫负春光,莫负自己。在最美的四月天里,光芒万丈!
07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让我们花间一壶酒,一杯送过往,一杯敬明天,唯愿:莫负四月好时光!
08
岁月难留,悄悄溜走三月结束了,迎来了春天最美好的月份——四月!三月再见,感谢你曾送来温暖,四月欢迎你把春天打扮。
09
为爱付出,为梦想奋斗,为幸福努力,为自己而活。愿所有汗水都有收获,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负!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10
和三月说再见,问四月,你好。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最美是今天。今天,是有意义的一天,今天,是有收获的一天,意义是因爱的温暖,收获是温暖的陪伴。最美四月天,愿好好爱自己四月最美日,愿快乐每一天。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的句子图片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的句子如下:
1、三月再见,愿风里雨里,春风相伴,一路有你!四月你好。
2、再见三月,你好四月,愿所有的深情不被辜负,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看淡世事沧桑后,内心依旧铿锵有力。
3、三月再见,四月你好!往事不回首,未来不将就!
4、做一个温柔的人,浅浅笑,轻轻爱。四月,你好!
5、你不必逞强,不必说谎,懂你的人自然会知道你原本的模样。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6、眼中有美,心中有爱,遇见美好,撞见幸福,每一天都是春暖花开!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7、余生很长,你别慌,2022,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四月你好!
9、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图片唯美句子
四月你好唯美句子:
1、四月,你好啊,在最美的时光里,希望你成为最好的自己。放下昨日的烦恼和忧愁,努力往前走,迎接崭新的四月。
2、分手了就做回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同样有月升月落,也有美丽的瞬间,把他归为记忆。你好四月,再见三月!
3、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4、十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四月你好!
5、我们不小心跌倒时,不要急着爬起来,既然已经摔倒了,就在原地享受一下摔倒的滋味。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6、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7、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所以你应该这样想,那些冷漠和刻薄是理所当然,那些温柔相待才更应该珍惜。四月你好!
8、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在开放,默默悦人,却始终不引起过分热闹的关注,保有独立而随意的品格,这就很好。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9、我哪有能力,顾全所有人的感受,我自己的心情感受,我都照顾不好。四月你好!
10、你可以有一段糟糕的爱情,但不能放纵自己过一个烂透的人生。愿你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四月早安!
四月的朋友圈怎么发?
如下:
1、四月的电车沿线,除了春天和可爱禁止入内。
2、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3、带着三月的未完成,在四月奔跑起来,即使道路泥泞,也会收获遍野的烂漫。
4、四月我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上代号M124的小可爱,请多多关照。
5、四月要更加努力啊,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6、你喜欢四月吗?关于你我能想到最适合的就是四月了。春日刚刚复苏,太阳还是温暖的,有微风还有花草香,就像你的感觉,淡淡的,温柔的,却格外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