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楷書和行楷的區別圖片
楷書和行楷的區別圖片如下:
在我眼中楷書和行書的區別就是一個動一個靜;一個稍顯死板,一個更顯靈活;一個橫撇豎捺涇渭分明,一個點畫之間互相呼應。
如果將楷書和行書來當作人形容的話,那麼楷書絕對是一個人的標准照,行書則往往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楷書就像是我們上小學時被當成三好學生表揚的人,而行書就是那些坐在最後一排經常嘻嘻哈哈的人。
楷書寫出來的東西,字正方圓一撇一捺都是按照格子來走的,而行書則更加隨意更加隨著作者的情緒性格而隨機走動。如果將楷書和行書當成正在拍照的遊客,那麼鎧叔絕對是按照固定的套路進行擺pose,而行書就能夠根據景區的景物以及當天的心情,更加自然隨意的擺姿勢。
楷書的特點就是點畫都要齊備,一個字該有多少筆畫楷書寫出來的字就有多少筆畫,每一個字都拘束在一格天地里。一筆一畫開始凝聚成一個字。你回想一下小時候寫字帖的時光,是不是一般都是寫的楷書,你按照臨摹的時候一筆一畫都要根據模板進行擺放。
在寫字的時候要求力度,在你心中楷書寫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是靜止不動的,因為當你寫同一個字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寫的第2個字和第1個字其實看起來是一樣的,意思就是楷書的點和畫都是靜止的,並且點畫之間的呼應感很薄弱。
B. 什麼是楷書 圖片
【示例圖片】
【楷書定義】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楷書分類】
1~2厘米的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為大楷(大字),之間的為中楷。但這僅僅是籠統的分法,實際上,現實生活里很少出現過小於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准。
大楷:
一般情況下,人們把一寸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為大楷。較此更大的真書大字被稱為「榜書」、「擘窠書」。根據歷代書法家積累的經驗,學習書法應先寫大楷,作基本練習。掌握好大楷的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准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致渙散無神。
C. 四字好看的毛筆楷書字體作品
楷書是我國書法字體中的一種風格,它有非常高的藝術特色與魅力,對我國書法的影響甚大。現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四字的楷書作品,有獨特的魅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字好看的毛筆楷書字體作品。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左圖)、《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章法是書法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點畫是線條美,間架結構是局部的構圖美,章法是整體構圖美。趙體楷書的章法,可以從兩個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規律。
其一,整齊一律。楷書章法的整體感,首先是整齊,字的排列形式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等距,給人一穩定、莊重的視覺效果,這種形式最適合嚴格意義的楷書。結字的寬窄、長短不同的造型產生局部參差變化,便整齊一律而不呆板拘謹的楷書不會出現不和諧或單調之弊。
其二,多樣統一。趙體楷書的最大特點是帶有行書的成分,筆法多變,因字賦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樣性、變化性中有著十分和諧統一的關系。給人的感受是靜中有動,字中融情。一件書法藝術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體效果,而整體是由無數個局部構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時,不應該忽略每個字的細節,諸如字的造型、長短、欹正的變化,輕重的節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慮,嚴密地設計,並且要堅持不懈地經過較長時期磨練,始能自由地進行章法處理,表現出一種似乎沒有設計的設計美,達到書法藝術的較高境界。
D. 古代的書字怎麼寫楷書
一、圖為古代的書字楷書寫: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書,箸也。從聿,者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書,以竹筷為筆。字形採用「聿」作邊旁,採用「者」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書寫[shū xiě]
寫:~標語。~工具。
2、看書[kàn shū]
讀書。
3、草書[cǎo shū]
漢字字體之一。字形比隸、楷簡化,筆畫牽連曲折,便於迅速書寫。從漢代以來,體勢屢有變遷,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4、藏書[cáng shū]
收藏圖書。也指收藏的圖書。
5、書本[shū běn]
(總稱):~知識。
E. 永不言棄全力以赴的楷書寫法圖片 謝謝
永不言棄全力以赴幾個字
毛筆楷書寫法範例.
如圖所書: