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可爱图片 > 棘龙渔夫可爱的图片

棘龙渔夫可爱的图片

发布时间:2022-11-12 21:46:34

‘壹’ 这是什么动物

帆棘龙

帆棘龙(Spinosaurus)是巨大的二足行走的食肉性恐龙。在拉丁文中spin是棘或针的意思。巨大的身体与霸王龙等长,但更重,长15米,重18吨。头骨和下颌特征显示帆棘龙的头骨长而低,鼻骨弯曲。鳄鱼一样的颌骨和牙齿。最显着的特征是背上支撑着一张皮膜构成的帆,帆棘龙因此得名。这背上的皮帆高达1.6米。对于背上皮帆的功能有较多争论。帆棘龙不是唯一的背上具有皮帆的兽脚类。其他有帆的兽脚恐龙包括Acrocanthosaurus、Becklespinax,但这两种龙的背帆比帆棘龙的小。帆棘龙产于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白垩世中晚期地层。

‘贰’ 棘龙和史前巨鳄谁更强,它们是霸王龙的噩梦吗

棘龙:最长的食肉恐龙

棘龙(Spinosaurus),意为“背上长棘的蜥蜴”,生活在约一亿年前早白垩纪的北非。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兽脚类恐龙之一。

霸王龙与棘龙的骨骼复原图对比

至于史前巨鳄,体重只有霸王龙的三分之一,就更无法与霸王龙相比了,别说霸王龙在河边饮水,就算涉水过河,也没有巨鳄敢招惹它。

‘叁’ 史上最强的恐龙有哪些

1、棘龙

作为十大凶猛恐龙之一,马普龙的特点非常明显,马普龙虽然凶猛,但是身体并不大,甚至有些干瘦,但它们的利器在于自己的牙齿,比大部分恐龙的牙齿都要锋利得多。科学界对于马普龙如何猎食一直有不同说法,科学家们都各持己见,但认同度比较高的说法是马普龙喜欢群居生活,几只马普龙会一起合作捕猎,尤其是面对体型较大的猎物时,它们更会团结起来。

‘肆’ 埃及棘龙是最强大的恐龙吗

我们以《侏罗纪公园3》中棘龙的复原为例,这条巨龙体长可达18米,站起来时棘背距离地面的高度达到了7米,体重将近14吨。这个体型远远超过了已知的任何一种巨型肉食性恐龙,也正是因为具有如此巨大的体型,棘龙毫无疑问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巨身、长嘴、尖牙、利爪,这一切让棘龙具备了最强的战斗力!

图注:《侏罗纪公园3》中的棘龙,复原上还是有一些错误的,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两脚站立的棘龙,图片来自网络

在棘龙强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直以来化石的缺乏。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棘龙化石,但是却从来没有发现过棘龙的后肢部分。直到2014年,古生物学家研究了一只保存了部分后肢的棘龙化石,然后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论文:棘龙的后肢其实很短,比前肢长不了多少。所以最新的棘龙复原从原来的两条大长腿变成了两条小短腿。原来双脚站立的高大棘龙现在只能以四肢在地面上缓慢行走,身高和身体强壮程度也大大缩水。

图注:四肢行走的骨骼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四肢行走的棘龙复原图,作者:赵闯

棘龙的身体结构实际上更适合在水中游泳,捕捉鱼类,而不是在陆地上追逐猎杀其他恐龙,它也由原来陆地上的狂暴巨龙变成了废柴的水中渔夫。

图注:下水游泳的棘龙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棘龙最新形态的复原让它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棘龙不但失去了原有的爆表战斗力,而且由于其体型缩水,空有18米体长的棘龙体重与霸王龙相当,甚至还不如霸王龙。因此,棘龙也不再是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啦,在这里要恭喜霸王龙再回恐龙王的宝座。

棘龙身材与体型统统缩水,战斗力也严重下滑,但并不代表棘龙真的就是一个废柴!作为一种体型非常巨大的肉食性恐龙,棘龙依然有两大法宝,保证其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第一,棘龙的脑袋有1.75米长,比霸王龙还要长,但是嘴巴狭长。在它狭长的大嘴巴中长着两排圆锥形的锐利大牙,其中最长的牙齿长度超过了22厘米,想象一下这样一嘴牙咬在身上是多么的恐怖!

