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餃子寓意圖片
餃子寓意圖片
餃子寓意圖片,遇上重要的節日的時候,很多地區都會吃餃子,每種餃子餡都有不同的美好的寓意,每家每戶煮餃子吃的時候都是為了討一個好意頭,希望有好事發生,下面和大家分享餃子寓意圖片。
1、過年吃餃子的寓意為「更歲交子」,「子」即為「午夜子。時」,「交」和「餃」為諧音,有「喜慶吉祥」和「幸福團圓」的含義。過年吃餃子,預示著吉祥如意、辭舊迎新。
2、包餃子寓意著喜慶吉祥、幸福美好。過年包餃子時全家人一起動手,不同分工,齊心合力的幸福時刻。包的是有滋有味的餃子,是將過去一年所有的不快瑣事全都包走願望,期盼的是新的一年的美好,體驗的是全家和諧相處的幸福味道。
3、煮餃子寓意著奔騰向前、蒸蒸日上。翻滾的水嘩嘩地開著,熱騰騰的蒸汽撲面而來,一個個白胖胖的元寶娃娃在鍋中上下翻騰,煮餃子的家人拿著勺子細心的、慢慢地將餃子在鍋中攪拌,所有人都期盼著餃子快快出鍋,元寶全部入庫,喜事像開了花一樣,也更期盼著自己的事業不斷進取、永不止步。
4、吃餃子寓意著合家歡樂,團圓安康。家家戶戶過年吃餃子時,全家人都會圍坐桌前一同進餐,將幸福共同分享。而且過年包的餃子也與眾不同,餃子里會有各種各樣的吉祥食品,像紅糖、大棗、硬幣等。每個人都會爭前恐後地碰碰運氣,誰吃到了預示著今年都會更有福氣、運氣和財氣。
5、吃餃子還有一種講究,那就是招待女婿,對於娘家人來說,嫁出去的女兒過年的時候那一定是要到自己婆婆家中過得,但是過完年一般是初三那就要回娘家的,這個時候女婿就是娘家人招待的對象,但是女婿別稱金龜婿,所以用餃子來招待他是最合適!而這時候的餃子一般都是那些有著特殊餃子餡,希望自己的`女婿能夠對自己的姑娘好點,家庭幸福!
6、春節吃餃子的象徵:春節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
一、吃餃子都愛哪種餃子餡
說到餃子餡,「有才何必多啟齒,萬般滋味肚中藏」這句贊美餃子的詩句在我們腦中閃現,這句詩正是贊美餃子餡的萬般滋味,萬種餃子有萬種不同的餡,所以就有了萬般美味,看自己喜歡吃哪一種餡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餃子餡有三鮮餃子餡,玉米蔬菜豬肉餃子餡,韭菜豬肉餡,白菜餡,胡蘿卜餡,白菜香菇餡等等。
二、不同餃子餡寓意不一樣
大抵上餃子餡有由各種蔬菜做成的素餡,各種肉做成的葷餡,還有肉和蔬菜混搭在一起的餡。春節間吃的餃子餡,還會根據不同的寓意放不同的食材,比如硬幣、紅棗、花生、栗子等等。
1、餡里放硬幣的餃子象徵著旺財好運,新的一年財源滾滾;
2、紅棗和花生餡的餃子象徵著早生貴子,而放栗子的餃子象徵著吉利;
3、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韭菜餡的餃子,覺得很平常,但是它也有很不一樣的意義的,韭菜餡報的餃子比喻著長久,有長長久久美滿幸福的美好夙願;
4、芹菜餡的餃子,象徵著勤勞,有所獲,有著對財富的祈福,更有著中國人勤勞的美德的贊譽,有所勞必有所獲;
5、白菜餡也是有著美好的寓意的,白菜白菜,它的諧音為百財,白菜餡的餃子就著發財之意;另外北方人還喜歡吃酸菜餡的餃子,那麼酸菜餡是不是也有什麼寓意呢?當然有,酸菜的諧音算財,數不清的財;
6、羊肉餡的餃子象徵著洋財,財源廣進的意思;
7、魚肉餡,魚,加上佳節,我們不難想到「年年有餘」這個吉祥如意的成語,所以魚肉餡的寓意就不言而喻啦。
總的來說,餃子餡有很多,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餃子餡也就花樣百出,每種餡也有這他們不同的含義和寓意,我就先為大家講解以上的這些,剩下的還有很多很多花樣的餃子餡待我們大家發現以及嘗試,作為吃貨的你,發現了哪些奇葩的餃子餡呢?味道是否如餡一樣奇葩?有空的周末或節假日閑暇之餘,有條件的人不妨去超市買材料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做一頓餃子宴,既能通過做餃子的過程享受做美食的愉悅感,又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還能吃上美味健康的食物!
不同餃子餡的寓意
1、芹菜餡——勤財之意的勤財餃子
勤有勤勞、勤奮的意思。勤財(芹菜),渭之勤勞財富,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贊美。
2、香菇餡——鼓財之意的鼓財餃子
香菇的形狀是向上鼓起,如同向上的箭頭,有股票大盤的勢頭,向上、飽鼓的意思。飽鼓之意,謂之鼓財。鼓即是高起,凸出(突出)也有長輩對晚輩表達出希望其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
3、酸菜餡—算財之意的算財餃子
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有算財之意。算:即清算,核計。如果錢多到要算好長時間,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或為對選擇的祝福,選擇大於努力,願大家都能有個好的選擇,選擇好並過自己的人生。
4、魚肉餡——年年有餘余財之意的余財餃子
余:意剩下來的,即剩餘,多出來的。多用來送祝福,祝您年年有餘,謂之餘財。付出的是辛勞,得到的就是財富,余留下來的是健康。魚肉餡象徵著聰明智慧,吉祥美好。
5、韭菜餡——久財之意的久財餃子
久即長久,是祈福長久,久久生財的物質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願人長久)。
6、牛肉餡——牛財之意的牛財餃子
牛是吉祥勤懇的象徵,自古以來,牛在世界各地都備受尊重。而現在一提到「牛」,就有牛氣沖天,「牛人」的感覺。在股市中,廣大股民更是對「牛」是更加的喜愛,吃了牛肉餡餃子,就能遇牛市,當牛人!
7、白菜餡——百財之意的百財餃子
白菜意為「百財」,廣納百財有聚財、招財、發財、百財聚來的蘊意。白菜還象徵著天長地久,堅貞純潔,清清白白。百財是百樣之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
Ⅱ 春節為什麼要吃餃子,餃子的來歷和傳說
什麼要吃餃子,原因有3個:
一是按照古代的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
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三是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話
餃子的來歷和傳說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 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 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 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 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 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 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 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 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 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 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 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 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 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 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 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 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 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 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 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 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 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 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 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 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 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 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 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 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 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 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 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 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 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 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 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 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 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 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 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 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 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 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 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 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 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 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為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餃子的由來:餃子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遠方的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回鄉和家人過冬節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
Ⅲ 為什麼要在新年的第一天吃餃子
關於新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個是為了紀念盤古的成立,結束這種混亂狀態。另一個是與「匈奴囤積」諧音,意思是「全囤積糧食」。此外,吃餃子的民間語言也在民間流傳,這與女媧的製作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黃土人的耳朵因天氣寒冷而容易凍掉。為了固定耳朵,女媧在人們的耳朵上扎了一隻小眼睛,用細線綁住耳朵,並把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以便做好耳朵。為了紀念女媧的成就,老百姓包餃子,用面條捏成人耳形狀,用餡(線)包裹,然後用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