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扇面型國畫製作
現在一張紙上面用鉛筆畫一個扇面
然後在你圈的扇面裡面繪畫
你直接送到裝裱的地方 把要求給他們一說
、他們就會給你搞定
『貳』 在圓形的扇子上能畫哪些又簡單又好看的圖案
何文錚,1963年生於北京,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1986年作品《荷塘》入選「八十年代中國畫展」;1987年作品《清流》入選「青年美展」;1988年作品《乾坤清氣》入選「八十年代中國畫。
『叄』 在扇子上畫國畫,有什麼技巧。我畫國畫的。
工具/原料:毛筆、顏料。
1、首先,把喜歡的圖案列印出來,然後放在扇子下面,看看構圖是否好看,大小是否合適。
5、等剛上色的都幹了以後,用毛筆或者水筆寫字,完成這幅畫。
『肆』 扇面上畫什麼好呢
畫扇面嘛 其實說是 古色古香的好 比較有味道 但是現在是個 不斷創新的世界 只要畫出自己的個性 可以儒雅 可以簡約時尚 都可以的
『伍』 國畫牡丹四扇屏圖片怎樣畫扇面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陸』 國畫怎樣畫在扇面上
扇面作畫其實並不難!主要要有工具,「扇撐子」可以把褶皺的燃面抻平壓直,然後就可以施展水墨了,當然扇面並不像宣紙上那麼好畫,因為它不吸水,但又不像熟宣紙,所有要用小筆,小寫意,慢慢畫。。。。如果沒有「扇撐子」也可以找一塊木板,用夾子把扇面夾住,抻平。。。。
『柒』 摺扇上畫國畫,畫什麼最簡單
這個。。。。人家國畫的扇面是在宣紙或者絹布上邊畫好了,再表上去的,你問我這么表上去。。。我要是會的話,人家賣扇子的不就沒飯吃了么,著屬於一種工藝來的。你要是想在表好的扇子上畫畫的話,你這種情況,估計用丙烯仿一下國畫吧,也只有這種顏料坑能畫上去了,至於渲染,你就一層一層罩吧,你說臟的話,可以用水彩顏料,我在a4紙上裝國畫,就是用水彩裝的。。
『捌』 國畫畫什麼最簡單
相對西洋畫來說,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西洋畫呢?則講求「以形寫形」,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這是不無道理的。
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還表現在其藝術手法、藝術分科、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多個方面。按照藝術的手法來分,中國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工筆就是用畫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而寫意呢?相對「工筆」而言,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到。兼工帶寫的形式則是把工筆和寫意這兩種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
從藝術的分科來看,中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它主要是以描繪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而中國畫中的畜獸、鞍馬、昆蟲、蔬果等畫可分別歸入此三類。
中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畫的構圖一般不遵循西洋畫的黃金律,而是或作長卷,或作立軸,長寬比例是「失調」的。但它能夠很好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同時,在透視的方法上,中國畫與西洋畫也是不一樣的。透視是繪畫的術語,就是在作畫的時候,把一切物體正確地在平面上表現出來,使之有遠近高低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這種方法就叫透視。因透視的現象是近大遠小,所以也常常稱作「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用焦點透視,這就像照相一樣,固定在一個立腳點,受到空間的局限,攝入鏡頭的就如實照下來,否則就照不下來。中國畫就不一定固定在一個立腳點作畫,也不受固定視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據畫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腳點移動作畫,把見得到的和見不到的景物統統攝入自己的畫面。這種透視的方法,叫做散點透視或多點透視。如我們所熟知的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內外豐富復雜、氣象萬千的景象。它以汴河為中心,從遠處的郊野畫到熱鬧的「虹橋」;觀者既能看到城內,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橋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橋下的船;既看得到近處的樓台樹木,又看得到遠處縱深的街道與河港。而且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畫焦點透機的方法去畫,許多地方是根本無法畫出來的。這是中國的古代畫家們根據內容和藝術表現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透視方法。
在用筆和用墨方面,是中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古人總結有勾線十八描,可以說是中國畫用筆的經驗總結。而對於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為用,干、濕、濃、淡合理調配,以塑造型體,烘染氣氛。一般說來,中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經驗,亦有惜墨如金的畫風。用墨還要有濃談相生相融,做到濃中有淡,淡中有濃;濃要有最濃與次濃,淡要有稍談與更淡,這都是中國畫的靈活用筆之法。由於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及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是二者也存在著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繪畫,而繪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筆墨二字被當做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它不僅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中國畫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講究,所用顏料多為天然礦物質或動物外殼的粉未,耐風吹日曬,經久不變。敷色方法多為平塗,追求物體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變化。