图注:棘龙嘴中长满了尖牙利齿,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棘龙的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棘龙的手上长有大爪子,它的前肢长度超过2米,手上第一指爪子的长度更是超过了40厘米!这样的大爪子,再配合着粗壮有力的前肢,同样具有可观的杀伤力。

图注:棘龙的大爪子,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棘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长着尖牙利爪的棘龙虽然在战斗力上已经不能与霸王龙、南方巨兽龙这样的巨型肉食性恐龙媲美,但是对付大部分中小型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棘龙的战斗力在恐龙中还是相当靠前的,毕竟它有巨大的体型、尖锐的长齿和弯曲的大爪子。

如果将棘龙放在今天的地球上,有能力杀死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啦。

‘伍’ 古生物学家发布棘龙潜水的又一证据

听说最近棘龙( Spinosaurus )又搞了一个大新闻,而且还上了《自然》杂志?

图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

就在几天前,古生物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肉食性恐龙水下觅食》(Subaqueous foraging among carnivorous dinosaurs)的论文,给棘龙长时间呆在水中(亲水性)的观点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第一作者是菲尔德自然 历史 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Matteo Fabbri。


图注:Matteo Fabbri(右一)与其他古生物学家在一起,其中左二是易卜拉欣,中间的则是保罗·塞利诺,他们都在棘龙的发现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实棘龙下水捕鱼,整天泡在水中的观点并不新颖,当2020年初棘龙的尾巴被发现和公布以后,它喜欢下水并且长时间呆在水中的习性就算是实锤啦,所以这次研究也算是锦上添花,而非颠覆认知。


图注:棘龙的尾椎骨化石


图注:根据发现的化石对棘龙尾部形态的重建


图注:2020版棘龙复原

这一次古生物学家选择的视角是观察恐龙的骨密度,因为在动物之中,通常骨密度越高,就越习惯于生活在水中,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鸟类中的企鹅和哺乳动物中的河马等等。


图注:游泳的企鹅

既然想要获得关于恐龙骨密度的材料,那就要切开化石看切面,于是切骨狂魔们的狂欢开始啦。古生物学家一共找到了380只动物的化石和骨骼,而这些动物来自于291种动物,包括了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这些动物中就包括了棘龙,此外还有它的两个近亲,一个是似鳄龙( Suchomimus ),另一个是重爪龙( Baryonyx )。


图注:研究中设计的动物骨骼及化石切片,真的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经过切骨、扫描、分析,古生物学家获得了大量的数据。果不其然,棘龙的骨密度高达0.968.,和企鹅差不多,毫无疑问水性很好,是最喜欢呆在水中的恐龙。似鳄龙的骨密度是0.68,看来不喜欢玩水,平时都是像苍鹭一样双脚站在潜水中捕鱼。

重爪龙与似鳄龙外形相近,理应习性相似,可测算得到其骨密度的数据令人震惊,它的骨密度竟然也达到了0.9以上,显然是白垩纪潜水俱乐部的新成员,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水里呢。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数据的支持,在论文中关于重爪龙的骨骼图尾部的剪影变得好宽,这在水中就是推进用的“船桨”。


图注:论文中出现的棘龙科动物的骨骼及轮廓


图注:在水中游泳捕鱼的重爪龙


图注:欢迎重爪龙加入白垩纪潜水俱乐部

令人感到意外的不仅有重爪龙,还有许多恐龙的骨密度都让人感到意外,比如哈兹卡盗龙( Halszkaraptor )。研究发现,哈兹卡盗龙的骨密度只有0.493,与其他陆生恐龙的骨密度无异,而它可是有“白垩纪小黄鸭”的外号的,所以至少有骨密度上无法支撑她是一种长时间呆在水中并且善于潜水的恐龙。


图注:部分物种的骨密度,你能找到哈兹卡盗龙吗?


