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羽一家的故事及圖片
關羽(160-220),漢族。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後人有詩稱贊關羽: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此外,關羽還被台灣同胞視為恩主神。
關平,原為冀州關家莊莊主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被收為義子,從此作為關羽副將,隨關羽南征北戰,屢立功勞,逐漸成長為一員大將,曾與龐德戰平。關羽敗走麥城之際,關平跟隨,一同被捕,遭孫權殺害。
「關平」,河北關定之子,在關羽拜別曹操,過五關斬六將,護送二嫂投奔兄長劉備時,曾借居於關定家中,並收養了關定學武的次子為其義子,此後關平便隨關羽征戰四方。
關索,關羽的三子,三國演義第87回登場。關索自荊州失陷後,逃難在鮑家莊養病,傷勢痊癒之後入蜀,正趕上丞相諸葛亮南征,被拜為前部先鋒,一同南征,屢立戰功。
關索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很多民間傳說都提到了關索,水滸傳中的好漢楊雄的綽號也叫做「病關索」。關於關索的其他內容,請參閱詞條「關索戲」。
關鳳,關羽之女,孫權曾為長子孫登求婚,遭關羽所拒,並辱罵來使。
關興,字安國。關羽之子,於關羽死後繼承爵位。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丞相諸葛亮十分器重他。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蜀漢龍驤將軍,關羽的次子。關興原隨父關羽在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七軍後,關興前往漢中報喜。後
⑵ 關羽霸氣威嚴的圖片
關羽雕像的圖片如下:
《三國志》書中並未記載關羽於哪一天出生,後世對關羽的出生一直飽受爭議。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而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
(2)關公圖片大全高清擴展閱讀:
民間信仰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台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釋教對關雲長的信仰只是限於供奉,並無祈禱、贊頌以及供奉儀軌,而在藏傳佛教中,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軌,如章嘉大師、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雲長簡略供贊。
在傳統戲曲中,關羽屬於」生「角,臉譜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間三粒,鼻子左右各兩粒;七粒硃砂痣,紅似點血,因此顯得格外威風。
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有《斬熊虎》、《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屯土山》、《月下斬貂蟬》、《過五關》等等。
⑶ 關羽霸氣威嚴的圖片
關羽雕像的圖片如下:
《三國志》書中並未記載關羽於哪一天出生,後世對關羽的出生一直飽受爭議。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耐梁模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
(3)關公圖片大全高清擴展閱讀:
民間信仰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台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釋教對關雲長的信仰只是限於供奉,並無祈禱、贊頌以及供奉儀軌,而在藏傳佛教中,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昌緩軌,如章嘉大師、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雲長簡略供贊。
在傳統戲曲中,關羽屬於」生「角,臉譜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間三粒,鼻子左右各兩粒;七粒硃砂痣,紅似點血,因此顯得格外威風。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有《渣滾斬熊虎》、《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屯土山》、《月下斬貂蟬》、《過五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