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元旦的手抄報內容 清楚
元旦是1月1日,每個國家都會過元旦,因為這是公歷新年的一天,寓意美好的開始。在我國,元旦一詞指的是一年的第一天,新年主要還是說春節,但是其意義在我們心中是一樣重要的。那麼,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好呢?以下是萬年歷小編整理的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供參考哦。
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
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
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1
元旦簡介資料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中國元旦習俗
1、吃水餃
水餃在我國是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因其外形與古代的元寶相似,具有吉祥財富的美好含義,在比較重要的節日一把都會吃水餃。家人團聚圍坐一堂,吃著熱氣騰騰的水餃,雖然一切都很簡單,但是節日的氛圍便能就此展現。其實這也是與家人團聚的一種方式,借著節日的機會多與家人朋友多一些時間相處。
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
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2
2、團體活動
團體活動是指晚會等相關活動,大家紛紛上台展現自己的才藝,不僅能在眾人中表現自己的優點,還能增添節日的喜慶,如果是單身那麼還能增加結識異性的機會。歡聲笑語、載歌載舞,這便是元旦了。
3、互送禮物
元旦既然如此重要互相贈送一些元旦禮品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送給你的同事辦公用的鋼筆,充滿甜蜜的新年喜糖等。如果是送給女朋友或是愛人,那麼禮物就更需要好好用心了。
元旦的慶祝方式
1、中國
中國人在元旦這一晚通常會參加各種跨年活動,比如跨年晚會、跨年演唱會、跨年煙火會等等,或和親朋好友一同熱鬧的度過。此外,還有一些地方的人會在元旦這天吃湯圓或者雞蛋等食品,為新的一年討一個吉利的好彩頭。
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
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3
2、英國
英國人在元旦的前一天,通常會准備好酒和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此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3、德國
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此外,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4、法國
法國人喜歡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所以在元旦清晨他們就會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2020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2020元旦手抄報內容大全
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4
5、瑞士
瑞士人在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他們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B. 關於元旦手抄報的內容
中國古代元旦的由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的平線,意為太陽從的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的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布和命名。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現在的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最早的元旦由來
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的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的平線上升起的時候。
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西方元旦由來
西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一天定為西歷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原本以為教皇把耶穌誕生年作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穌有關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還應該是12月25日耶誕日為過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沒有耶誕隆重。
元旦的慶祝方式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的古詩和詩歌:
《如夢令元旦》
毛澤東(1930年1月)
寧化丶清流丶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元旦試筆》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C. 元旦手抄報快樂一點簡單一點
1.慶元旦,迎新年手抄報資料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2.關於元旦:元旦的來歷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http://..com/link?url=X53BNGKfkglZcMUjDwKmtyjbUN5__FUG6nMpNu-_qks1ygVnDr_sxma
D. 五年級元旦手抄報8開紙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三條理由Three Reasons
Teacher: Stone, give me three reasons why you know the Earth to be round.
Stone: Ma says so, Pa says so, and you say so!
老師:斯通,說出三條理由來證明地球是圓的。
斯通:媽媽是這么說的,爸爸是這么說的,你也是這么說的。
A Fox, just at the time of the vintage, stole into a vine-yard where the ripe sunny Grapes were trellised up on high in most tempting show. He made many a spring and a jump after the luscious prize, but, failing in all his attempts, he muttered as he retreated:"Well what does it matter! The Grapes are sour!"
譯文: 正當葡萄熟了的時候,一隻狐狸偷偷地溜進了葡萄園。葡萄架上高高地掛著亮晶晶的、熟透了的葡萄,顯得十分誘人。他跳了好幾跳,蹦了好幾蹦,想吃到這甘美的葡萄,但是他的企圖全落空了,走開的時候,他自言自語說:"得了!這有什麼!這葡萄是酸的。"
E. 春節手抄報圖片.要五年級的,不要很簡單,也不要很難.字數最好少一點.
很久以前,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而且據說是中國的新年。對於中國人來說,它的重要程度和西方的聖誕節一樣。這一年一度的慶典日期被定在了陰歷相當於格里高利歷,所以假日改變的日期從一月末變為二月初。 對於黃皮膚的中國人來說,這個解釋實際是始於春節的前夕結束於第一個月圓之日的15。而第一個月圓之夜一般情況下被稱作元宵節,意味春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官方節日時間上結束。
春節在中國是最重要最流行的節日。很久以前,過春節時,人們常常需要整理打掃房間。並且去花市買些鮮花。春節期間,成年人常常要給小子壓歲錢。人們常要在一起聚餐,有些人午夜還會吃餃子。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寓意的新年寄語及財神像和掛大紅燈籠等.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不遠千里回到家裡。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用餃子象徵團聚。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如西方的聖誕節,是中國盛大的節日。孩子們非常喜歡春節的到來,因為每逢春節,孩子們就會有美味的佳餚,漂亮的衣服,和心儀的玩具。春節期間,無論身在何方的人們都會回到「老家」同家人度過。在這種喜慶的日子裡,人們往往做兩件事,一是吃好,二是玩好。人們采購各種各樣的食物,做著各式各樣的美味,用不同方式盡情娛樂。
應該可以吧?夠短吧?歡迎採納哦!
F. 5年級歡慶元旦手抄報,元旦節的由來,(200-300就行)太多的不要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G. 五年級元旦手抄報字少一點100
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夢釣子陵
H. 2016年元旦手抄報(字少,簡單,又漂亮)
元旦的來歷:四季新元旦 萬壽初春朝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I. 元旦手抄報簡單又漂亮而且字又大
想要簡單又好看的海報,就直接寫一些關於元旦的古詩啊!還有來歷,再畫一些圖案就好了
J. 元旦手抄報比較簡單的二十字
一、元旦的來歷: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西歷的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二、元旦的慶祝方式有哪些: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三、關於元旦的笑話
一個雞蛋去茶館喝茶,結果它變成了茶葉蛋;
一個雞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結果它變成了松花蛋;
一個雞蛋跑到了山東,結果它變成了魯(鹵)蛋;
一個雞蛋無家可歸,結果它變成了野雞蛋;
一個雞蛋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上,結果它變成了導彈;
一個雞蛋跑到人家院子里去了,結果它變成了原子彈;
一個雞蛋跑到青藏高原,結果它變成了氫彈;
一個雞蛋生病了,結果它變成了壞蛋;
一個雞蛋嫁人了,結果它變成了混蛋;
一個雞蛋跑到河裡游泳,結果它變成了核彈;
一個雞蛋跑到花叢中去了,結果它變成了花旦;
一個雞蛋騎著一匹馬,拿著一把刀,原來它是刀馬旦;
一個雞蛋滾來滾去,越滾越圓,結果就變成了圓蛋--元旦快樂!
四、關於元旦的古詩和詩歌:
《如夢令元旦》毛澤東(1930年1月)
寧化丶清流丶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元旦試筆》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新年作》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守歲》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