图注:哈兹卡盗龙的复原


图注:哈兹卡盗龙游泳的复原


扯远啦,还是回到正题哈!自从棘龙被发现之后,不断有化石证据和研究表明它们是恐龙家族中的另类,是白垩纪的超级渔夫,而随着桨形尾巴、可能带蹼的后肢,氧同位素水平以及本次骨密度的研究,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棘龙拥有极高的亲水性,是善于水下互动并且以鱼类为主食的巨型肉食性恐龙。


图注:棘龙真的不折不扣的白垩纪大渔夫啦



排版:江氏小盗龙

图片及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陆’ 棘背龙以捕鱼为生,为什么还能轻松打败霸王龙

史前世界中,有两大非常知名的恐龙,一个是霸王龙,一个是棘龙。此处我们简单的来分析一下二者的情况。

棘龙与霸王龙,都有各自的“粉丝”,喜爱一种动物未必要毫无科学依据的把它描述得十分强大,而应更客观地去探索发现最真实的它。

‘柒’ 棘龙——逐渐散去的迷雾

棘龙跟似鳄龙、重爪龙等近亲最大的特征是那个跟鳄鱼十分相似的头骨,而将棘龙从它的亲戚中区分开来则是那个极其显着的背帆。这个背帆是由棘龙的神经棘组成,同时这也是“棘龙”这个名字的由来。

棘龙在分类上属于兽脚亚目恐龙里的坚尾龙类并且作为棘龙科以及棘龙属存在,而棘龙属里包括了棘龙的模式种“埃及棘龙( Spinosaurus aegyptiacus )”和其他不确定种。

自从1912年被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并于1915年命名以来,古生物学家们对棘龙的发掘与研究总是带来颠覆性的结果,棘龙的形象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冲击着大众的眼球。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了解下棘龙在古生物学 历史 和近代研究中的一些里程碑。

上文所说的埃及棘龙的正模标本BSP 1912 VIII 19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1912年在埃及的西部发现的。这个标本包括有一块下颚骨,一些牙齿和脊椎,而部分脊椎有着极长的神经棘。

尽管这个标本相当不完整,但是古生物学家们已经能够从尖锐的牙齿判断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全新的且外貌奇特的大型肉食恐龙,虽然这些牙齿缺少用来切割的锯齿且呈圆锥状。

但是斯特莫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办法推断出这种恐龙到底长什么样,因为这种恐龙背上的神经棘实在是太长了,此前还没有发现过有类似结构的肉食性恐龙,同时这个标本也缺失了四肢的化石,这个缺失使棘龙的站姿成迷,完全不知道这种恐龙到底是两足还是四足行走,爪子到底长什么样。根据当时对恐龙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推测棘龙也像其他两足行走的恐龙一样,有着跟袋鼠一样的站姿。

不幸的是,这个标本在从埃及运回德国慕尼黑博物馆的途中遭到了损毁,而剩下的骨头则在1944年二战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中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战后,由于有关棘龙化石的记录只剩下了斯特莫遗留的照片,对这种恐龙的研究一度停滞,直到70年代在摩洛哥地区发现了疑似是棘龙的化石,这种神秘的恐龙才重新回到古生物学家眼里。

在当时,古生物学家们就棘龙到底是两足还是四足行走有着极大的争论。

1986年,一种头骨跟棘龙相似并在后来被确定为是棘龙近亲的恐龙的出土,为“两足行走”拿下一城,这种恐龙就是重爪龙( Baryonyx )。

重爪龙的名字来源于模式种化石那长达30厘米的大爪子。这种恐龙出土的化石比起当时几乎只能依靠照片来研究的棘龙要多出不少,甚至能够确认它是两足行走的动物,因此很多古生物学家就下意识地默认了棘龙也是跟重爪龙一样,是两足行走的动物。

