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們誰有貓和老鼠貓狗老鼠一套圖片
B. 《狗貓鼠》的主題、主要內容、人物形象
1、主題思想:
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惡暴虐者的態度;結尾時在敘及眼前對付「貓們」的態度和策略時,對當時社會上縱容邪惡,不能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了鞭撻。
同時表現了作者與軍閥斗爭到底的韌性戰斗精神,也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此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議論為線索,夾敘夾議,寓意深厚。
2、主要內容:
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原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
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凶。
3、人物形象:
(1)貓,是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有時又是一副媚態的暴虐者。
(2)鼠,就是是遭到壓迫的生活於社會最低層的勞苦大眾。
(3)狗,就有兩層含義,一是「多管閑事」的或者說是不願與貓作對的狗,另一個就是與貓打了擂台,和貓爭搶壓迫群眾權利的人。
1、創作背景:
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高潮。魯迅支持的「女師大」學潮,是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圍繞著「女師大」學潮,魯迅和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現代評論派」,展開了毫不妥協的斗爭。
魯迅寫的許多雜文揭露他們的本質,使他們露出原形。「現代評論派」以退為進,發表一系列攻擊作品,1926年2月21日,作者魯迅寫下此文予以回擊。
2、藝術特色:
此文採取托物喻人的手法而環環相扣。從「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寫起,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妄圖誣蔑作者魯迅是狗的丑惡用心抖露了出來。
借著查考狗貓成仇的原因,既順便給了「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學者一擊,又以童話故事中的有關解釋,非常巧妙地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和「沒眼力」的狗等同了起來。接著,用「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啟開下文,很自然地寫到了貓和自己仇貓的原因。
在此之下所插進的「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一個自然段,貌似多餘。而其實把矛頭對准了現代評論派。
尤其是「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一正義』的旗子……」等語,把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它們的奴才們不如蟲蛆、不如鷙禽猛獸的本質勾畫了出來。
說到自己仇貓的原因,不但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貓的兩個特點,正好同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奴才們相似。由貓的配合寫到人的配合,特地舉出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的情況,不是閑筆,更不是贅疣,而是為了反封建的需要。
寫完蔣氏婚禮之後,說「我毫不生氣,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旋即又講到自己仇貓的原因,緊扣文章主旨。
C. 貓和老鼠動畫片中可愛的狗父子的圖片
http://www.pdasky.com/infoimg/2004121054271409.jpg
http://www.dvd9.cn/upload/img/2004110913181446.jpg
http://bt.acnow.net/ShowBT/38811.htm
www.verycd.com
D. 求兔子,狗狗,貓咪還有倉鼠的動漫圖片= =越多越好啊
我有一張忒可愛的,獄寺的小貓,家教里有好多小動物,你自己慢慢看,我就發一張貓的。
E. 幫個忙,找幾張貓鼠狗在一起的圖片,和睦滴
這只狗狗叫俊介,被評為了最萌的狗狗,看看吧!
F. 貓和老鼠我最喜歡那隻狗了 想找一個它的圖片當頭像
忘採納
G. 《貓和老鼠》裡面的角色是什麼名字
1、「貓狗鼠」中的狗狗:鬥牛犬斯派克
要是說「貓狗鼠」算是主角團的話,就必然有狗狗斯派克的名字。狗狗斯派克是只鬥牛犬,平常時候比較凶,但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又格外溫柔。斯派克出場的次數不少,每次湯姆和傑瑞有矛盾,傑瑞無法應付,就總是會主動招惹斯派克。而斯派克對湯姆沒有什麼好感,每次看到湯姆都會教訓湯姆一頓。同時,湯姆也非常害怕狗狗斯派克。
H. 《貓和老鼠》里兩角色分別叫TOM和JERRY。那那隻大狗英文名是什麼
那隻狗叫Butch。有一集叫休戰傷害,裡面貓狗老鼠簽合同,合同上的名字都有的。
I. 貓、狗和老鼠以前是最好的朋友嗎發幾張圖片看看。
J. 貓狗鼠的寓意是什麼
貓狗鼠這篇散文表面上似在寫貓、狗、鼠,實質上是托物喻人,借動物畫出反動派及其奴才的嘴臉,抒發自己強烈的愛憎之情,閃現著社會批判的鋒芒。文章的第一部分自「從去年起,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寫起,揭露了「現代評論派」說魯迅「仇貓」因而誣蔑他是狗的惡毒用心,然後借查考狗貓成仇的「動機」,以覃哈特博士《自然史底國民童話》一書中狗貓結怨的解釋,巧妙地將「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和「沒眼力」的狗等同起來,從而推翻了他們立論的根據。接下去,魯迅將「現代評論派」與動物相比,指出:「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侯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形象地揭露了這伙說假話、干壞事、搞陰謀詭計的偽君子禽獸不如的真面目,表達出對他們的厭憎。第二部分談到仇貓的原因,作者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是這種動物的性情與別的猛獸不同,「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二是它有「一副媚態」。文中用生動的語言,勾劃出「貓」的嘴臉和靈魂,概括出「貓」的本質特徵,使這一動物形象遠遠超出了自身的自然屬性,讓人明確地領悟到它所包藏的社會內涵。
第三部分追述了仇貓的遠因。作者告訴我們其理由很簡單:「我在童年,總覺得它有點妖氣,沒有什麼好感。」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文中記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夏夜納涼之時,祖母講了關於貓與老虎的故事,貓曾是老虎的先生,當虎學到本領想殺掉貓的時侯,貓卻因留有一手而倖免,這使幼年的魯迅對貓的狡猾有了認識。接著又引出對鼠的敘寫,魯迅厭惡「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大個子的老鼠」,而對於人無傷害的「只有拇指那麼大」的弱小者——隱鼠,則同情和喜愛。當他聽到自己救活的一隻可愛的隱鼠「被貓吃去了」以後,即刻使他「憤怒而且悲哀」,決心與貓為敵,他寫道:「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童年的這種心態,充分表現出魯迅對弱小的憐憫和對強暴的仇恨。
後來雖然意外地得知隱鼠不是貓所傷,但他和貓的感情「始終沒有融合」。到了北京以後,因為貓傷害了兔的兒女們,「舊隙夾新嫌」,作者對貓更加仇恨,表示絕不心慈手軟,這里既總括了全文,也照應了全篇。雖然作者運用曲筆,說現在自己「已經改變態度,對貓頗為客氣」,但魯迅對貓的態度是沒有改變的,也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