以上談的中國畫的特點,主要是指傳統的中國畫而言。但這些特點,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內容和形式也隨之更新,並不斷地發生變化。特別是「五四」之後,西洋畫大量湧入,中國畫以自己寬闊的胸懷,吸收了不少西方藝術的技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但是,不管變化如何,中國畫傳統的民族的基本特徵不能丟掉,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應該保持並發揚光大,因為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的體系,它在世界美術萬花齊放,千壑爭流的藝術花園中獨放異彩。中國畫是我們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中國畫從形式上區分,大致可以歸納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其中工筆畫的產牛源遠流長,並有過輝煌的成就。1972午春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元前206—公元25年)墓中發現的漢代帛畫,就顯示出工筆畫的高超水平。在唐代(公元618—907午)以前,工筆畫可以說足中國繪畫的主體。至宋代(公元960—1279午)工筆畫和寫意畫雖然並重,但工筆畫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只是到了元(公元1271—1368午)、明(公元1368—1644年)時期,某些文人畫家崇尚寫意手法,提倡水墨畫而致使工筆畫口趨衰微。然而發展到了近現代,人們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革新中國畫之後, 工筆畫才逐漸有了轉機,不過中國工筆畫藝術真正得到復興還是在現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 國家重視民族藝術,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創作方針, 中國畫也隨著整個文藝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個新的發展時期。不少畫家在傳統中國畫以及年畫、連環畫、壁畫等領域中,廣泛地採用廠工筆畫技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出現了如《考考媽媽》(姜燕作)、《西廂記》(王叔暉作)、《大鬧天宮》(劉繼鹵作)、《同歡共樂》(劉文西作)、《玉蘭黃鸝》(於非間作)等優秀作品。不過由於畫壇積習甚深,致使工筆畫這一畫種尚未達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程度。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地才真正迎來了藝術的春天。這時工筆畫藝術才得以顯現出其蓬勃的生機。當今的工筆畫創作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既有反映古歷史題材或貼近現實生活內容的人物畫, 又有意境清新、別開牛面的山水畫以及牛機盎然、栩栩動人的花鳥畫;畫家們在藝術和技法的運用上也爭相展示各自的特色, 並皆有所創新。更為可貴的足,畫家們在實踐與創新的過程之中,越來越發現工筆畫藝術及其技法有著極大的潛能,其表現力之強、適應性之廣,使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必然會有無限廣闊的前途。
藝術反映時代, 當今的工筆畫藝術足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加以創造和革新的,它融進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在整體上真正展現出了時代的風采和面貌。這本畫冊正足反映這轉變發展時期工筆畫的藝術風貌。
中國畫構圖的特點 1.散點透視 2.平面布置 3.隨「意」組合 4.詩書畫印 5.立軸、長卷、扇面、...
構圖,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現代繪畫中稱為構成,新老觀念雖有不同,但基本含義還是共通的。人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之中,現實世界的時間是流逝的、無限的,空間是三維立體的,無邊無界的;而人的創造物——繪畫,就時間而言是凝固的、有限的,就空間而言是二維平面的,有邊界的。這兩者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卻又有著最密切的對應聯系。所謂構圖,就是將無限的立體結構轉換成有限的平面結構。這種轉換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創造過程。尤其是現代繪畫,這種轉換以純粹創造的外表顯示出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系就更為抽象了。
『玖』 扇面國畫叫什麼
就是叫作扇面。
扇面顧名思義就是扇子形狀的一個面,在幾何上是這樣定義何為扇形的: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扇形,那麼扇面是不是就是一個扇形的面呢?其實並不是。
扇面的創作
摺扇的扇面上寬下窄,呈扇形。畫家在命筆之時必須考慮在這種特定的空間范圍中安排畫面,精思巧構,展示技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匠心獨具,筆隨意轉,化有限為無限,創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巧妙的構圖,使扇面展開時不覺得是畫在半環形式的扇面上,感覺如同畫在一張平整的長方形的橫幅上一樣。扇面的書畫更能反映每位書畫家的藝術真諦。
摺扇面先以材料取扇形,在中間折一印,然後,按扇匹寬度及形狀,從中間分別折之。折畢,剪齊兩頭,正面朝下覆於案上平開刷糊,每隔一折印中間粘一小紙條,再合一紙或綾絹,掙壁,干後按原印折起,刺齊兩頭,套邊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