随后,恐龙在1993年《侏罗纪公园》(后面简称JP)的宣传下,对流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恐龙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棘龙也在这股潮流的带动之下,于2001年,登上了大荧幕。在那一年上映的《JP3》里,一只体型比着名的霸王龙还要巨大,性情残暴,水陆两栖的杀戮机器出现在了大众的眼里。

棘龙的形象复原是否准确暂且不说,JP里的棘龙形象已经成为一代经典,向这个世界展示了大型肉食恐龙不仅仅只有霸王龙,还有这样一种长相奇异的恐龙。

然而古生物学是一门充满变数的学科,棘龙的故事可不会止步于此。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棘龙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出来。在2005年,一个编号为MSNM V4047的棘龙吻部化石在摩洛哥发掘出来。根据当时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个标本可能是2005年为止发现过的体型最大的棘龙,体长可达16-18米,体重约为7-9吨。

最重要的是这个吻部化石有着大量的孔洞,而类似的孔洞可以在现代半水生鳄鱼中发现。鳄鱼的这些孔洞主要用途是感知水下的压力,因此MSNM V4047的发现为棘龙水栖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即使对棘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棘龙的形象仍一直维持在JP3的两足杀戮机器,直到2014年由古生物学家尼扎尔·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的一具在摩洛哥发现的标本的发表,这个形象受到巨大的冲击。

这具化石编号为FSAC-KK 11888,是一具棘龙后肢化石。

相较于其他两足行走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例如霸王龙和南方巨兽龙,棘龙的骨盆比例较小,后脚的长度也相对较短。这些骨头皆为实心骨,实心骨一般可以在那些需要在水里控制浮力的动物上找到。爪子的形状也相对扁平,对划水可能有极大的作用。

FSAC-KK 11888的发现一下子将棘龙从JP3的形象转变成为四足渔夫,这放在当时的古生物学界可谓是大地震。

不过也有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个标本很可能是一具拼凑起来的化石,还有些认为这种复原并不合理。话虽如此,棘龙的四足水栖形象从这时已经被大众默认了下来。

真正让棘龙形象一锤定音的则是最近发生的事。在2020年4月,古生物学家易卜拉欣发表了文章,公开了一些FSAC-KK 11888在2014年并没有被发掘出来的部分,这些化石完整地展示出一条棘龙的尾巴。

首先这些化石包括36枚尾椎骨化石,而这些化石是来自FSAC-KK 11888这个个体的位置,这样证明些化石是来自同一只棘龙的。

同时这些化石的样貌跟当年斯特莫在1934年描述的在埃及发现的棘龙尾巴化石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说明摩洛哥和埃及两地的棘龙其实是同一物种。

这条尾巴有着极长的神经棘,这一特点在恐龙里是前所未有的,而在现代动物里,一些水生的蝾螈有着极其相似的尾巴,这就意味着棘龙是长有尾鳍的!这样的尾巴能够给棘龙在水中游动提供相当大的推进力。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的模拟,发现棘龙尾巴在水中提供的推进力比一般大型兽脚类恐龙的尾巴大8倍,这一测试结果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棘龙是高度发达的水生恐龙,再加上在几个棘龙化石发掘地发现的其他动物例如各种鱼类和鲨齿龙等肉食性恐龙,古生物学家们能进一步还原出早白垩纪时期的生态从而让棘龙变得更加真实。

不过棘龙的前肢目前尚未找到,古生物学家们并不能完全确认棘龙是否是四足行走,所以我们离见到棘龙完整的面貌还有一段距离。

相信在学者们不断发掘之下,我们总有一天能够像霸王龙一样,见到这位水生王者的完整身姿。


本文作者: 黄泽熙

STEAMCorner 蒸汽角 古生物项目课程设计及讲师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生物系古生物学专业

艾伯塔古生物实验室负责化石修复工作

温哥华动物园和埃德蒙顿动物园从事动物保护

SC线上科学项目《一块穿越了9500万年的神秘化石》的设计者和主讲老师

‘捌’ 被称为恐龙第一的棘龙有什么本事

人说:棘龙是史上最强的食肉恐龙,因为它有着最大的体型,也有的人说:棘龙不过就是一个只会捕鱼的“渔夫”而已。两种说法都有着大批的拥护者,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靠谱呢?真实的棘龙在恐龙时代的定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棘龙是已发现的恐龙中,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龙,所以它能担当起“恐龙第一”的称号,其次,棘龙并不是只会捕鱼的“渔夫”。

‘玖’ 棘龙是恐龙之王吗

棘龙是恐龙之王。

以《侏罗纪公园3》中棘龙的复原为例,站起来时棘背距离地面的高度达到了7米,体重将近14吨。这个体型远远超过了已知的任何一种巨型肉食性恐龙,棘龙毫无疑问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巨身、长嘴、尖牙、利爪,这一切让棘龙具备了最强的战斗力。

棘龙头部如上龙或鳄鱼,长条形,适合捕鱼,捕鱼时会把嘴伸进水里,然后然嘴巴上的小孔发送辐射源感知猎物的存在,科学家认为这和鳄鱼的头骨有着相似的特征。

特点

棘龙的后肢其实很短,比前肢长不了多少。所以最新的棘龙复原从原来的两条大长腿变成了两条小短腿。原来双脚站立的高大棘龙现在只能以四肢在地面上缓慢行走,身高和身体强壮程度也大大缩水。棘龙的身体结构实际上更适合在水中游泳,捕捉鱼类,而不是在陆地上追逐猎杀其他恐龙,它也由原来陆地上的狂暴巨龙变成了废柴的水中渔夫。

‘拾’ 棘龙是恐龙之王吗

棘龙不是是恐龙之王。

霸王龙才是恐龙之王,其身长超过14米,体重高达14.85吨,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堪称史上最强大的食肉恐龙,超越过去发现的所有肉食性恐龙。

棘龙是现代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一种肉食类恐龙,化石于1915年在埃及被挖掘出,据科学家挖掘出的化石发现,它的最高体长能达到20.7米,而脚到地面的高度也有270到400厘米,预测最重的体格为26吨。

棘龙的简介

棘龙大约生活在1.13亿年前-9300万年前,白垩纪中期时的非洲北部沿海地区,到21世纪那里早已成为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

但在当时还是大片植被茂密、食物充足的河口三角洲,与棘龙分享同一片土地的,还有鲨齿龙等食肉恐龙,不过它们因棘龙属半水生恐龙,很少跟棘龙抢食。

阅读全文

与棘龙渔夫可爱的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岁宝宝发型男孩图片 浏览:951
骑美女坐骑图片 浏览:436
怎么将word中的图片转换为jpg格式 浏览:772
如何把删除相册的图片找回来 浏览:500
动漫人物全身素描图片 浏览:310
雏鹰简笔画图片大全 浏览:2
城管冬衣服图片 浏览:912
欧美美女透视图片 浏览:355
火烤干衣服的图片 浏览:872
如何删除朋友圈全部图片 浏览:718
图片张艺兴动漫图片大全 浏览:725
动漫图片摔倒 浏览:683
丰胸美女大图片搜索 浏览:889
箭牌浴室柜图片及价格 浏览:224
男生短发超短图片 浏览:949
word文档嵌入图片不能复制 浏览:673
骂街的图片带文字 浏览:153
蓝珀价格图片 浏览:487
伤感的图片配图男生 浏览:128
qq头像男生背影图片动漫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